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最强大的对手是自己——《德川家康》读后感


一直以来对历史书籍不感兴趣,但是多年前无意中看了《德川家康》的第一册书后,就对这套书发生了兴趣,于是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阅读完成。我读的这个版本比较长,一共26册书。在读的过程经常会对一些语言、某个事件进行思考并做一些记录。

比如在读到本能寺兵变,织田信长被逼自尽这个章节时,我心底油然生出一种"自己是人一生最强的对手"的感觉。虽然以前也听过或看过这样类似的话,但这次却真正有点深刻的认识。

信长性格急躁,说话毫不留情,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忽略亲情。胸怀天下的信长其强硬的作风让一些手下战战兢兢,明智光秀就是在这样的战战兢兢中不堪重负,进而自以为只有杀掉信长才能自保。明智光秀的性格和信长是截然相反的两个类型,光秀精于心计,城府深沉,说话中规中矩,经历一番辗转波折后才投奔到信长旗下,本来对信长没有反叛之心,但因为在接待德川家康的事情上没有完全领会到信长的意思,被信长几番揶揄后,联想到某些重臣悲惨命运,产生了只有除掉信长才能活下去的想法。趾高气扬的信长在本能寺遭遇光秀精心筹划的兵变,自尽而亡。信长的悲剧不在于对手如何的强大,而在于自己在赢得空前的功绩后志得意满,沾沾自喜于自己强大的武力,忽略了自身境界的修养。自己的某些缺点得到恣意的放大,优点并未充分发扬。对部下由着性子随意侮辱、处置,一些心理素质差的每天提心吊胆,诚惶诚恐。有实力地想着如何谋杀信长以保存自己。不可一世的信长并未意识到强大的对手已经出现,而且原因就在自己身上。在完全没有防备心理的情况下,遭遇兵变的信长自以为可以依然那么强大,可以令光秀切腹。虽然侍卫们誓死保卫,但无路可退的信长只能自焚以使自己的脑袋不落入对手手中,维持自己最后的尊严。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一个人的成功实际是一个砥砺自己不断克服缺点发挥优点的过程,固然有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两种策略,但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达到立功、立德、立言。信长胸怀天下,试以武力来结束战国乱世,平定天下,但这只是"骑在马上打天下",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营造太平盛世,还需要"坐在马下治天下",这更需要仁义之心。

战国时期是这样的,和平盛世不也一样吗?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善于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敢于否定自己,挑战自己,最后才能超越自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内圣外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无路   内圣外王   对手   强大   兵变   读后感   战战兢兢   胸怀   明智   本能   缺点   优点   性格   说话   事情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