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原生态家庭给你造成多少伤害吗?

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关于原生态家庭这个话题,其实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了一条微博,题目是《尹建莉对话李雪—觉醒:从原生家庭回归当下幸福》。看完这条微博,我感到非常的震撼,思绪万千。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看一看。

李雪是这么解释的: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童年长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小时候是如何被对待的、我们被灌输的信念,就是成为今天我们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你自动的反应模式。这些自动的反应模式,它其实并一定说是错的,而是说我们一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有这个反应模式。

在我30岁之前,对于“原生家庭”是没有太多的概念的,我曾是父母心目中的乖乖女,对于父母的话,我从来都不曾怀疑过,直到我结婚以后的某一天——我和自己的妈妈大吵一架,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真是可悲!

在我上初中之前的那段时间,一直和自己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因为家境贫寒,父母被迫外出打工,我一周只能和父母见一次面。那时候的我,总是孤独的、无助的,每天都是在思念父母中度过。我小时候特别懂事,从来不给父母惹事,学习也很拼命,也不会乱花钱。我心里很明白,父母是为了让我和哥哥过上好日子,才离开我们出去打工的。所以,我心里默默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以后,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一家人永远都不要离开。为了这个小目标,我一直奋斗着,直到选择婚姻的时候,我都选择离父母最近的地方。

在我的原生态家庭里,并不和谐。外公和外婆经常吵架,因为一些琐事,天天面红耳赤。我非常不喜欢他们吵架,但是我又无法阻止,只能选择沉默,所以,我不爱说话。父母给我的定义是;内向。父母外出几年,返回老家,开始做买卖,那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我在县里住校,依然是一周见一次父母。后来,我又上了高中、大学,一年和父母见几次面。慢慢的,我也习惯了。

在和父母相处的零零碎碎的时间里,他们和我没有太多的交流,我也没有和父母敞开心扉,我们总是选择沉默。在我记忆深处,父母一直认为我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他们和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那么内向,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

我也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所以,不会轻易和人谈心。

直到结婚后的某一天,我和妈妈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争执,我把这些年肚子里的委屈,一口气告诉了我的妈妈。她有点不知所措,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和哥哥。我和妈妈埋怨,在我小时候,不应该丢下我出去打工,他们不在的日子,我过的很不开心。那时候,我才发觉,自己和父母的心已经疏离很远了。那次,我们痛哭流涕,彼此感觉是那么的陌生。事后,我和妈妈都互相和对方道了歉。妈妈觉得对不起我,不应该只顾赚钱,而没有顾及我的感受。我也和妈妈说了抱歉,不应该对她说那么多抱怨的话。

在我的心底里,一直感激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甚至有些愧对他们。如果不是自己要上学,或许父母就没有那么大的负担。自己经常有一种负罪感。就是带着这种负罪感,活了30年。直到看完上面那条微博,我才发现自己,活得多么迷失自我。

父母有义务养育自己的儿女,子女有义务赡养自己的父母,这本来是正常的事情。我却没有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活出自我,而不是为了谁活,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孩子、也不是为了任何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

怎么认识原生家庭的苦痛,怎么认识自己,提示自己,怎么修复内心的伤痛,我们怎么做才能不把原生家庭的伤痛延续给下一代?→→→↓↓↓

你知道原生态家庭给你造成多少伤害吗?

你知道原生态家庭给你造成多少伤害吗?

你知道原生态家庭给你造成多少伤害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家庭   负罪感   外公   好日子   外婆   伤痛   小时候   沉默   哥哥   说话   父母   事情   初中   妈妈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