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辞职潮?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疫情发生,不少人因而失业,因而在家分流上班,怎么反而有“大辞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发生?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管理学副教授安东尼·克洛茨(Anthony Klotz)在《彭博》提出此名词,他指出全球疫情发生,上班族对工作/成功有了新思维。

工作是为了什么?

当初,有的人是随波逐流进入职场,为求温饱从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有的人是追求理想,全力逐梦踏实;也有的人困在家族事业,唉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新一代的职业?

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多数人仿佛滚筒里的仓鼠,踏着、踩着,就是原地打转,要改变工作环境谈何容易;如今,疫情风声鹤唳,心惊胆跳之余,不免自问:“这是我要的人生吗?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大辞职潮?

案例一:减少通勤时间

振明在一家原物料公司担任仓储管理主任,通勤时间来回需三个多小时,因经验丰富,胜任有余;疫情阶段他仍需奔波,但父亲打过疫苗后的头晕不适,身为独生子的他有了新决定。

振明已投递住家附近的大卖场,同样是仓储管理师,薪水虽然少些,但每天省下两个小时通勤,他觉得更划算。他说:“疫情让我下定了决心。”

案例二:找回生活掌控权

丽莎业务能力强,人面又广,疫情前已取得威士忌品酒师证照,为公司带进大量业绩。疫情爆发后,她感到人情冷暖,因为市面上交际应酬被管制,业务量瞬间缩水,老板明讲要她休无薪假。

见到老板翻脸如翻书,丽莎改变原本一辈子奉献公司的想法,她准备自行创业,她说:“我以前很偷懒,仗着公司给的高底薪加佣金,日子过得挺舒服,如今,全球疫情七上八下,我问自己:这一生的优先级是什么?”

案例三:增加亲子互动时间

惠雯曾经因小学五年级女儿闹脾气,不早起、不吃早餐、不想上学,每天早上七点多就是拉锯战。

疫情阶段,惠雯居家上班,女儿在线学习,两个多月下来,女儿每天睡饱饱、吃好好,不慌不忙下,两颊也逐渐丰润,笑口常开。

惠雯决定跟老板商量,如果可以持续在家工作、网上开会联系是最好;若不行,她相信凭自己的会计经验,一定找得到新工作,她说:“女儿只有一个童年,我不想错过!”

总之,不论是英国Personio人力公司提到40%就业人口期待转换工作,或是美国劳工部统计显示,2021年4月有超过400万人辞职,显然疫情发生让上班族重新思考未来,若长期被劳力剥削、薪资剥削、时间剥削、精神剥削,这是临门一脚的好机会。

尤其年轻族群(25岁~40岁),所谓千禧y世代有着YOLO现象(You Only live Once)──“凡事开心,过好今天就好”的趋势,在疫情四处窜流之际,加速他们改变职场/生涯/人生的决定。

家长们如果发现儿女悄悄地换了工作,或是准备投递新工作,可别惊慌,他们自有盘算,“静观其变”也是陪伴成长的方式之一。

大辞职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丰润   新思维   人面   安东尼   在线   美国   疫情   上班族   女儿   老板   案例   发生   时间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