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抛开政治,谈谈人间清醒

《红与黑》:抛开政治,谈谈人间清醒


1827年,法国司法公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青年家庭教师菲尔特与女主人有染,后又在一种嫉妒与绝望的冲动下,杀害了她。这就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著名代表作《红与黑》的创造素材。


故事的主人公于连,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因其瘦弱和爱读书受尽父亲和哥哥的欺辱。他以拿破仑为偶像,渴望成为英雄,渴望飞黄腾达。迫于现实,他藏起自己的野心,穿上道袍成为一个教士。


他善于洞察人心,看出自己日后的出息,都要仰仗谢朗神甫。为了博得这位老教士的欢心,他把拉丁文《新约》背得滚瓜烂熟。他表现出对宗教的一片热诚。


善良的谢朗神甫,推荐他成为了维璃叶市长孩子的家庭教师。可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成为了瑞那夫人的情人。艳情的暴露,他不得不离开维璃叶去往贝藏松神学院。


在院长彼拉神甫举荐下,他成为了拉穆尔侯爵的秘书,从此跻身上流社会。可他独特的性格力量吸引了拉穆尔小姐,使得拉穆尔小姐未婚先孕。

拉穆尔伯爵爱女心切,一再退让。先是赐给他们田地,金钱,甚至还让于连成为上校。就在即将为于连和女儿举办婚礼之际,收到了维璃叶寄来的侮辱信,说于连专靠勾引女人上位。


于连看见信后,恼羞成怒,在维璃叶的教堂向瑞那夫人开了两枪。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有人说《红与黑》中的红代表的是法国红色军服,代表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力量,黑指复辟时期僧侣的黑衣,代表着封建教会的势力。暗示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尖锐冲突。


但读完本书后,我觉得这这是一个理想现实的对立,更是一个没有看清楚内心的悲剧。飞黄腾达只是表象,追求被爱和被认可才是本质原因。


他的父亲是个木匠,一个木匠家庭需要的是像他两个哥哥一样,魁梧,健硕的的体魄来分担家庭的重担,可惜他出生就很瘦弱,所以父亲不喜欢他,认为他只是家庭的累赘,又加上他整日喜欢读书,两个哥哥认为他是偷懒,更加欺负他。所以他的内心是极度渴望被爱和被认可的,也是极度自卑的。


他认为以他的出生和他的能力不值得被爱,所以常常幻想。他幻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引荐给巴黎的美女,要以什么辉煌的事功,博得她们的青睐?他也认为自己除非身穿漂亮的军装,否则任何名媛贵妇都不屑与他一谈的。他还想着在如果某天和他的所爱的女子暂别,那是为了去博取公明,是为了更值得让人爱。


特别是他在监狱的最后时间,他的父亲来看他。他为了不让父亲辱骂他,主动提起了自己的遗产分配转移了父亲的注意力。在父亲走后,他说,这就是父亲。


所以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他才那么地依恋瑞那夫人,怀恋在苇儿溪的快乐时光。瑞那夫人对他的爱,是疼爱,是包容,更是牺牲。可惜于连那时候也为野心所蒙蔽,看不清自己的内心。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听见所有的人说山顶可以俯瞰所有的美景,就拼命地往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了,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看的风景。而自己想看的花草,想闻的花香,早就在疾驰中错过了。

就像人总会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一样。其实那不过是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于美化了,而当我们接近事实真相的时候,却不能接受。其实那才是他本来的面目呀!

有位名人曾说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死是终点,所以才要拼命和努力地活着。带着清醒的认知活着,坚守本心,不为世俗所侵染,不为外物所迷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拉丁文   神甫   家庭教师   飞黄腾达   木匠   法国   教士   瘦弱   夫人   清醒   内心   父亲   哥哥   人间   现实   政治   代表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