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图源网络

伯虎点睛:“流血上市”的奈雪是否还有赚钱的能力?


6月1日,有知情人透露,茶饮公司奈雪的茶计划周四寻求在港上市获批,规模约为5亿美元。如获批,预计将于下周开始路演。


花费5年时间,奈雪终于从一家小门店摸到了上市大门的“金门把”,成为首家有望拿下业内第一股的企业。


然而,翻开招股书,从2018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0万元、3970万元、2750万元,累计亏损1.37亿元。


“三年亏1.37亿元”,奈雪上市就能盈利吗?伯虎财经试图为你揭开奈雪急于上市的“命门”。


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彭心的星巴克奶茶梦


彭心理想中的茶饮店是时尚、温暖、放松的,可以和朋友坐下来聊天大笑的场所。


2012年,80后彭心萌生了开一家奶茶店或烘培店的梦想。她从“老东家”深圳金蝶软件品牌总监的位置上辞职创业。


渴望创业取经的彭心,在朋友引荐下联系上了赵林。由于后者常年奔忙,非相亲不约,于是彭心也只能以相亲名义,带着整套商业计划书赴约。她开场就向相亲对象畅聊商业计划,然后问对方:“你觉得我的创业方案怎么样?”


作为从业16年的老兵,赵林对餐饮行业连锁加盟店运营管理有着极为成熟的运作经验,更是在休闲茶饮领域有着8年的实战经验。听完彭心的一席话后,他反问:“挺好,你觉得我怎么样?”


就这样3月见面,5月闪婚。赵林负责奈雪的茶整体运营管理,彭心负责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一个知名品牌,借用彭心的网名奈雪,在深圳正式诞生了。


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彭心,图源网络


不同于以往的茶饮店,奈雪的茶从一开始就摒弃了以往茶饮品牌选择的社区店、街边小店模式,选择进驻核心商圈,比肩星巴克。


“比肩星巴克”是奈雪的战略目标,也是彭心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梦想。


在公开场合,彭心曾不止一次表示,奈雪自成立之日便对标星巴克,致力于打造属于都市白领“全天候的都市候客厅”。


为了“比肩星巴克”,奈雪的每一家门店规模都介于180至350平方米之间,是普通奶茶店的三四倍,而位置也多选址在城市中心商圈或高档写字楼内。


如此一来,坚持直营模式的奈雪,在全国近500家门店的运营成本便不容小觑。


同时,为了谈下核心商圈,彭心夫妻更是付出了大量心血,毕竟一个谁也不认识的新品牌,就想要抱星巴克大腿?没有哪个物业会答应的。


创业初选址时,奈雪就在广州正佳广场、太古汇这一类商圈碰了一鼻子灰,最后只得先在二类商圈先落地。


“我们说要像星巴克那样,开在购物中心最显眼的大门口,购物中心的人没法理解。”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说到,“当年老公赵林去和购物中心谈租店时,所有购物中心的老大都对他说,放个奶茶店在门口挨着星巴克,不是很怪就是很low。”


尽管拿下了商圈的位置,但是与星巴克在购物商圈的待遇不同,部分购物中心为了吸引客流,往往会主动以低价租金甚至免费的方式邀请星巴克入驻,而奈雪则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可谓成本高企。


选择紧挨着星巴克开店,在品牌力上本就欠缺优势的奈雪,哪怕“流血上市”,依旧需要为高企的租金成本买单。


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喜茶步步紧逼,奈雪抢跑IPO


“喜茶不是我眼里的对手。”


作为新式茶饮头部矩阵品牌,喜茶和奈雪一直是“死对头”,此前,在融资这一点上他们也是亦步亦趋。


2015年12月,喜茶首次进入深圳市场,首店在海岸城开业;而奈雪抢在11月在深圳开出了首家店。


喜茶主打新茶饮,奈雪则将烘焙与茶饮组合,开创“茶饮+软欧包”的双品类模式,号称“在奈雪遇见两种美好” 。


到了2018年,双方更是基本上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奈雪有奶盖系列,喜茶也迈向水果领域,两者在产品差异化上逐渐缩小,


事实上,喜茶和奈雪的缠斗,伯虎财经认为,喜茶不管是在战略上,产品力上,还是品牌力上都比奈雪更胜一筹。


成本高企,难盈利


从战略层面而言,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不喜欢别人称喜茶是下一个星巴克,或是下一个可口可乐。他认为喜茶应该拥有无限可能。因此喜茶有各种概念店,每个门店都将“禅、简约、美学”融入其中,追求“轻资产”,追求更大的多样性。


反观奈雪,彭心希望奈雪成为“下一个星巴克”,为此对标星巴克,打造大而美的“第三空间”模式,这也就决定了相比于喜茶而言,奈雪将承受更多来自租金的压力。


在去年11月推出的全新茶饮店型「奈雪PRO」中,奈雪的茶也并未彻底改变一贯大店模式,只不过是将选址由商圈改为深入高档办公区和高密度社区,但大店模式下高昂的成本,对于店铺经营效率能有多大的提高,依然存疑。


还有奈雪引以为傲的“茶饮+软欧包”模式,并没有给奈雪带来高收益。


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图源:网络


业内人士透露,茶的毛利率约70%,而软欧包只有50%-60%。因为制作软欧包需求的人手更多,制面包师、切面包师等等,还要建立中央工厂,配送也需要成本。如果直接在店里制作,则需要更大的店面,房租成本又会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并不能靠软欧包的销量来弥补,也就是说,软欧包会拉低整体坪效。


喜茶和奈雪创始人的不同战略,导致了两者的营收状况也截然不同,截止网上最新数据,奈雪3年亏损1.37亿元,而喜茶单店净利润可做到22.5万-45万。


原创产品力不强,易被复制


从产品力来看,喜茶的创始人是产品思维型,并且开始做下沉市场喜小茶这个品牌,市场空间很大。而奈雪创始人夫妇是营销思维型,卖理念卖情怀。


对比之下,未来喜茶的产品壁垒可能会越来越高,护城河也会更深。举个例子,大家可以从茶叶供应商拿到跟奈雪一样的茶叶原材料,但是喜茶的拿不到,喜茶的茶叶原材料,是绝对垄断的,自己包的茶园,自己茶叶拼配技术。


2018年11月,彭心发朋友圈公开抨击喜茶抄袭其产品,遭到了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的反驳。这件事即使在后来被认为是一场营销事件,但也将奶茶产品研发的门槛较低给暴露了出来。奈雪的原创产品不具备绝对的竞争力,一经推出,可能很快就会被山寨、复制,如果不能持续推新,品牌的辨识度和口碑就会快速下滑。


反观喜茶,喜茶早年率先打出"奶霜"饮品积攒了口碑,随后陆续推出的脏脏茶、当季生打椰等新产品也收获不少反响,而奈雪被广为人知的霸气系列,新品"冰博克"并没有与另一相似茶饮店"乐乐茶"拉开距离。


营销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记忆点


在品牌力的营销上,通过对公开资料的收集,伯虎财经发现奈雪热门的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新店开业、新品发布、品牌跨界上,多以转评赞就送券等玩法方式。


喜茶会通过各种趣味性、话题性的跨界合作来持续增加品牌的热度和话题,频繁活跃在与各大品牌的跨界玩法上,而且擅长使用限定款、特别款等模式的饥饿营销。联名大白兔奶粉、益力多、阿华田,搞童年回忆杀;为不同的产品系列设计不同风格的包装......


3年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即将“流血上市”?

喜茶豆乳系列主题帆布袋,图源网络


不难看出,无论是从门店布局、产品、还是营销来看,喜茶比奈雪更胜一筹。


同时在产品销量上,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喜茶外送单量远超奈雪。也就是说,尽管喜茶门店面积更小但并没有妨碍其销量。


对于奈雪的茶来说,有喜茶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还有乐乐茶在一旁虎视眈眈,一点点、Coco位列第二梯队,蜜雪冰城主打亲民低价下沉路线,茶颜悦色、伏见桃山等区域性的爆品,哪怕抢先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压力依旧不小。


至于上市后能不能“扭亏转盈”,还要打一个问号。


参考消息:

1.财经无忌:奈雪的新茶有点酸

2.品牌观察报:奈雪和喜茶的上市之战:谁能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第一杯奶茶”?

3.36氪: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这行没大家想的暴利 | 36氪专访

4.投资银行在线:奈雪茶饮会议纪要:与喜茶差距在哪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低价   销量   深圳   购物中心   商圈   奶茶   租金   创始人   茶叶   成本   模式   品牌   系列   财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