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的监管VS孩子的隐私,孰轻孰重?

近日,一则12岁熊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引起热议。这个孩子因军训时跟家长有了矛盾,想出去散心,靠着一路乞讨,3个多月骑行3000多公里,中间还跨越了海峡。


又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的监管VS孩子的隐私,孰轻孰重?

网友惊呼:生存能力惊人,竟然没被拐走!

这个孩子真的很幸运。

在他之前,有太多离家出走的孩子,再也回不了家。


近些年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频频发生!

除开孩子与家长发生冲突负气出走以外,也有很多是被坏人哄骗出走,甚至还有跑出去见网友的。孩子出走后,家长大多只能求助警察,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行踪无法提供有效的线索,这个时候,家长会发现,原来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已经太少太少。

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不容易,因为孩子越来越长大,有了很多秘密,他们有自己的朋友圈,有了自己不愿被窥视的私人领地。

家长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要不要去窥探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又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的监管VS孩子的隐私,孰轻孰重?

有一种说法认为:应该给于孩子充分的隐私权。

我们国家过去不太注重隐私权的保护,尤其是家庭中,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根本就没有隐私权。

70-8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有隐私被长者践踏的人生体验:同学间的小纸条被老师拦截,当着全班同学宣读,因为一些信件,被老师家长扣上早恋的帽子,日夜监视,随时随地地说教。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肆意侵入孩子的私人空间,孩子小的时候,翻看孩子日记,私拆孩子信件,打探孩子的秘密,让亲子关系日益恶劣。孩子成年了,又肆无忌惮地侵入孩子的小家庭,搞得孩子妻离子散。


又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的监管VS孩子的隐私,孰轻孰重?


还有一种说法是:不该给孩子太多隐私权。

孩子尚未成熟,辨别能力差,自制力差,容易受环境和不不良风气影响,如果给他们太多的所谓隐私权,家长将难以监管,很可能酿成大错。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绝不能给孩子太多的隐私权。


父母的监管权和孩子的隐私权如何平衡?

一是父母要尊重孩子。

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私人空间。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我们的附属物。父母不是监狱长,孩子也不是我们的犯人。监管要建立在起码的人格尊重之上。

偷看手机,私拆信件要不得,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激化矛盾,让家长和孩子对立起来,一旦对立,家长再想打开孩子的心门就很困难。如果遇上叛逆期的孩子,过激的方式后果不堪设想,要么离家出走,要么跳楼轻生。


又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的监管VS孩子的隐私,孰轻孰重?


二是父母要加强监管。

孩子毕竟心智尚未成熟,对事情缺乏判断力,容易受骗,受引诱,现在孩子参加网上赌博,约见网友,一掷千金打赏网络主播,这类事层出不穷。家长的监管尤其重要。发现苗头,要及时纠正,引导。

某学校就出过这么一个事,临近期中考试,学校有个女生不告而别,到处都找不到,最后在他的QQ空间里找到了她与网友约定见面的信息,才知道她坐动车到外地去了。

因为家长平时疏于监管,完全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父母该如何监管孩子呢?


家长要在平时与孩子多沟通,良性互动。当孩子出现明显的不良倾向,又不愿意跟家长沟通,家长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可以在手机,日记中寻找线索,但被孩子发现以后,请低调处理,不要一副“我是你老子,看了就看了,你能咋的?”理直气壮的姿态。

过于霸道强硬的方式,不适合7岁以上的孩子,你自以为的权威会让亲子关系雪上加霜。你越控制,他越逃离,你越想把他拉回来,他越想跑得远远的,甚至离家出走。

而孩子一旦离家出走,失去了家庭的保护,暴露在社会的大丛林中,将会非常危险。

孩子年纪越小,越要好好监管,这时的孩子因为能力有限,心思相对简单,即便犯错,也不会太严重,家长可以慢慢教导。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家长也要慢慢放权,给孩子更大的私人空间。


又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的监管VS孩子的隐私,孰轻孰重?


最重要的一点:小学初中都不要给孩子配手机。

虽说现在中小学基本上都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但很多家长仍然很为难。因为现在很多小学生家长都给孩子买了手机,还一个比一个高档,家长担心如果不给孩子买手机,孩子会被同学看不起,孩子会自卑。

这方面需要家长跟孩子好好沟通。

我一个朋友就曾对我说,绝对不要给孩子买手机。害处太大。她家儿子小学初中都没有手机,直到进了高中,她才给儿子买了一个手机,但她并不担心,因为儿子高中住校,学校管理非常严,在校期间手机都由老师代为保管,离校时才会还给学生,儿子住校期间,都是用学校的公用电话与她联系,她要有什么重要的事就打电话给老师让老师代为转达。因为一直跟儿子保持着良性的沟通,母子关系非常好,儿子各方面发展也不错。

现在网上低俗不雅,乱七八糟的内容太多太多,孩子贪图新鲜刺激,容易被网上有害的内容带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有很多家长发现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半夜都在聊手机,或看黄色图片和小说。

给孩子买手机,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家长没有好的应对办法,就不要在管理孩子这方面给自己增加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父母   孩子   对立   信件   隐私权   私人   儿子   隐私   家长   老师   发现   学校   网友   网上   手机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