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内蒙古省考行测指导-学会识别定义判断中的选项干扰

行测定义判断是一种相对于来说比较简单的题型,备考的同学对此都不算陌生。在解决定义判断的题目时,我们一般使用核心要点分析法,简单说就是把题干中的核心要点或者考生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标注出来,然后把选项和已标注信息做对比,看要点是否一致的方法。可对于一些题目而言,在将题干核心要点已经标注清楚之后,选项往往会设置一些非常规的描述,试图混淆和干扰考生的判断,那我们就以一道例题看一下。

【示例】理性行为指按照客观规律和一定原则,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式处理问题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理性行为的是:

A.为抵制日货,吴某组织了一群朋友上街,见到日系汽车就砸

B.王雄发现一名女子落水,由于不会水性,他赶紧叫来周围的人施救,但等赶到时女子已经溺水身亡

C.见到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有笔记本电脑,李蕾缠着父母要他们也给自己买一台

D.在超市购物时,余海总是倾向于买更贵的商品,因为他觉得贵的质量一定更好

【中公解析】B。理性行为的定义要点为:①按照客观规律和一定原则;②分析、比较、推理。B项符合所有要点。A项不符合要点①;C、D两项不符合要点②。故答案为B。

对于上面这道题目来说,正确选项B往往会成为干扰选项,主要是因为考生会纠结后半句表述“但等赶到时女子已经溺水身亡”。该表述是负面信息的描述,考生容易过度理解成:既然已经造成了身亡这种负面结果,是不是就不能对应“理性”这种正面行为?事实上,我们分析题干核心要点的时候,会发现“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式”是针对方式方法的描述,也可以理解成是针对过程性的描述,并未涉及结果。所以,我们就不能以结果论。同学们在做题运用核心要点分析法的时候,仅仅是针对题干中已经描述的要点进行分析,比对选项是否和该要点一致,而不能自行加入题干中所不曾涉及到的要点。

再比如这道题。【示例】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僵硬的看法。是人们在角色认知过程中,按照预想的类型,将各种概括化的特征,以语言标记的方式赋予各种类别名称的群体,并因此产生相对应的“行为倾向”。

以下不属于刻板印象的一项是:

A.中国女孩一般不吸烟。李某去 H 国后,看到那里很多女孩吸烟觉得奇怪

B.老赵工作认真负责,经验丰富。单位领导认为把棘手的工作交给老赵很放心

【中公解析】B。刻板印象的定义要点为:对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固定看法。A项中国女孩属于某一类人物,B项老赵是某一位个体,并非某一类人物。所以不属于选B项。

但考生可能会纠结A选项的后半句描述,“李某去 H 国后,看到那里很多女孩吸烟觉得奇怪”,H国并非中国,和前半句的中国女孩不是同一主体。实际上,这仍然是选项刻意设置的干扰。对于这道题来说,核心要点就是对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固定看法,A选项里面的中国女孩,本身就是某一类人物,看到H国的很多女孩吸烟觉得奇怪也是对某一类人物的看法。所以,没有必要在定义判断中做过多联想,找到题干中的核心要点之后,对比选项要点即可。

核心要点分析是做定义判断时很好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各位考试能够准确理解,严格从题干中进行分析,不要过多联想,不要补充要点,学会识别选项的刻意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干扰   选项   定义   内蒙古   中国   考生   要点   题目   理性   事物   奇怪   看法   核心   人物   方式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