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患者站在一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用心守护健康”

“要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怎样帮助他们”,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叮嘱医护人员要更多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只有努力再努力,才能让患者就医更便捷。”看病就医流程更加优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一一多年来,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疾病而闻名的阜外医院,始终坚持党建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做“医疗技术和质量排头兵”。近日,记者来到阜外医院门诊部,在这个最能体现医疗服务温度的“窗口”,透视医院“用心守护健康”的理念。


优质服务里的“巧思”


进入阜外医院门诊楼,门诊部“小摊位”前十分热闹,“义诊咨询”牌子边摆放了简单的桌椅,心内科医师李子煦桌前不停有患者咨询。义诊“小摊位”是门诊部“上新”的一项便民措施,成为门诊部医疗服务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今年以来就诊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但医院号源稍显紧张。为了减少门诊压力,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仅是小疑问,就可以不必挂号,来义诊点解决;一些就诊之后刚拿到检查结果又比较心急的患者,也可以来这咨询。”门诊部主任杨国胜说。


门诊楼内像义诊点这样的便民服务还有许多,多处设置门诊自助机设备,设备功能除建档、取号、缴费、打印等基础服务外,还添设检查时间修改和信息查询服务。自助机旁多名志愿者可以随时协助患者操作机器。此外,诊疗过程中的智能引导向患者实时推送提醒就医流程、位置等信息,节约患者在院滞留时间。


为构建老年友好型医院,医院特设“老年人服务岗”,为老龄患者释疑解惑;日诊收费处增设专为老人服务的人工缴费窗口;60岁以上患者可在人工窗口挂当日号;放射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和功能检测中心4个科室承诺贯彻落实“85岁以上患者当日凭检查单即可前往科室登记检查”制度;药房专门设置用药咨询窗口,随时解答用药困惑。


规范的服务用语,可以有效拉近医患关系,进而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记者了解到,医院门诊部还特意规范了文明用语,让患者感到更加舒心。


特色门诊精细化服务


记者来到抗凝门诊,诊室里有两名“白大褂”,一名医师、一名药师,正在共同为患者进行诊疗和用药指导。


据了解,对于置换人工心脏瓣膜、高卒中高风险心房颤动患者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规范的抗凝治疗可降低出血并发症。设置抗凝门诊的目的是给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提供专业、持续的抗凝治疗管理,在权衡栓塞和出血风险基础上制定优化的个体化方案。


“目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只能使用华法林抗凝,且因个体差异,药物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患者需要每个月到门诊进行评估和调整用药。”抗凝特色门诊主任医师华潞说。


近期,一名60岁患者来到肿瘤心脏病自诊寻求治疗。2016年,他庆患上右肺腺癌先后接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期间,他仅于2019年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来到阜外医院就诊时,这名患者已出现心衰症状,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不得已中止了肿瘤治疗。

肿瘤心脏病门诊医师翟玫说,抗肿瘤治疗可引起或加重包括心功能不全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为了广大肿瘤患者能够得到规范的心脏评估及诊治,解决肿瘤患者心脏疾病临床问题,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特别开设肿瘤心脏病门诊和住院单元。“随着新的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我们更需关注其潜在心血管不良事件,早期识别、制定相应预防和治疗方案,防上其发展成为严重不良反应,为愚者抗肿瘤治疗保驾护航。”翟玫说。


让患者更便捷更安全


“既然承诺了,并目在各外张贴出来,就要全力满足患者。”杨国胜相言,医院老年患者尤多,60岁以上患者占70%以上。针对85岁以上患者,医院承诺就诊日完成所有检查,这个看似设置“平常”的“标准线”,实际上为医生工作增加了不小负荷,各相关科室每天都需要加班加点才行。放射影像科主任吕滨说,科室通过调整工作模式,缩短CT检查时间,将患者以往一个月的预约时间缩短至一周以内,减少了很多外地患者在北京的等候时间。


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往往意味着更加精细化的计算,“我们还探索新的扫描方案,鼓励联合扫描,减少部分患者的检查次数,提高安全性。比如,在冠状动脉联合主动脉检查中,通过新的扫描方案,可以将辐射剂量从原来的12毫西弗降至5毫西弗,对比剂用量从原来的150毫升降至70毫升。”吕滨说。


在放射影像科,记者看到“党员先锋岗”标识,这意味着该科室岗位服务质量得到患者和医院认可。门诊部护士刘晶每次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很多外地患者并不熟悉医院设置,我可以给他们介绍就医流程等,为他们节省时间,更好地完成治疗。很多患者看到'党员先锋岗’,也更愿意过来寻求帮助。这个岗位的设置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督促,让我将工作做得更到位。"


超声科主任朱振辉告诉记者,科室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特殊患者开设“绿色通道”,让困难患者第一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不断引进新设备,与医院内外科等临床科室开展密切协作。“此外,在很多外科和介入手术治疗中,协助手术医生全程进行心脏监测,及时进行手术效果评价,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拥有过硬的先心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团队及外科治疗团队。范女士怀孕19周时在居住地四川省成都市进行检查,被怀疑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她带着希望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经过阜外医院胎儿超声会诊,检查结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出生后即刻需要小儿心脏外科救治的疾病。“我们考虑到成都距离北京遥远,就帮助她联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孕40周顺利生产,并即刻将婴儿转运至我院小儿外科监护室。通过手术治疗,现在孩子非常健康,心脏功能和正常宝宝完全一样,生长发育各项指标正常。”小儿超声科主任逢坤静说。


互联网诊疗人性化


作为北京市首批获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院,阜外医院着力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能力,创建智慧医疗服务模式。


杨国胜说:“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院互联网健康教育、患者信息查询、申子健康档案建立、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问诊、远程会诊、慢病复诊、药品配送到家以及互联网用药咨询等多种形式医疗服务。目前,掌上阜外医院’APP平台每天有超过200名专家在线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2020年度互联网就诊人次已经达到医院门诊量的14%。”


门诊部工作人员李菲菲介绍,针对复诊患者,“在线问诊”的医生可以随时在网-调出患者病历和各类检查、检验资料,为患者及时解答治疗中遇到的难题,指导患者用药。“互联网在线问诊为患者开通单次问诊48小时的时长,一方面方便医生调配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外地患者有时间在当地完成相关检查,实现不出当地就能得到医生有效建议。”


在自诊药房,记者见到了下在忙着“取货”的快递小哥。相关负责人张瑶告诉记者,针对患者急需,医院推出“药品快递到家”服务,实现“患者一体化互联网诊疗+药品配送模式”,全国范围内3天即可把药品送到家。这样不仅保障患者及时拿到药品,还能避免由于缺少药品而耽误患者治疗的情况。去年5月至今,医院已经完成了10000多人次的药品快递服务。


和患者站在一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用心守护健康”


部分CT检查需提前观察和控制受检者心率,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特意为患者准备了可以检测心率的设备。图为医护人员在帮助一名等候中的年轻患者纾解紧张心情,以使其更好完成检查。(文、图:中国人口报记者孙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门诊部   在线   患者   医院   超声   科室   心脏病   门诊   肿瘤   外科   心脏   用心   医生   药品   记者   时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