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银行对存款利率上限进行调整?

6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方案。据财新报道,会议拟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的定价方式,由现行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在转换定价方式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设置不同的最高加点上限。部分银行于6月21日左右调整存款利率。

继结构性存款压降、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互联网存款监管等措施之后,此次存款利率定价 方式调整更加侧重对价格的监管,通过设置加点上限减少银行存款无序竞争行为,引导银行存款利率回归合理化水平。与此同时,新定价机制落实货币政策 执行报告的工作部署,与贷款端LPR加点方式保持一致性,有利于提升存款定价灵活度,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打开空间,更好地落实监管降低实体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原则。2021Q1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优化存款利率监管,继续释 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依据当前基 准利率测算,新规后国有行的定价上限普遍下调,活期存款、1 年期/2 年期/3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行分别为 0.45%、2%、2.6%和 3.25%,较新规前下降 4BP、 10BP、34BP 和 60BP;股份行和城农商的活期存款和 1 年期定期存款受新规影 响不大,利率上限分别为 0.55%和 2.25%,较新规前上升 3BP 和 0BP,2 年期/3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分别为 2.85%和 3.5%,较新规前下降 30BP 和 63BP。定价方式转换带动中长期贷款利率上限显著下调,有利于减少存款竞争导致的成 本刚性,降低负债端成本,缓解息差压力。

随着定价水平的下降,银行存款整体吸引力相比理财产品、基金会有所下降,或加大客户资金分流,对后续银行存款规模增长造成压力,但银行之间揽储压力或出现分化。以城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中长期存 款占比相对较高,受上限压降的影响比较集中,但得益于加点幅度高于国有行, 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揽储压力。截至 2020 年末,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 农商行的中长期存款占比分别为 18.68%、18.54%、22.70%和 38.81%。相比之 下,部分银行零售业务优势明显、财富管理布局领先,能够凭借较强的客户粘 性和低成本负债减缓定价转换对规模增长的影响,同时通过理财业务承接定期 存款业务分流资金,增厚中间业务收入。从 2020年上市银行年报披露活期平均成本率数据的来看,个人活期存款利率超越利率上限的银行相对较少,后续调整有限。相比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竞争力更多地来自银行提供的综合化服务 如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

为什么现在有些银行对存款利率上限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上限   商业银行   息差   银行   活期   货币政策   利率   存款   商行   基准利率   机制   成本   压力   水平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