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NO°/266

Sunday,March 8,2020

致 风华正茂的你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laiye(不闲聊)


“在这里,读懂中国。”

这本是《南方周末》的标志语,但用来形容贾樟柯的电影,良叔觉得也挺贴切。

3月1日,贾樟柯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第70届柏林电影节首映,引起不小轰动。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2019年 从23年前的《小武》到如今,已经拍了十几部电影的贾樟柯,成为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然而,他的电影能在国内公映的,并没有几部。

这二十多年来,作为国内知名的独立导演,贾樟柯所面对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

2013年,《天注定》在国内的公映再次被取消。

回忆起当年,贾樟柯坦言:

“我现在的考虑不是拍哪一个,我第一个选择是我还要不要拍,没法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了,空间太小了……”

2年后,贾樟柯带着他的转型之作《山河故人》归来。

2018年,又有了《江湖儿女》。

有人说贾樟柯变了,变得商业化。

也有人说,贾樟柯没变,他依然是那个来自小县城的青年,用镜头展现他眼中的中国,讲述着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境遇。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1.从小县城走出的文艺青年


出生于1970年的贾樟柯,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山西汾阳。

也就是后来在他的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个小县城。

很多年以后,贾樟柯依然记得,他曾约了同学,骑着自行车跑到30里开外看火车。

就像他后来在电影《站台》中所展现的那样:

一群年轻人看着逐渐远去的火车,眼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想象与渴望。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站台》 2000年

中学时的贾樟柯,其实并不想成为什么大导演。

那时他忙着写小说,印诗集,他的小说甚至在《山西文学》上发表过。

他还创办了诗社——“沙派”。

名声渐大的“沙派”,曾一度惊动了县公安局。

他们派人过来问,这是个什么组织?

贾樟柯的同学赵海也被父母盘问:“你没加入什么帮派吧?”

但后来,文笔好的贾樟柯并没有上大学,因为数学实在太差。

于是他被父母送到太原学习美术,准备考美术院校。

那段时期,贾樟柯常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

但那时的贾樟柯,依然稀里糊涂地过日子,画画,到处打零工。

直到1991年,他看了陈凯歌的《黄土地》,震撼不已:

“那么熟悉的腰鼓,原来也可以这么打,可以在野地里打,可以产生那么多的尘土,尘土在阳光底下变成了像诗一样的东西。”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陈凯歌 《黄土地》

1985年 出了电影院,贾樟柯似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要当一名导演!

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备考,考了3年,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

大学期间,当别的同学还在睡觉谈恋爱打麻将…… 年纪比同学都大的贾樟柯,却忙着组织“青年实验电影小组”。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青年实验小组,右一为贾樟柯

他和王宏伟(《小武》的主演)、顾峥(摄影),这3个“连吃饭都有难度”的小伙子,冒着被同学嘲笑的风险,居然拍出了很多纪录短片。

1995年,他们凭借影片《小山回家》开始展露头角。

但真正让贾樟柯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的,还是1998年的《小武》。 那时的贾樟柯,年仅28岁。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小武》拍摄现场 王宏伟和贾樟柯


2.贾樟柯镜头下的“边缘人”


还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当贾樟柯看到睡在三环工地的农民工,他觉得他们像他的高中同学,像他的表兄弟。 他说:

“我完全理解他们从哪儿来,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城市。”

而当他坐在教室拿起笔开始写自己的剧本,他的思绪也会不由地回到故乡汾阳。

春节期间,回到家乡的贾樟柯,看着街道上百年的老房子,以及墙上大大的“拆”字。

他突然意识到,用镜头记录这座落后的小城,“或许是我的天命”。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汾阳老城

于是1997年,贾樟柯回到家乡,拍摄了《小武》。

小武的原型,是贾樟柯的中学同学,也是结拜兄弟——爱聊天也爱谈哲学的“毛驴”。

后来,他因为做了“小偷”被关了起来。

在看守所里,“毛驴”依然喜欢讨论“人为什么活着”之类的问题。

在设计形象时,贾樟柯让小武永远穿着大一号的劣质西装,戴着粗框的眼镜。

饰演小武的王宏伟说,这哪里像县城里的小偷,这分明是伍迪·艾伦!

贾樟柯淡然回应,谁说小偷不能像知识分子?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小武》

2001年,贾樟柯拍了《任逍遥》,影片讲述了几个少年的故事: 失业工人的孩子、矿区的野模特、街头的混混…… 少年的悸动与不安,困惑与无助,成为了影片的主题。

而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山西大同残破荒凉的废弃工厂。

2002年,贾樟柯带着《任逍遥》参加戛纳电影节。

放映后的记者会上,电影频道的一位主持人说:

“这部电影完全是一个谎言,这是一部撒谎的电影。
因为我们中国人根本不是这样生活的,我们很多年轻人可以学电脑,学英语,我们出国留学...... ”


贾樟柯感受到一阵剧烈的刺痛。

他明白,主持人并不是对他有成见或故意诋毁,这或许是她真实的认知和感受。

他只是突然意识到,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竟然已经互相陌生到这种地步。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任逍遥》

2002年 同样地,2010年,贾樟柯带着《海上传奇》参加温哥华电影节。

一位中国女生,向贾樟柯提了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拍这样脏兮兮的上海,拍这些有政治色彩的人,给西方人看嘛?”

女生继续愤怒地质问:

“难道不知道这样的电影,会影响外国人对上海和中国的印象,甚至投资信心吗?! ”

一向温和的贾樟柯,也愤怒起来:

“就为了那些投资,为了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我们就忽视一种真实的存在吗?”

短暂的沉默过后,女生留下一个轻蔑的微笑: “是啊!为了祖国的尊严,我们当然不应该描述那些人的状况。”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纪录片 《海上传奇》

2010年 那一刻的贾樟柯,彻底被惊呆了。

这样的质疑,贾樟柯面对过太多,但他始终坚持: “如果集体回避我们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能力,反映我们生存中的真实困境,未来会怎样呢?”

在贾樟柯看来,我们很多银幕上的人物,没有口音,没有家乡,没有文化身份。

他们都依附于唯一的主流语言系统,许多真实的生活被遮蔽。

“如果你从当时的银幕上寻找,全是假的,全是谎话。” 贾樟柯说。

他无法忍受当时国产电影的这种“虚伪”。

不能真实地反映当下社会,在贾樟柯看来,是电影业的“耻辱”。

他害怕大时代下,那些真实的人和事被遗忘。 他曾说:


“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纪录片 《海上传奇》2010年

3.“非权力的拥有者”


贾樟柯,并不承认自己拍摄的人物都是“边缘人”。

他说:“真正看过了(电影)就会知道,直到现在,我的电影里面都是主流人群。”

因为他始终认为,他镜头中所展现的,就是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2013年,贾樟柯为自己电影中的人物,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称呼,即:非权力的拥有者。

“他们是权贵之外的人群,他们无法掌握跟控制这个社会的资源,他们被动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包括我觉得我也是。”

他的这句话,也许能在2006年的《三峡好人》中,得到很好的诠释。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三峡好人》

2006年 这部影片以三峡移民为背景,男、女主角千里迢迢从山西来到奉节,分别寻找已经分离17年的前妻和分居2年的丈夫。

他们一路寻找,一路目睹着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房屋。

还有那些移民背景下的人们:拆迁工人、摩的司机、小旅馆老板、船家、妓女……

用贾樟柯自己的话,来形容影片中的满目疮痍: 就像“外星人侵入后,受过核打击的状态”。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三峡好人》

2006年 但在写实主义的镜头下,也出现了一些超现实主义画面,比如说房屋像火箭一样飞升。

贾樟柯是这样解释的:

“那些建筑在以7天为一个单元地倒塌,我们的拍摄速度根本赶不上楼梯坍塌的速度。
中国最大的现实主义,就是超现实主义。”


影片中的男主角韩三明,曾问一位拆迁工人,一天能赚多少钱? 对方说:“一天能赚五六十块钱。” 后来韩三明告诉他们,自己在山西挖煤一天能赚200块。

于是大家都说要跟着他去山西。

韩三明紧接着告诉他们,挖煤很危险,早上下矿,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上来,矿里每年都要死十几个人。

但大家还是决意跟随他去山西挖煤。

在影片结尾,韩三明最后看了一眼眼前的小县城,魔幻的画面再次出现: 一个人正行走在两座高楼之间的钢丝绳上。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三峡好人》

2006年 这似乎也隐喻着,三峡移民在大时代下走钢丝的生存状态。

有趣的是,当饰演男主角韩三明的演员(贾樟柯的表弟,曾经是煤矿工人)邀请矿场上的工友来看《三峡好人》,有人觉得闷,也有人觉得好看。

但他们的共识是,电影“没什么特别的”。

因为这跟他们真实的生活,实在没什么两样。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三峡好人》 2006年


4.贾樟柯变了吗?


从2015年的《山河故人》开始,有人说贾樟柯身上的某些精神消逝了。

说他不再讲述那些“底层人”的故事,并且开始走向商业化,开始向市场低头。

毋庸置疑的是,贾樟柯镜头下的人物确实开始多元化,他们不再局限于小偷、歌女、船夫、矿工……

执着于记录“变革中的小县城里小人物”的贾樟柯,开始讲述“中上层人”的故事: 《山河故人》中张译饰演的企业家、张艾嘉饰演的大学老师,《江湖儿女》中廖凡饰演的黑帮大佬……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山河故人》

2015年 但在这些影片中,却有着其影片一以贯之的“沉沦感”。

2018年的《江湖儿女》,表面上似乎是一部向商业化和工业化倾斜的电影,有着黑帮片和动作片等类型片的气质。

但它的精神内核,却依旧是“贾樟柯式”的。 其中很多人物,依然取材于他生活过的那座小县城。

比如说廖凡饰演的男主角斌哥,原型是他小时候在家乡看到过的一位江湖大哥。

他人帅、仗义,用拳头解决问题。

后来,上大学后的贾樟柯回到家乡。

他看见一个中年人蹲在门口认真地吃面条,身材发福,头发稀疏。

他认出这正是当年的那位大哥。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江湖儿女》

2018年 在黑帮片里,复仇是一大主题。

但在《江湖儿女》中,二勇哥被捅死,兄弟们虽聚在一起嚷嚷着要报仇。

可直到电影结束,斌哥都没找到凶手,并且连他自己,也迅速沉沦到底层。

以往动作片中,落难英雄东山再起的场面,不复存在。

于是,一位知名主编,看完《江湖儿女》后表示很生气。

他在微博上公开批评《江湖儿女》负能量,并告诫粉丝别被片名骗了,那其实是个用灰暗镜头讲的好人不得好报的故事,让人堵得慌。

当然,在被贾樟柯一通有理有据的反驳后,这条微博很快被主编自己删除了。

而在市场表现上,《江湖儿女》也败给了同时期上映的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

这种局面,似乎再次验证了郭敬明5年前的那句话:

“这个社会喜不喜欢贾樟柯,公众选不选择贾樟柯,它绝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

在这部影片中,依旧没有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江湖热血和快意恩仇。

有的只是江湖秩序礼崩乐坏后,残存的一点江湖情义,以及市井细民的无可奈何。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江湖儿女》 2018年


5.写在最后


许知远曾说:


“在某种意义上,贾樟柯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但贾樟柯却坦诚,他已厌倦无穷无尽地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失去了对形成共识的兴趣。

对他而言,“用电影改变世界的念头越来越淡,悲观的情绪冲淡了愤青的热情。”

也许,他的确应该悲观。

当少数派的声音,被淹没在统一的韵律中时,这些另类的表达者,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如今的贾樟柯,在老家汾阳开了家名为“山河故人”的电影主题餐厅,每周定期放映电影。

看电影的年轻人从汾阳、太原各地赶来。

这个曾立志要走出小县城的中年人,一路走过了太原、北京、柏林、纽约…… 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最终又回到了故乡。

想起几年前,贾樟柯在得知《天注定》无法在国内公映后,并没做任何回应。

只是在微博上,引用了一段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


“在此之前,我却常感到,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

因陈凯歌入圈,败给郭敬明:他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本文作者: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END——


点开扩展链接,提升多维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汾阳   中国   真实   太原   山西   山河   故人   儿女   好人   家乡   镜头   影片   同学   江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