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的城里人都不愿意多生娃?



在以前的农业社会,在农村生小孩其实是没有多少成本的,无非是多一个吃饭的,而且那时候女性没有现在这么娇气,怀着孕该下地干活也还是要下地干活,不耽误生产。生完孩子坐月子半个月,然后该干农活干农活,干活时候孩子就交给都是家里老人带,要是三四个孩子,就年长的孩子带年幼的孩子四处晃荡。

在农村多生孩子可以说基本上不影响生产,因为农作物的产出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算的,怀孕的妇女少干的活别人多干一点就补回来了,不影响收成。而养育小孩的成本非常低,一日三餐而已。等到小孩长到十二三岁,就可以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实现正的产出了。从投资回收期来看,生孩子在农村是非常好的一项投资,你只需要付出十几年不多的粮食,就能收货一个可以至少工作30年的人力,还可以给自己上一份丧失劳动力后获取稳定的食品供应的保险。

也就是说,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只要土地足够多,以前的农业社会生孩子是有正的收益的,所以多生孩子是非常理性的选择。

反观现在的城里人,从当下的情况看,孩子在23岁大学毕业之前都创造不了任何正的收益,而且需要花费的不仅仅是成本很低的粮食,还有各项教育娱乐交际等花费不菲的支出。即使孩子在23岁大学毕业以后,也基本上给家庭创造不了正的收益,因为收入不够高,加上受当代的独立生活观念的影响要出去自己住,甚至要自己买房,并且自己耍朋友娱乐都要花费,如此一直到30岁左右,他/她的原生家庭都是没法从他的身上得到剩余价值的。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孩子23岁大学毕业想在城市里立足,即使在父母所在的城市,父母都需要额外再掏一笔钱帮孩子买好房子。然后等孩子的孩子出生了,那所有的工资都要花在孩子的孩子身上,这样的状况要持续20年。也就是说,粗略估算一下,城里的父母要能接受至少在40到50年内自己都是是纯粹给孩子付出的现实,这还是比较乐观的判断,悲观一点的判断是孩子的孩子会重复上一代的老路,啃老40年,那生孩子就是一辈子连回本都不要指望的事儿。

这么一分析,城里人不爱生孩子也挺有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城里人   农活   粮食   收益   也就是说   小孩   家里   身上   父母   成本   现实   情况   孩子   家庭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