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储蓄能力令人惊讶,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吗?

转眼间90后都已经进入了“奔三”的行列,纷纷迈向而立之年,一步步成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支柱,同时也逐渐发展成国家的中流砥柱。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可以说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90后也不例外。放在十年前,在不少人心里,90后身上所贴的标签是叛逆不羁,没责任心,而到了十年后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即将成为中坚力量的一代人,与他们的父母辈以及祖辈相比,特征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储蓄能力令人惊讶,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吗?

如果说50年代和60年代的人,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建设新中国、勤劳朴实能干的典型代表的话,与他们相比,90后似乎并没有那么的拼命。其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长辈对于90后出生的晚辈这样说:你们总说你们现在的日子苦,可是放在我们当年饭也没有吃,衣也没有穿,你们这叫什么苦呢?又有什么压力呢?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储蓄能力令人惊讶,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吗?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生活品质确实比祖辈当年的生活要好太多,可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不仅只有生存需求,生存需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人的一生分别有七种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诚然,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完全得到了满足,可是更高层面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甚至将需求和前一辈进行对比,满足度并没有那么高。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造成的。当大家生活条件相差不大时,社交大家都是平等的,尊重也是互相的,大家的自我认知比较清楚,可是现在社会发展得更加复杂多元,人际关系和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复杂的环境,这也是现在社会年轻人压力大的来源之一。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储蓄能力令人惊讶,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吗?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现在年轻人群体中有一个名词特别盛行,叫做内卷,内卷本来属于社会学的一个用语,但是在网络上逐渐引发成了另外一种意思,指的是一种同事或者其他特定群体之间过度的内部竞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劳动所得却和本来没有差别,甚至由于部分人的内卷导致对其他人的要求也逐渐升高的这种非理性的竞争行为,我们简称为内卷。

适度的内卷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可是发展到现在,这种畸形的内卷除了消耗热情之外,对于年轻人来说,毫无用处。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储蓄能力令人惊讶,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吗?

或许是对于未来的悲观认识,许多年轻人秉承着有一天过一天,“今日乐来今日乐,明日愁来明日愁”。在注重自己当前生活需求的同时,并没有太多的储蓄意识。这在女性的身上更为明显,据问卷显示,女性更愿意将自己的收入用于化妆品,护肤品,衣服包包,鞋子,旅游等等。只有少部分20到30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会有强烈的储蓄意识,而且这部分的女性大多已组建家庭,背负了更多的责任。而男性除了吃喝之外,一般是个人兴趣花费一些资金,其他方面的支出相对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来说更少,这也可能是社会对男性储蓄要求更高的原因给了这部分群体危机意识。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储蓄能力令人惊讶,是享乐主义造成的吗?

其实无论男女,即使在最当年的年纪也不应该缺乏储蓄意识,对于未来生活有规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正如古语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一时快感的盲目消费不应该长期存在,提高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才是这个年龄所需要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享乐主义   惊讶   祖辈   社交   认知   明日   差别   群体   当年   特征   身上   意识   年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