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棋童家长: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经常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怕输不愿下棋,父母该如何引导?......”


首先要说的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一定是非常负责任的家长。


孩子怕输不愿下棋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有的孩子经常输棋还依然热衷,不同孩子的承受能力抗压性不同,我们需要区别对待。


写给棋童家长: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今天就和大家来好好探讨下,这部分孩子该如何解决。


分析问题要多方面来看,首先我们来看看家长的原因。


家长必须知道的是,从心理学上讲,五六岁的孩子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是了解新鲜事物快速接受信息的绝佳年龄。如果此时出现排斥,家庭因素多半是很重要的原因。


你是否有过下列情形:

孩子下棋时表现不好就发脾气甚至动手的;

孩子出了成绩却吝啬夸奖甚至要求更高的;

孩子需要下棋的环境自己玩手机打麻将的;

孩子认真表现给父母看时却被搪塞忽略的;

孩子想放弃时自己也觉得围棋无用同意的;


针对这些情况,家长要做得很简单。


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陪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目标;多鼓励指出孩子的优点,只要尽力即便成绩不好也要表示理解;时刻保持自信,不给孩子设限,让他自由发挥;面对困难问题时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解决。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

不是说要创造出一个多好多适宜的环境,而是能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任何环境下做自己的事不为外界分心。


对于幼小儿童生活学习的环境,家长必须重视起来且认真对待。只有自己做得好,孩子看在眼里才会跟着做。


写给棋童家长: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孩子赌气时能正确疏导:

当孩子说自己不想学棋时,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顺气,了解起因经过,明白问题出在哪,具体解决还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切不可顺从孩子放任不管,孩子不想学你就真的不让他学,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可取。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孩子的原因。学围棋,累并快乐着,相信是很多人的共鸣。


孩子不愿下棋,多半离不开这几个情形:

上课时没明白老师所讲又不敢问,掌握不牢愈加烦躁;

渴望家人鼓励老师帮助却不可得,孤单自闭转变厌恶;

平日和同学下棋时总是输多赢少,日久累积压力超标;


其实,仔细想想,孩子不想学棋还能有什么原因?不管是1还是2,最终都会导致3,所以归根结底是“输得太多”!


写给棋童家长: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最后我们来分析下出自老师身上的原因。


有的老师会说:“输赢正常,围棋不就是教人以平常心嘛”;“下棋输的孩子那么多,继续下的也不少啊”;“我们也会鼓励孩子给他奖励啊,可对于一些人就是没用呗”……


“没用”这两个字眼,是身为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忌讳的词。你讲出口,意味着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意味着你发现问题时轻视孩子!不是孩子放弃,而是身为家长、老师的你早早放弃!


对于这部分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需要加倍的努力来帮助他,让他渡过难关。


你需要尝试更多的方法,比如:在孩子上课时间越来越少时,你要主动联系家长询问情况,不断催促孩子学棋;发现孩子平日下棋越下越输时,只能鼓励他帮助他,找到原因甚至不惜亲自上手帮他赢棋;孩子跟不上时你要及时发现,提高他积极性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出彩!



01

为什么让孩子学围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心理很脆弱更不敢面对失败。而围棋以独特的趣味性、科学性、严谨性,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围棋可以锻炼少儿思维的逻辑性,增强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助于孩子竞争意识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02

为什么输棋反而多了




在学棋一段时间后,很多孩子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涨棋慢,下棋积极性减退。这时候,老师和家长们要多多鼓励他,开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们幼小的心里,对下棋大多只是期望胜利后的喜悦,每个小孩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


原因解析:

1、心理压力过重,一听对手的段位比自己高就害怕;

2、外界带来的心理负担,害怕输棋后家长和老师的责备;

3、下棋过于急躁且不爱动脑,一盘棋20分钟甚至10分钟就下完了。


写给棋童家长: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03

如何提升孩子对围棋的兴趣




静其心,方可成其事

因围棋活动本身要求静坐,在孩子学习的同时,对培养孩子的心静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


首先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堂课不超过30分钟,课间还讲讲小故事,猜谜语等活动,发一些小奖品,表现优秀的发五角星,那么小孩子就会对围棋产生兴趣,由原来的坐不下来到逐渐适应...


写给棋童家长: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该鼓励时一定要鼓励

定期给优秀学员适当的奖励,下得好的可以享受在电脑上,下指导棋或者和高手下让子棋,对一些特殊情况不能来上课的要及时电话联系。


多打打比赛

让孩子多打比赛,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加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围棋   心静   家长   孩子   幼小   积极性   平日   外界   情形   成就   原因   老师   情况   发现   环境   心理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