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半导体材料在不断进化,但硅材料仍为主流。半导体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尺寸硅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良品率极低,企业进入壁垒极高,全球大硅片市场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目前中国大陆自主生产的硅片以6英寸(150mm)为主,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仍然是光伏和低端分立器件制造,8英寸(200mm)和12英寸(300mm)的大尺寸集成电路级硅片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硅片:最核心的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包括半导体制造材料与封测材料。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519亿美元,同比增加10.6%,超过2011年的47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半导体制造材料收入达322亿美元。

半导体制造材料主要包括硅片、电子气体、光掩膜、光刻胶配套化学品、抛光材料、光刻胶、湿法化学品与溅射靶材等。其中,半导体硅片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约占半导体制造材料的三分之一。目前90%以上的半导体产品使用硅基材料制造。

受益于半导体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2017年以来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并于2018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据统计数据,2016~2018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金额从72.09亿美元增长至11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65%;销售单价从0.67美元/英寸上升至0.90美元/英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49%。

半导体制造使用的晶圆按照尺寸规格不同可分为50mm(2英寸)、75mm(3英寸)、100mm(4英寸)、150mm(6英寸)、200mm(8英寸)和300mm(12英寸)等规格。半导体硅片的尺寸越大,其生产技术难度越高。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半导体硅片正不断向着大尺寸的方向发展。

目前,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主流的产品规格为300mm硅片和200mm硅片,且300mm大硅片的占比持续上升。2018年,300mm硅片份额达到63.31%。

300mm硅片主要用于90nm以下制程的集成电路芯片。5G、IoT、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导入,带动半导体技术加速升级,进而推动着300mm硅片的需求。

硅片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芯片制作,以及更下游的通信、汽车、计算机等众多应用领域的发展。

目前,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被日本、德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导体硅材料产能集中在日本,而且尺寸越大,垄断情况就越严重。

半导体行业驱动力强劲,国产材料缺口大

半导体硅片是生产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基础性的一环,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环节之一。

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目前,国际上300mm硅片主要终端应用为智能手机、PC、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200mm硅片主要终端应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电子等领域。随着半导体硅片不断向大尺寸的方向发展,未来300mm半导体硅片将作为主流尺寸。

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与宏观经济、下游应用需求以及自身产能库存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受到下游传统应用与新兴应用的共同作用,半导体进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

我国作为庞大的电子、通信、汽车、工业自动化等终端消费市场,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非常大,而本土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供求缺口较大。从进出口数据上看,中国在集成电路进出口量及金额逐年增长,同时,进出口差距也在拉大,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终端市场,预计未来随着中国芯片制造产能的持续扩张,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以高于全球市场的速度增长,本土集成电路市场内生增长前景广阔,供需缺口的加大给国产企业提供了空间。

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当前我国半导体硅片的供应高度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严重滞后。2018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企业信越化学(日本)、SUMCO(日本)、Siltronic(德国)、环球晶圆(中国台湾)、SKSiltron(韩国)合计销售额占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销售额比重高达93%。

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国内厂商基础薄弱,快速成长。与国际主要半导体硅片供应商相比,大陆半导体硅片企业技术薄弱,市场份额较小,客户基础差,主要生产150mm及以下的半导体硅片,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200mm半导体硅片的生产能力。目前硅产业集团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之一,亦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并且在特殊硅基材料SOI硅片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16、2017、2018年度,公司在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的份额稳步上升,分别为1.22%、1.94%、2.18%。

半导体硅片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在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出现了晶圆厂建设的高潮,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和技术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而言,半导体材料仍是我国半导体产业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半导体硅片市场仍主要依赖于进口,具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受益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国内硅片企业技术水准的提升、以及全球芯片制造产能向中国大陆的转移,预计中国大陆半导体硅片企业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12寸大硅片国产替代先行者。2017年以前,300mm半导体硅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8年,硅产业集团子公司上海新昇在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硅片规模化销售,打破了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在未来数年的主战场占据了先发优势。

半导体材料:开启“国产大硅片”时代,进攻和防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硅片   基材   终端   中国大陆   产能   集成电路   半导体   中国   尺寸   美元   材料   时代   半导体材料   全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