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财经徐阳:偏鹰派的英国央行选择按兵不动 静待脱欧结果

顶点财经徐阳:偏鹰派的英国央行选择按兵不动 静待脱欧结果

【发布会重点】

经济预期:下调未来两年GDP预期至1.3%和1.7%,上调明年通胀预期至2.12%;

预算影响:预算案可能带来很大影响,需要评估预算刺激对前景预期的影响;

脱欧影响:央行或通过加息或降息应对脱欧影响,平稳脱欧英镑有望升值。

【报告概要】

周四(11月1日),卡尼在出席英国央行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制定实现2%的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并一致投票决定银行利率不变,维持在0.75%。英国央行表示货币政策将很大程度取决于英国退欧的性质,可能去往任何一个方向。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仍然合适的,未来将渐近并且有限度的加息。

央行将2018年的预计GDP增速从1.4%下调至1.3%,2019年的1.8%下调至1.7%,2020年的维持在1.7%,并指出2018年第三季度GDP环比增加0.6%,预计第四季度GDP环比增加0.3%。央行指出GDP增长速度将略快于供应增长率的下降,平均每年增长约1.5%。综合这些因素,CPI通胀预计将在预测期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在目标之上,并在第三年结束时达到2%。基于市场利率预期,英国一年后预计通胀由2.15%下调至2.1%;两年后的由2.09%上调至2.12%。同时,委员会判断总供给和需求现在大致平衡,就业率和空置率创下历史新高,失业率处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

卡尼在会议中指出,英国退欧对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虽然近期有关脱欧的情况可能会更加明晰,但由于脱欧不确定性的影响已经加剧,英国商业投资比之前预期的更加疲软了。英国央行表示,产出缺口已经闭拢,经济将从2019年底变得火热。而全球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如今各国之间的经济增长更加不平衡。与此同时,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特别是新兴市场、欧元区的经济活动将受影响放缓。再加上贸易关系的限制,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发布会点评】

1.英国财政政策正在转向更宽松的立场。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目前英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形势与2016年脱欧公投前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在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贸易下滑的背景下,现今英国更偏向宽松的财政政策。由于全球金融环境收紧,预计英国央行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在潜在水平之下。同时卡尼强调,央行更愿意去观察英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发布的平均预期也是建立在脱欧后“更可能”出现的基础(平稳脱欧)上。

2.英国央行可能通过加息或降息应对脱欧影响。近期,英国脱欧相关的情况可能会渐渐明确,卡尼在发布会上也透露出了偏鹰派的气息,表示无论脱欧结果如何,英国央行都做好了应对准备。同时,也指出对英国金融机构为脱欧做的准备很有信心,同时在跨境银行的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今英国经济正在适应与欧盟的新型、带有不确定性的关系,所以在脱欧方面会更加保持“谨慎”。卡尼称,虽然可能有些脱欧情况会对英国供应带来冲击,但金融市场证也正在对冲脱欧可能带来的下行风险。如果脱欧平稳进行,英镑可能升值,而硬脱欧则可能导致英镑进一步下跌,并将平衡英镑走弱、贸易受损和不确定性增加对通胀的影响。卡尼指出,英国央行可能通过加息或降息来应对脱欧的影响,但对于消除大的负面供应影响,其实央行能做的很少。他强调,虽然脱欧有一系列可能的结果,但无协定、无过渡期的硬脱欧绝不是可能性最大的情况。

3.英国央行无法准确评估脱欧影响。卡尼表示,英国央行很难精确评估无协定脱欧对经济影响的强度和时间。因为当前正处于在脱欧方面不确定性最大的时点,很难说当前无协定脱欧的概率是否比之前更高。所以对与英国央行来说,分辨无协定脱欧的暂时性影响和长期影响是一个重大挑战。无论如何,英国央行的行动将取决于英镑和供需。而对于企业来说,英国央行大幅下调了企业投资预测数据。因为当前企业都在脱欧问题上保持谨慎,央行也理解企业希望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的想法。因为如果出现无协定脱欧,有些企业的运营将会变得十分艰难。由于现今英国脱欧不确定性的影响已经加重,商业投资会比之前预期的更加低迷。但如果之后的不确定性消除,预计投资机会可能有所增加。同时,卡尼称,央行需要评估预算刺激对英国央行前瞻的重要性,所以英国预算案可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英国   鹰派   央行   预算案   按兵不动   可能会   财政政策   通胀   不确定性   协定   英镑   顶点   货币政策   现今   预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