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幸运行星,离毁灭只差亿点点

这颗幸运行星,离毁灭只差亿点点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颗气态巨行星围绕着白矮星运行,这或许就是我们太阳系的未来:太阳爆炸成红巨星,并摧毁大部分内行星之后的情形。绘制:ADAM MAKARENKO, W. M. KECK OBSERVATORY

这是一个木星大小的世界,在恒星垂死挣扎的膨胀中,差一点就被毁灭——大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可能将迎来同样的命运。

撰文:NADIA DRAKE

这也许是银河系最幸运的行星:它距离我们大约6500光年,靠近星系中心,是一个庞大的气态世界,差一点被垂死的主恒星摧毁。

这颗行星和主恒星扭曲了背后的星光,这才被天文学家发现,相关描述发表于10月13日《自然》杂志。这个木星大小的遥远世界很幸运,正围绕微小的恒星尸体旋转——那是一颗昏暗的白矮星,和地球差不多大,曾经很像太阳。渐渐老去的恒星膨胀成红巨星,然后坍塌成致密的白矮星,在这个过程中,轨道上的行星很容易被摧毁。

“这颗行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加州理工学院的Juliette Becker说:“它很可能差点被摧毁。”Becker没有参与探测。

如果这颗行星距离恒星再近一点,就可能无法逃脱一连串的厄运,比如被烧成灰,或者被撕碎;当垂死的太阳膨胀成红巨星时,地球终将迎来其中一种命运。科学家推测,这个外星行星系统可能与太阳生命晚期,地球邻居们的命运相似。

“这个系统与我们预测的太阳系的最终状态非常类似,”研究作者、NASA戈达德宇宙飞行中心的David Bennett说。

这个系统还有助于科学家了解主恒星惨烈死亡后,行星存活的概率。如果白矮星周围,完整的行星很常见,那么“行星的数量比我们预想的更多”,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Scott Gaudi说。

“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银河系里的行星计算可能估计不足,”他说:“在系外行星领域有个笑话:翻开每一块岩石,都能发现一颗新的行星。”

太阳系的宿命

恒星渐渐老去,中心核熔炉所需的氢耗尽,从而引发一系列事件,这对轨道上的行星而言非常危险。大约50亿年后,太阳也将迎来同样的命运,那时地球就麻烦了。

没有了氢的太阳会慢慢膨胀成红巨星,这一过程中,水星将被吞噬和焚毁,然后是金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地球如果没有被焚毁,也会被太阳的引力所撕裂。火星可能因为距离足够远,幸存下来。在外太阳系,四颗巨大的行星会被推来推去,最有可能进入更远的轨道;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被完全抛出太阳系,甚至被推向太阳。

“随着太阳老去,太阳系里的行星会遇到各种奇怪的现象,”Becker说:“这个过程非常激烈,尤其是太阳系内部的行星。”

太阳膨胀成红巨星大约10亿年后,将坍缩成致密的恒星尸体:白矮星,质量只有原来的一半,体积相当于地球。这个过程也会对附近的行星造成严重破坏,留下来的世界将会变得面目全非。如果四颗巨行星能留存下来,它们很有可能因为遇到路过的恒星,消失几十亿年。

幸存者的故事

虽然天文学家推测,在主恒星死亡后的混乱中,行星能存活下来,但他们尚未发现很多度过浩劫的行星。2010年,科学家借助天文物理重力微透镜观测项目,发现了这次新描述的系统,当时这颗幸存的行星和白矮星直接来到了更遥远的背景星前面。

这样的排列导致两颗星的引力放大并扭曲了遥远的星光,产生了天文学家所谓的微引力透镜现象。到目前为止,通过这种现象,天文学家发现了大约90个世界,包括自由飘浮的行星,以及脱离主恒星,独自漫游星系的流浪星球。

这颗巨行星和白矮星扭曲背后星光的方式,展示了这个系统的几个关键特征,包括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存在一颗恒星和一颗行星,以及行星的大轨道。观测结果也有助于天文学家计算这两个天体的相对质量。天文学家对这个被称为MOA-2010-BLG-477Lb的系统很感兴趣,但需要再等几年才能更仔细地观察。

“发生微引力透镜现象时,我们很难区分前后两颗恒星,因为它们恰好重叠在一起,”Bennett说:“所以我们要等它们分开。”

2015年,Bennett和同事利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山顶强大的凯克望远镜Ⅱ,寻找这颗恒星。5年过去了,他们知道这个系统一定移动了很长的距离,于是他们把望远镜对准目标,在黑暗中寻找,却完全没有发现与他们要找的恒星相似的天体——只发现了另一颗恒星,向着错误的方向移动。

2016年和2018年,研究团队再次进行观察,都一无所获。但根据扭曲的星光,他们知道它就在那里。鉴于观察不到,Bennett和同事意识到,无论他们寻找的是什么,它都太暗了,凯克望远镜Ⅱ发现不了。

“我们知道它是一颗暗星,比太阳的质量略轻,那么显而易见是白矮星,”Bennett说。

经过几次计算后,研究团队得出结论,这个系统包括一个木星大小的世界和一颗质量为太阳一半的白矮星。这颗行星的轨道与恒星的距离,至少是地球轨道的2.8倍,与太阳系小行星带的位置相仿。

“这颗行星就在我们预计会形成巨行星的地方,”Gaudi说:“说明在类日恒星的演化过程中,类似木星的行星可能会幸存下来。”

不知何故,这个巨行星所处的位置恰到好处,可以避免恒星演化带来的致命后果——这个距离不仅取决于垂死的恒星,也与行星的特质、邻近的星球(如果有的话)有关。

寻找更多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

天文学家曾发现过行星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证据,但都不同于这次的情况。2019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一颗白矮星周围,有一个气态碎片盘,并推测碎片中可能有一颗致密小行星的残骸。这个被摧毁的世界可能正是地球无可避免的命运。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其他很多碎片盘,并判断它们来自不幸的行星和小行星。

去年,另一个研究团队利用NASA探索者计划的苔丝望远镜,34小时内就发现了一颗围绕白矮星旋转的巨大的行星。这颗行星离主恒星非常近,“以至于红巨星阶段,它一定会被吞噬,”Becker说:“这意味着当恒星变成白矮星后,它不得不移动位置。”

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在白矮星表面探测到了化学元素的痕迹——这是被吞噬的岩石世界留下的碎屑。

所有这些观测数据,再加上新发现的系统,都表明在主恒星的演化过程中,一些行星可以存活下来,至少是一段时间。但决定行星生死的过程仍然不甚明朗。

计划于21世纪20年代中期发射的NASA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围绕白矮星旋转的行星。天文学家会发现更多行星在围绕恒星尸体运行,从而进一步了解恒星的死亡如何改变行星系统的结构,预测太阳系的未来。

Bennett说,在新发现的系统里,可能还有其他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虽然地球无法从太阳的剧烈死亡中幸存(至少是可识别状态),但也许其他行星可以,而太阳系也将在不断变化中继续存在。

(译者:Sky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行星   白矮星   天文学家   木星   太阳系   恒星   望远镜   巨星   轨道   幸运   地球   距离   太阳   发现   系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