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学习成了父母的焦虑。

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某种意义上是贪婪。

父母自己有一块别人无法触及的恐惧区域,又没有陪伴孩子走过程的耐心,只想结果,迅速拿到结果,就像个黑洞一样。但我们不能这样……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归根到底,是把孩子纳入到自己“得失心”的账本里了。孩子成绩好,是自己的“得”,且相信孩子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孩子成绩不好,是自己的“失”,且意味着自己长远的负担——精于算计,比谁都精明。家长的心智修为,不仅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也封死了孩子的上限。


“去写作业!”

“为什么把家里搞得这么乱!”

“拜托你把衣服穿正,不要歪扭扭的,你都这么大了,还是个小孩吗?”

“为什么这些又写错了!”

“不要玩了,就知道天天玩!”

“不要磨磨蹭蹭的,快点!”

……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当孩子大了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跟孩子这样对话?

要知道,当他们还是小宝宝时,真的是怎么看怎么可爱。

哪怕是搞破坏,都觉得是一个聪明的小捣蛋。

可是,等娃大一点,比如上了小学之后,这一切就开始变了。

有很多妈妈说几乎每天都会催孩子去写作业。

催孩子睡觉,催孩子起床,催孩子出门,催孩子写作业,催孩子睡觉……

日复一日。就没觉得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点。真是这样的吗?

不要轻易贬低孩子的偶像 、不要一看到孩子看电视就泼冷水 、不要满眼全是孩子的缺点,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教育好孩子。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有一位妈妈留言说,有一天,孩子凑到自己身边,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能不能去同学家玩一会?”

“你作业写了吗?你同学不写作业吗?”然后孩子就生气地站在那,也不去写。

“还不快去,快点啊!”

还有一次,孩子捉了一只螳螂回家,开心地跟自己展示。

“妈妈,快看,这是我刚刚在路上抓的,我要做成标本,你看它的这些锯齿。”

“我没时间看,你快去写作业。”

“你看一下吧!”

“我知道了,说了不看了,你不要磨蹭了,总是找理由拖延时间,不写作业。”

有一天孩子哭得很伤心,说妈妈变了。

以前总是愿意陪着自己去抓蚂蚁、抓蝴蝶。会带自己去玩,也不凶。

“因为你长大了,你要学习啊!”

“难道我长大了,你就不陪我了吗?就只有不停学习你才开心吗。”

她说听到孩子的话很震惊,开始反省这个问题,发现自己错过了孩子很多的好时光。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这些年,一直在逼着孩子去放弃这些童年的宝贵时光。

要知道,一个成年人肯定不会因为抓到一只螳螂而欢呼雀跃。

但是孩子会,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 可在成人眼里,却觉得孩子这样是不务正业——没有把时间花在学习上。

你会发现,大部分父母都有自以为是的问题。

比如有些时候,孩子的确是拿手机在刷题。可不知情的大人会判定孩子在玩手机。可能他有时是在玩,但没玩的时候,你也说他玩,他肯定会跟你急眼。说你不信任他。

所以,父母要克服这种自以为是。

靠什么?靠对孩子的尊重,另外是读懂孩子。

看到孩子的需求,看见孩子本心的父母,内心保留着童心的成人,才能更了解孩子,更好地教养孩子。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或许下面的几条建议适合你:

要有和孩子沟通的时间:

一定要有和孩子独处的沟通时间,比如在嘈杂的公交车上,四周都是陌生的环境,只有父母是孩子唯一认识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尽情地沟通,孩子也会很信任父母。

曾经看过一个妈妈写的话,印象深刻——“记得儿子小时候,我问他,你妈妈几岁了?儿子告诉我说,妈妈你7岁了!我一听奇怪了,妈妈怎么会7岁?儿子更加奇怪地看着我说,妈妈是生了我才做妈妈的,所以妈妈和我一样大!”进一步解释说,作为父母,担任爸爸妈妈这个角色的时间和孩子的年龄是相同的,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沟通的手段、技巧都要注意。


不要轻易贬低孩子的偶像:

曾经有一位爸爸让我印象深刻。这位爸爸的孩子非常喜欢周杰伦,但这位爸爸却很看不惯,说周杰伦“唱歌听也听不清楚,表情也不丰富,甚至像‘脑瘫’一样”,孩子听了这话摔门就走。

专家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很不妥当,“周杰伦会创作、会演戏、会唱歌、会给妈妈作曲,多么有孝心,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但是父母却往往看不到这点。”

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贬低他们的偶像,孩子崇拜偶像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如果像这位父亲一样侮辱孩子的偶像,只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敌对感。


要适当地采纳孩子的建议: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家长不要太紧张,一定要理解孩子,对一些不是原则性问题的事情,可以采取一定的忍让,以促进与孩子的沟通。

一些家长发现,在和孩子逛街时孩子会问父母商店里哪一件衣服最难看,而当父母指出自己不喜欢的衣服时,孩子却反而一定要买,“这时孩子正在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家长不能一味反对。”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丰子恺的教养孩子观点,说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面对孩子的作品或者行为,为什么不去欣赏,不去体验,反而逼着孩子,催着他匆匆地放弃这样的感受,而去写作业,搞学习。难道生活的体验不是学习吗?

有不少妈妈问我,一年级的孩子喜欢读搞笑的书,或者三四年级的孩子爱读电子图书,要不要禁止。

在没有亲自体验或者弄清的情况下,不要贸然禁止或者干预孩子。比如孩子读的那些书,到底是什么内容,是不是可以去找点时间读一读?然后再做判定,如果里面三观不正,含有暴力或者其他不适合孩子读的内容,那肯定要干预。

不过,当你真的有耐心去读的话,很多时候会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且是不可逆的。

可以说,在童年得到的爱和尊重,是未来生活里的光。

台湾散文家林海音曾说: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

这句话十分贴切地表达了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童年并不遥远,我们当下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就是孩子正在经历的童年。

将来,孩子会怎样回味自己的童年?是被不断地质疑、打击,还是被尊重和理解?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们幸福的感受程度,往往跟大人给他们的爱和赞许有关。他们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父母   孩子   作业   周杰伦   螳螂   教养   焦虑   童年   缺点   偶像   爸爸   儿子   家长   衣服   妈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