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10月以来的气候变化真的是太强了,长假期间是热出了新高度,大范围的高温在南方地区出现,不少地区的温度都是在35度以上,而到了假期结束之后,北方冷空气不断加码,同时副热带高压也在不断退缩,所以冷气团“组团”直接南下了。这就是出现了“跳水式”的降温,加上海洋区域的台风影响,导致我国南方降温更加的强,降温的区域也更加的强。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的确,西北太平洋在10月已经出现了“三台风”共舞,而17号台风狮子山、18号台风圆规都是相继靠近我国华南,所以加速了冷空气的影响,这是可以明确看到的。当然,17号台风狮子山在吸收第一波冷空气之后,已经南下了一部分,并且这个台风也消失了。而现有情况需要注意的就只有18号台风圆规,这个台风已经进入到我国南海区域,按照趋势来看,还将持续增强,预计会达到12级强度。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同时,该台风同样按照路径来看,又是登陆我国海南岛,预计在13日左右以10级到12级强度登陆。所以海南岛将会迎来10月的第二个台风登陆,强度还是不小了。这一波台风靠近之后也是极强的风雨,对于海南岛来说,的确影响较大,才经历了17号台风狮子山,又要经历18号台风圆规的影响。而就是在这个台风的影响之下,新一轮的南方降温也将出现,18号台风圆规同样要吸收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所以,今年南方的大规模降温,除了副热带高压本身出现了一波退缩之外。其次就是台风吸收冷空气的强度较大,所以引发了这样的情况出现,南方的朋友准备好,这是要一冷再冷的状态了。在10月12日的时候,就有一波冷空气从新疆地区进入我国,在本身处于低温状态的地区,虽然这一波冷空气不会太强,但是也是“冷上冷”的状态了。并且在这一波之后,又有一波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特别是在10月14日起的冷空气,这是一波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将会大举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范围地区,并且要持续到10月17日才会结束,这一波冷空气的降温势力很强。在10月14日的时候,预计这一波冷空气将率先从我国东北地区进入,然后,东北地区会出现一个“冷涡”中心,将冷气流不断输送南下,到10月16日的时候,甚至深入到了我国江苏,山东等地,直接是一波大范围的降温情况。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虽然这个时候,大家看到了副热带高压又在增强了,但是大规模的冷气流南下,副热带高压也根本没有什么大影响,例如:福建福州最低在10月17日仅17度,所以,我国华南大范围地区都将出现降温的情况。从这个趋势来看,今年有可能在10月出现第一波寒潮,全国性的寒潮趋势的确出现了,东北、江淮、江南等地变温幅度基本在10℃以上,所以南方的10度以上变化,也有可能出现。当然,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实力,就看这一波寒冷的气流强度,但是区域性的寒潮发布,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所以,需要警惕10月14日至17日的这一波冷空气,难道这是冷冬征兆来了?今年的寒冷似乎比往年较强一样呢?并且不少地区也迎来今秋的第一场降雪,所以还是比较少见。的确,冷空气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并且这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真的是从“夏直接转冬”了,很多地区今年的桂花似乎都没有见到,的确有点异常的模式?

冷冬征兆来了?较强冷空气将大举南下,南方局地变幅或达10度以上

冷是可以肯定了,这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气南下,的确影响较大。但是这似乎与冬季的问题也挂不上钩了,但是这里可以说明一个趋势,那就是今年有拉尼娜重现的趋势,各大气候中心已经明确说明了,拉尼娜重现的概率大大提升,所以这有可能加大冷空气不断地南下,但是是不是会逆转全球变暖背景之下的持续变暖问题,这个还得继续观察。因为暖冬真的是太多了,冷冬太少了。包括去年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冷冬的可能性很大,结果最后一个月冷出新高度,直接形成了偏暖的模式,这就是气候的极端性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狮子山   冷空气   海南岛   东北地区   圆规   寒潮   气流   征兆   台风   高压   强度   趋势   情况   我国   地区   副热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