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翁16岁遇残缺族谱,奔波40载只为续修,寻根艰难还要坚持吗

阿族今天要说的,是一个九旬老翁的寻根故事。


16岁偶遇族谱,40载不辍续谱


一份残缺的族谱,让九旬老人姚佛胜奔波近40年只为续修族谱。


在增城正果镇到蔚村,姚佛胜可谓德高望重,村民们对其执着续修族谱一事感慨不已。“族谱是认祖归宗的凭证,令家族情义延续后世。”


“那三卷族谱,是解放初期在村内的地主家里发现的。”姚佛胜谈起原始族谱的来历,如数家珍:“当年发现它时,我只有16岁。不知为何,我觉得与这几本族谱很有缘,担心它被弄坏,决定好好保管它。”


九旬老翁16岁遇残缺族谱,奔波40载只为续修,寻根艰难还要坚持吗


姚佛胜介绍,原始族谱中记载了自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以来居住于正果镇姚姓家族25世所有成员的名字。


担心族谱难续,心忧无人可继


令姚佛胜心痛的是,上世纪70年代,其中一卷族谱被第五房子孙拿去烧毁,造成该房共400多名子孙的族谱全部丧失。“那个年代 ,忙于生计,也没时间精力去续修。”姚佛胜说,直到40多岁,家里经济有所改善,他又踏上了续修族谱之路。


刚开始时,姚佛胜仅是扎进书堆查看村史,或者跟村里的老人了解祖辈的故事。村里资料掌握后,他就自掏腰包跑到已迁出村外的族人家里了解家族史,汕头、番禺、东莞……几乎跑遍了整个广东。


九旬老翁16岁遇残缺族谱,奔波40载只为续修,寻根艰难还要坚持吗


谈到在接续族谱遇到的困难,姚佛胜眉头深锁地说道:“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知道有族人居住在外地,但是却苦于没有渠道联系上他们,因为其中一部分族人在本村已经没有亲戚了。”


姚佛胜担忧自己去世后,没人愿意继续去完善这份让他滴灌心血的族谱。“虽然家人都很支持我续修族谱,但子女们对此大多不感兴趣,而村内年轻一辈也没人愿意接手。”


族谱网,84岁老人的寻根故事


其实如今,家谱续修和宗亲联系,仍然是很多人的头疼之处。而主修或者坚持续修乃至寻根的,往往都是年纪渐长的人,热忱虽高但精力有限。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族谱是何物都尚未可知,更不用谈族谱的意义,修谱寻根修宗祠修祖坟,往往是耗时耗力又耗钱财的。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或者说没有能力去传承家乘。


找不到宗亲,摸不清字辈,修不全族谱,查不到先人,捋不清迁徙,没有时间无从下手,精力有限金钱也有限。这些痛点其实很多都可以在线解决了。


之前,族谱网同样有一位84岁的老人,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但他靠自己摸索着下载族谱app,跟咱们的客服微信联系,经过好几天两人通力写作,最终找到了自家族谱。


九旬老翁16岁遇残缺族谱,奔波40载只为续修,寻根艰难还要坚持吗


心愿达成之余,喜悦溢于言表。聊天框字里行间都是满足与感动。所以说,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要敢于尝试。


九旬老翁16岁遇残缺族谱,奔波40载只为续修,寻根艰难还要坚持吗


网站拥有超过十万册 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先进的资料检索和大数据系统。输入寻根诉求,即可为您跳转最为精准的祖源血脉。操作简单,内容丰富而精准。还有专人客服在线答疑解惑指导。


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收藏】【 评论】【分享】 哦

关注→【族谱网全媒体号】←,查看更多姓氏|族谱|宗祠|传统文化文章,

寻根查谱,公众号或百度搜索【族谱网】,认准我们的头像标志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族谱   在线   宗祠   村内   宗亲   客服   老翁   正果   族人   精准   村里   精力   艰难   家里   老人   家族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