为什么很多人都在用黄腐酸钾,矿物源和生物源哪个好,来了解一下

朋友们大家好!这期我们又见面了,这几天参加植保会,基本上80%的肥料企业都在卖黄腐酸钾。那么黄腐酸到底有什么用,什么是黄腐酸呢?黄腐酸和黄腐酸钾有什么区别?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些,以便于心里有数。还是老规矩,话不多说,上干货!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用黄腐酸钾,矿物源和生物源哪个好,来了解一下


1、那么什么是黄腐酸呢?它其实没那么神秘,其实它就来直我们身边

因为黄腐酸是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机质,所以,我们在了解黄腐酸之前要先了解在介绍黄腐酸前,首先我们要了解植物的吸收作用。

简单科普一下,以便于后期理解。我们知道作物吸收营养,是这些营养成分透过根表皮的缝隙进去植物体内的,但是根表皮的缝隙特别的小用肉眼看根本不到。往往我们平时使用的有机肥体积呢,又非常大,不可能能透过这个空隙进去植物体内,它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逐渐的分解,分解到很小的的分子状态,才能进入体内,所以,我们直接用有机肥利用率很低,每年只能用它30%左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通过实验来提纯一些成分,让它能够快速吸收,提高利用率。

知道植物的吸收作用,那么我们看看黄腐酸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知道有机肥有一个分解的过程,首先有机肥分解成有机质,有机质再分解成腐殖质,腐殖质再分解成腐植酸。分解出来腐植酸由三种酸组成,即黄颜色的黄腐酸、棕色的棕腐酸、黑色的黑腐酸。通过实践分析在这三种酸中,只有黄腐酸可以迅速的完全的溶解于水,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黄腐酸。这就是黄腐酸的由来,其实它的本质就是植物腐烂中所产生能够被植物本身利用的那部分。

在实际生产当中,我们通常把植物残体通过化工工艺的方法直接生成黄腐酸叫作生化黄腐酸。还有一种就是煤矿的煤烟里含有的黄腐酸,我们知道煤是古代植物的残体经过几千年或者上万年通过一系列的变化变成煤,所以他经过很多年的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后也成生成了黄腐酸,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矿源黄腐酸。

黄腐酸是茶黄色的、透明的、带有微微的特殊的酸味的并且是易溶于水的一种液体,不是这样的一定不是真的黄腐酸,农民朋友在选用时一定要注意真假辨别。但是我们农民朋友很难能买到黄腐酸原粉,通常都是买到它的衍生品黄腐酸钾,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买的时候,建议朋友们买矿源的,省时省力,同样使用生物源的量要更大。举个例子,一亩地如果使用矿物源黄腐酸用1公斤,要是用生物源的得需要5公斤以上,当然了生物源的价格也是便宜,但是费工费力。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用黄腐酸钾,矿物源和生物源哪个好,来了解一下


2、我们来黄腐酸钾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①对氮肥有增效作用,我以前文章说过,这期就不过多说了,大家可以浏览我以前的文章。对氮肥主要作用就是黄腐酸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吸收能力,能减少铵态氮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尿素的挥发。作为氮肥的缓释剂,黄腐酸对土壤中的尿素分解酶和硝酸分解酶有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

②对磷肥的增效作用,黄腐酸可以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我们知道磷的利用率很低,它的利用率只有10-25%,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如果用100斤磷肥它能被植物吸收的只有10-25斤。因为磷在土壤中被固定了,也是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用黄腐酸钾就利用它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使速效磷转化为迟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在配方肥中,我们会添加一些黄腐酸或者腐植酸起到解磷的作用,一般在肥料中作为解磷的因子使用。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用黄腐酸钾,矿物源和生物源哪个好,来了解一下


③对钾肥的增效作用,钾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0%-60%,剩下的都被土壤国定了,特别是黏性土壤更严重。黄腐酸可以吸收,储存钾离子,可以防止黏性土壤对钾的固定,增加交换性钾的数量,通俗一点说就是能提高土壤中钾的利用率,起到解钾的作用,能够提高吸钾量。

④可以改善土壤板结、酸化、盐化的危害。

这个也是国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土壤板结通常我们都认为主要是连年使用磷肥和钾肥造成的。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忽略了,就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入氮肥,也会造成板结。因为氮元素每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元素就增加25份,消耗的碳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也就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少了,生物的活性也就降低了,导致土壤团粒结构改变,形成板结。所以,我们使用黄腐酸是因为黄腐酸含大量官能团,与土壤微粒作用,使土壤形成大小不一的团粒,结构稳定。

再有就是土壤中含有大量钙、镁元素,当我们大量施用磷肥时,作物又不能很快吸收掉,导致磷肥和土壤中的钙和镁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导致土壤盐渍化。

以上就是黄腐酸的作用,简单和大家科普到这里,我们通常买不到原粉,市面上通常能买到的就是黄腐酸钾,效果一样。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见!

更多文章和视频,请关注@三农科普 ,每天持续更新,欢迎阅读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团粒   腐殖质   有机质   生物   黏性   氮肥   磷肥   利用率   矿物   作物   土壤   分解   有机肥   元素   植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