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书家品韵辨声微,钟褚谁凭定是非”——————王文治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多如浩瀚星海。而书法应该是这浩瀚星海中最闪亮的星子之一。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汉字,中国的文字几经变换,不变的是深植于国人心中的对书法的追求。

一笔一墨一张桌,是中国文人最质朴的装备。一横一竖一撇捺,却书写出了文人墨客的风骨。国人对书法的着迷像血液一样流淌在身体里。虽然岁月变迁,世界文化在快速的融合,中国人的书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笔,各种各样的纸,但似乎对国人而言,它们只是工具,仅此而已。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可当一直狼毫在手,一张宣纸铺开。无论鸿儒亦或白丁,都会生出一种亲切与敬畏,这便是融进骨血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在书法面前,人没有阶级贵贱的区别,即便是在普通的人,也一样拥有追求的权力。就如同作为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李艳红,20年来对书法的痴迷一样。

一、农村妇女,外出打工,却意外迷上了书法

李艳红可以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出生在湖南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幼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作为女儿她没有得到上学读书的机会。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农村,如果不读书,大多数的女孩子便早早的嫁人了,李艳红也是如此。

结婚后的李艳红和丈夫一起扛起了赚钱养家的重担。个子不高单薄瘦弱的身体里却藏着很大的力量。劈柴烧火、下田干活成为了她生活中的常态。她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勤劳让生活变的更加富裕美好。此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与书法结缘。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但相对落后的农村里,付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有回报。突如其来的天灾往往会让辛苦半年的庄稼颗粒无收,日子依旧艰难。20年前的一天,李艳红决定外出打工。她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里,做了家政工作。因为自己的勤劳质朴,她被一位退休干部家庭聘用。

在这位退休干部的家中,李艳红第一次接触了书法。老干部平日里总会在书房里练习书法,李艳红看着那一个个漂亮端正的楷字着了迷。做完了工作一闲下来她就会去看老干部练字。有时老干部也会给她纸笔让她写上几个字。

后来家里的生活有了好转,李艳红便辞去了工作回到了家人身边。但是想要练习书法的想法她一直没有放下。她买来了最普通的笔墨,在就报纸上开始练习。因为她没有读过几天书,所以刚刚开始写出来的字很丑,可她并没有灰心。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李艳红来到了县城的书店,买了几本书法大家的临摹字帖回来照着写。日积月累,她的字竟然慢慢变得工整漂亮起来,这让她获得了一些成就感。而丈夫对李艳红练习书法这件事上虽然没有反对,但他以为李艳红只是一时新鲜,过一段时间也就放弃了。

二、沉迷书法,坚持练习20年,一夜成名

令丈夫没有想到的是,李艳红这一练就是20年。虽然不理解妻子作为一个农村妇女,这么努力的练习书法有什么用,但是他一想到村子里的其他女人,农闲时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将,天天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聊,那还不如让妻子练书法,不会输钱也不惹是非。

可没有上过什么学的农村妇女迷上了书法这件事在村里成了一件奇闻,成了附近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她傻,竟做没用的事,李艳红成了村里的异类。可她本人并不在意,也许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因为热爱,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可毕竟李艳红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书法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临摹上。一段时间后,她的书法变得进步缓慢,李艳红有些着急了。这时她注意到了在买来的字帖上有书法家的介绍,其中有一位叫曹隽平的书法家,李艳红最喜欢临摹他的字,她在心里生出了想要拜他为师的想法。

几经辗转,李艳红终于联系上了曹隽平。当曹隽平得知李艳红学习书法的事迹之后很是感动。他也很想见一见这位与众不同的农村妇女。在与李艳红见面之后,李艳红和他讲起了自己学习书法的因缘和艰难的过程。曹隽平决定免费教授李艳红。

李艳红激动不已,她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努力的练习。时光流逝,20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李艳红的书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看着自己写出来的端正漂亮的楷书,李艳红说不出的高兴。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机缘巧合之下,李艳红20年坚持练习书法的事迹被传播开来,好像一夜之间,她成了附近的名人。很多人找她交流,还有人要跟她学习。也有很多人想要买李艳红的字。虽然一幅字只卖一百块钱,但对于李艳红来说,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三、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毫无美感

所谓人红是非多,随着李艳红的事迹在网上传播,他的书法被很多书法界的专家看到了。与曹隽平的耐心指导不同,他们仿佛站在了书法界的高台上,评价李艳红的字体结构错误且毫无美感,根本算不上书法。

面对这些所谓的权威们给出的评价,李艳红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多年来的书法练习,让李艳红的心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待这些并不友好的评价,她却能够平静的接受。她说她知道自己的不足,还会继续练习。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其实,如果拿书法专业的角度去客观的衡量李艳红的字,可能真的存在一些缺点,没有文化的支撑,她的字里没有专家们所谓的风骨,但是,我们并不认同,专家们所说的没有灵魂。质朴的热爱与坚持难道不就是李艳红字里的灵魂吗?

难道那些大师们的作品才算得上是有灵魂的吗?网络上的大师们,有的用两个鼻孔插上毛笔创作,有的用针管创作所谓的“喷墨”书法,更有甚者像“跳大神”一般在纸上毫无章法的写出我们看不懂的作品,难道这就是他们追求的所谓风骨和灵魂吗?

相较一些网络上流传们的那些大师们令人难以理解的艺术,我更欣赏李艳红这样脚踏实地,20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持。作品虽有瑕疵,做学习书法的人却值得敬重

农妇苦练书法20年,一夜成名,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

小结:

中华几千年来,书法文化的传播,单靠几位所谓的大师来传承,可能早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能够流传至今,靠的是是无数个李艳红式的国人对书法的热爱和传承。

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书法能够传播千年的魅力。他像是有着神奇的魔力一般,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甚至是平头百姓都为之深深吸引,沉醉之中。他们上下求索却好像永远达不到书法的巅峰。

而现在,书法的魔力已经跨国了大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各种信仰的人们纷纷拿起了毛笔,铺纸研磨,带着向往、探寻与敬畏,加入到了追求书法的大军。有人追求心志的磨练,有人专攻笔法的藏遒,有人试图写出自己的风骨,有人在寻找所谓的灵魂。无论何种,都愿他们在书法的世界里,所愿皆有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书法   评价   专家   字帖   风骨   文人墨客   农妇   毛笔   质朴   中国   事迹   老干部   国人   农村妇女   年来   灵魂   字体   错误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