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那么聪明

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出现的“万金油”类型的经济学故事,败坏了经济学家的名声。事实上,经济学家善于在理解过去的基础上,对未来提出定性的推测,他们手上并没有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的水晶球。

如果你那么聪明

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家成了大众眼中笑料的源泉,有一个据说来源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笑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两个著名经济学家讨论一个问题,通常他们会得出三个结论。”大众对于经济学家最大的意见,莫过于经济学家要么什么都无法预测,要么就给出错误的预测,且不说农作物丰收还是歉收这种问题,就连美联储是否会加息这种经济学家份内的研究,也没几个经济学家预测准确过。到底经济学家是忽悠人的骗子,还是认真治学的学者?

接下来,我将从经济学家叙事最常使用的四种工具,以及经济学家并不聪明,手上也没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这两部分出发,还原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研究的真面目。

如果你那么聪明

1、让我们先来看看经济学家叙事最常使用的四种工具。
经济学家是讲故事的人。
最小化的故事需要三个彼此有联系的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描述特定事物的状态,第二部分描述导致前后两个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说个最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姑且称之为《走运的小王》。故事第一部分是“小王是个穷光蛋”,第二部分是“小王有一天在路上捡到了一罐金币”,第三部分是“从此,小王变成了有钱人”。
上述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但不是经济学家喜欢讲的故事,那么经济学家喜欢讲怎么样的故事呢?

如果你那么聪明

我们都知道,故事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经济学家的故事里,第二部分是经济学模型,经济学模型具有稳定性,特定的输入伴随特定的输出,不确定性很少。经济学家会使用逻辑和隐喻这两种工具来构建和阐述经济学模型。
逻辑是偏向于数学的工具,它使用演绎法来推理一系列特定条件会导致的特定结果。按道理,使用逻辑就足够构建经济学模型了,为什么还需要隐喻呢?
隐喻的目的,是将两个独立的领域建立起认知和情感的关联,通过我们对于一个相对熟悉领域的理解,帮助我们理解另外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很多童话故事就是使用隐喻这种工具,让孩子理解各种道理,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天赋同样重要,如果天赋很高,却不努力,一样无法成为人生赢家。

如果你那么聪明

经济学家使用逻辑和隐喻,构建和阐述经济学家模型之后,下一步就要正式开始叙事了。这一阶段,经济学家会使用故事和事实这两个工具。故事提供了三部分的总体框架,事实提供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素材,而之前准备好的经济学模型则是第二部分的内容。
经济学家的故事,和之前《走运的小王》这类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家故事的第二部分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逻辑,因此具有可复制性。虽然我们很羡慕小王,但是理智告诉我们,很少有人能重复小王捡到金币的幸运。
但是在经济学家的故事里,A国很穷,他们使用了某个经济学模型,之后成功致富了;B国一开始也很穷,他们使用了上述的经济学模型,之后也成功致富了。于是听故事的人就知道,穷国C如果使用上述的经济学模型,C国也可以走上致富的道路。
这就是经济学家想通过故事告诉我们的。

如果你那么聪明

2、我们会看到经济学家并不聪明,手上也没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
经济学家一直对自己故事的逻辑性和可复制性感到骄傲,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与那些以不可思议的好运,作为推动力的故事之间最大的区别。但是普通人不会满足于逻辑性和可复制性,他们需要的是永远正确的预言家,类似“下个月某一只股票将上涨百分之七十八”“截至明年1月17日,每克金价将突破700元”等,数据越具体越好,时间最好精确到秒,价格最好能确定到分,能给出这样预测的经济学家,才符合老百姓的期望。
只要有期待,就会有市场,还真出现了一批这样的经济学家,他们可以根据老百姓的需求,给出各种“万金油”一般的经济学故事。这类“万金油”经济学家经常出现在财经节目以及各类论坛上,他们号称能给出预测一切的模型:“想知道明年美元汇率的走势?来,这里就有现成的;想知道美联储会不会加息?没问题,我昨天才和美联储主席一起喝过咖啡,我马上可以告诉你答案;想知道科创板明年哪几只股票走势最好?以下几个股票代码便是。”

如果你那么聪明

在我们买入专家提供的神秘股票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万金油”专家给出的建议有多少可信度。作为不太会讲“万金油”故事的经济学家,她会问那些“万金油”专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那么聪明,为什么没钱呢?”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任何对于未来精确的认知,都能带来巨额财富。金融市场提供了足够多的工具,只要我们对于某一个价格的未来走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依靠这种信息,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也就是说,这类信息是无价之宝。
那么奇怪的事情就来了,为什么这些“万金油”专家要在财经节目或者论坛上,把这种无价之宝免费广而告之呢?原来,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慷慨地给出对于“未来的洞见”,是看在出场费的面子上。毕竟平日里忙于写论文,和争取终身教职的这些专家,生活压力很大,有机会赚点出场费这类外快总是好的。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对于“未来的洞见”,真有那么准,那么早就能靠这个赚到大钱,隐居于某处人间天堂,不会为了赶场子发表观点和每年发论文,而忙忙碌碌了。

如果你那么聪明

通过这个提问,想告诉我们,经济学家并不聪明,经济学家擅长做的是从历史中提取出逻辑,建立模型,然后告诉大家按这个模型来做事,我们更容易成功。正如计算机系的人不擅长修电脑,经济学家手上也没有水晶球,没法预测明年股市到底是涨还是跌。

希望大家通过我的解读,了解到“万金油”类型的经济故事为了迎合大众对于确定性的需求,给出不负责任的预测,结果让无辜的经济学家背负恶名。人类从古至今都对预测这件事情很上瘾,事实上,预测是最难的事情。即使是物理学,也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根据牛顿定理,我们知道苹果熟了之后会落地,但是我们指着一个还未成熟的苹果,让物理学家预测这个苹果哪个月哪一天几点几分会落地,物理学家会摸摸我们的脑门,看看我们是否发烧了。因此,下一次,有人告诉我们,他能预测下个月某只股票走势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摸一下他的脑门。

如果你那么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小王   聪明   万金油   水晶球   大众   经济学家   经济学   逻辑   模型   手上   明年   未来   工具   专家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