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众所周知,岭南地区宗祠众多,宗族文化氛围浓厚,而在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到如今仍保留着17个姓氏的宗祠,其中不乏大姓。


河田“宗祠一条街”


著名的“宗祠一条街”,位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


长汀河田镇的“宗祠一条街”形成于明清时期,此际为汀州府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离汀州府城五十里的河田一带气候温暖、水量充足,水稻和薯类的亩产都较高。


此外,汀江流经其境,人们可乘船顺利到达汀州府城,亦可直下上杭、广东,故附近县乡居民都往河田迁居,那里人口多了自然姓氏就多,先后共有李、上官、丘、俞、廖、余、韩、叶、刘等二十余姓在河田建有祠堂。因此,河田老街上就出现了宗祠一条街的独特人文景观。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沿着古街缓步,一座座宗祠各具特色,门楼或高或矮,门面或宽或窄,装修或简或奢,但无一例外的是那门联,上下一律四字,后二字一律是“世泽”“家声”。


下面,带大家看看部分宗祠


李姓是“陇西世泽,柱史家声”,杨姓是“四知世泽,三相家声”,其实,无一例外地诉说的是各自姓氏的渊源、祖宗的功德。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比如陇西,那是李姓的郡望亦即发祥地,在今甘肃地段,李渊、李世民从陇西起家,开创大唐天下,客家李氏,总认自己是李世民之后,提起陇西,心头就漾起无比的自豪。


而柱史,指的是老子李耳,道家之鼻祖,一部《道德经》五千言影响中国数千年,据传与孔夫子相见的时候,还曾经点拨过孔子,算得上圣人之师,如此风光,李姓族人当然引以为荣。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信步走进一座祠堂,院落宽敞,正厅神龛上,悬一块大匾,上题“山高水长”,哦,这是“俞氏宗祠”。


上古俞伯牙“高山流水”的高妙琴音似乎就在耳边。连接上下厅的天井,青青石子为底,白石子拼出一只白鹿的模样,栩栩如生,似乎正可诠释琴音的高妙。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结知音的典故无人不晓,难怪俞氏子孙念念不忘引为家族的荣耀。只是,俞伯牙与客家俞氏相距实在太远了,即便是客家俞氏那些在中原的先人与俞伯牙怕也是八竿子搭不上界的。为什么俞氏要让这数千年前的古人,高居于神龛的上首?而他,与客家俞氏实在很难说会有确实的直接血缘。


或许,这就是客家区别于其他民系的最突出的特色了:至为强烈的崇宗敬祖意识。“树有本,水有源”,翻开任何一本客家族,卷首绝对少不了这类的语句,每个姓氏的堂号、堂联,姓氏的源起、衍播,每位祖先的坟茔、坐向,一概记载齐全、点滴不漏。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每一姓氏祠堂的楹联,总充斥着追根溯源的内容,如“树高千尺儿孙绵延岂能忘本,水深百丈后裔昌盛更应思源”,而“朝神不如敬祖,读书不如看谱”“八十公公要祖家,八婆婆要外家”这些难以计数的客家谚语,更是鲜明体现了客家人的寻根祖情结。祖先崇拜甚于神明崇拜,成为客家人的突出标志。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而在相邻的福佬系、广府民系中,庙宇的地位大多高于祠堂。可以说唯独客家,才有这样独特景观,每个村落最壮观的都是宗祠,尤其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始祖祠堂,更是客家人心中的圣殿。


福建有一条著名的宗祠街,不过千米的古道上,竟有17个姓氏

从南宋开始,这条千米古街上,曾经居留过数十个姓氏,沿街排列过数十座宗祠。


如今,这里仍然存留着17个姓氏的宗祠:李、郑、上官、郭、陈、廖、刘、赖、余、俞、叶、丘、傅、韩、杨、吴、戴氏的宗祠。


常常有海内外的寻根者,用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摩挲着各自姓氏宗祠的门联。


关注→【族谱网全媒体号】←,查看更多姓氏|族谱|宗祠|传统文化文章,

寻根查谱,公众号或百度搜索【族谱网】,认准我们的头像标志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宗祠   长汀县   福建   千米   陇西   姓氏   门联   高妙   神龛   族谱   琴音   客家人   祠堂   高山流水   客家   古道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