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北大毕业的父亲,离异,有两个女儿,根据后面爆出来的信息,月薪一万三,但省吃俭用的,把大女儿送去西班牙读书。


父亲跟女儿讲好,每个月生活费加房租,不能超过一万块钱,可是女儿每个月都超过,所以当父亲看到女儿又在刷信用卡的时候,忍不住跑去说了。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1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2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3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4


从截图的位置能看出来,是女儿自己晒出来的,能看出来,女儿态度冷淡,但父亲却小心翼翼,很卑微。


人在法国,我想说的是,虽然西班牙的物价在欧洲相对比较低,但四十几块的生活用品,和十几块的打车费用,真的挺正常的。欧洲和国内消费最大的区别就是,起步价比较贵。


可话又说回来,一万块人民币,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千三百块欧元了。


要知道,今年十月法国刚刚长过SMIC,就是法国的个税起征点的工资,税前是1589.47欧元,税后是1258欧元。


在欧洲,西班牙的房价物价都比法国便宜得多,所以一个留学生一个月一千三,真的不用吃糠咽菜,绝对够。


如果仅仅看这几张截图,感觉就是一对父女在争执,父亲有点唠叨,女儿有点不耐烦,可怜天下父母心,强弩之末的父亲,有点可怜。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可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网的愤怒,是女儿在后面的操作。


她把和父亲吵架的截图发到网上,叫着自己父亲的名字,骂得非常难听,而且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幸免。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不仅如此,她还用父亲的照片制作了很多“大字报”全网分发,控诉父亲不肯供她读书。


可父亲如果真的不肯供她读书,为什么又去了西班牙,刷信用卡是怎么一会事?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中国网友是最会人肉的,这件事发酵起来之后,这个女儿被翻出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据说穿着很贵制服;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寻找“骑士哥哥”,求“包养”;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最夸张的是,去年三月因为新冠回国,不愿意被隔离,居然还跳窗逃跑,态度恶劣,还为此上过热搜。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她做得出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大家想要看,可以自己去搜,真的是令人发指,无法不愤怒。


后面看到有人说,这个女孩子有精神病的倾向,可能吧。虽然世界上,精神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但坏到这种程度,除了说她精神有毛病,还能有托辞?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讲真,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当我看到这件事儿的时候,先是震惊,再是愤怒,然后就是脊背一片一片的发冷,如芒在背。


我真的非常同情这个吃糠咽菜,卑微的父亲,可话翻过来说,把一个孩子养成这个样子,做父母的,真的很难说,已经鞠躬尽瘁,没有一丝责任?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1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2


譬如这大下午的,父亲突然来这么一段描写,来抒情一块牛排,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过分的爱,就是控制,控制的结果就是伤害。


在竞争和压力一起飞涨的今天,能不能把孩子养成精英、金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很重要,学历很重要,可也是时候该反思一下,为人父母,到底怎么能把孩子先养成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懂得道德和廉耻,学会感恩。


我先来写下,我的几点反思,评论区有100个位置,欢迎大家写下自己的看法。


1、要如实地让孩子知道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位置。


当了父母,每个人都有一根刺,特别害怕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起来,别人有的她没有,受到歧视。


这种恐惧往往来自父母本人,总还记得,当大家都穿耐克,只有自己穿着双星,那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人生至暗。


其实,“全班都有,就我没有”的自卑,是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决定的。


譬如,盖茨不给孩子买iPhone,乔布斯家的孩子,没有用过iPad,你觉得,他们的孩子会为此而自卑么?


很多父母出于各种目的,一直在试图向孩子隐瞒真实的经济状况。有人倾其所有地把孩子养成公主王子,也有人反之,倾尽全力地让孩子以为家里很穷,一贫如洗。


在做博主写文章之前,我曾经在一间法国学校当过老师,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很多道理。


其实,不用到中学,在小学期间,孩子对于贫富和阶级,就已经产生很大的兴趣,他们会相互挑衅和攀比,只是不太知道该怎么说。


每个孩子都能说得出来的,班里谁家更富,谁家在打肿脸充胖子,但当局者迷,孩子懵懵懂懂的,总是说不太清自己的位置。


所以,当自己的父母让自己相信的情况,与自己从同学或者世界反馈而确认的情况不同时,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挫折和扭曲。


有一辈子都花不完钱的巨富,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不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最好的办法是,如实告诉孩子,自己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真实位置。譬如孩子想吃车厘子,我可以买,但我会如实告知,我们究竟是实现了车厘子自由,还是妈妈愿意看到你开心的样子?


让他们没有幻想,才不会幻灭,其实,孩子们的思想要比我们以为的坚强和成熟。


2、无论多忙,一定要舍得使唤孩子做家务。


今天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真心的累。上课、学习、兴趣班、阅读、再加点运动,和日常生活,基本上,每一分钟都要计算。


所以,很多的孩子,时间上真的是来不及,而且从精神上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做家务,既然有了正当理由,那么为什么还勉强自己?


其实,我家孩子也很忙,譬如思迪在学校里,正常的法语数学英语文史之外,还有九个小时的中文,十一二个小时的游泳,三个小时的骑马……可是关于家务,我还是很坚持。


我要求她们倒垃圾,收拾干净的洗碗机,叠好晾干的衣服,摆桌子,收盘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床铺,分拣自己的脏衣服……有些家庭,会根据家务种类支付工资,目前我们没有,将来我也没有打算。


做家务,虽然她们做得并不太好,偶然主动,但常常偷懒。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坚持着,把她们扯回来做完。


其实,顶着让她们做,常常会花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她们意识到,同是一家人,维持这个家,并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而是每个人的责任。


就是因为家务很讨厌,才更能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学会感恩,感谢每一个帮你分担重担和责任的人。


3、不要再富养孩子,尤其是女孩子。


女儿该富养这个概念,在十年或者十五年以前,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为普遍的社会中,也许曾经有过现实意义。但今天,“富养”,尤其是“富养女儿”,只是一个专门取悦中产或以下阶层的伪概念而已。


最初富养女儿,多数指的是物质,要给女儿好吃好喝,提供好的生活环境,真很容易就陷入金钱的漩涡。


后来渐渐地,富养女儿的中心,被推崇为“精神富养”,其实中心还是一样,就是要让女孩子有更好的眼界,更多的见识,更高的起点,才能不会贪图小利,抵御各种诱惑,不会因为误入歧途,而错失幸福。

出1万生活费送女儿留学却被骂上热搜,被富养的孩子有多失败?


可是,那些所谓的眼界和见识,到底是从哪里来呢?出国留学,旅行观光,Gap Year,说到底难道不是钱堆起来的么?


时至今日,富养女儿这个理论的硬伤在于,从前提上确立了“女人是一个可能吃亏上当的弱者和依附者”,而不是一个需要努力拼搏,让自己独立起来的创造者。


从今天到未来的社会中,为人父母我们能帮助自己的女儿树立的人生观是:“我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我好起来,就可以吸引到更优秀的你"。


我必须说,在今天的社会里当父母,比我们的父母或者祖父母难得多,要陪伴,要付出,要教育,要给予,最后的最后,所有的结果,都要自己承受,而且还没有人同情你。


而教育最大的魔力也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每个人的成长只有一次,而每个错误都是不可修正,对了,还有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完全无法复制。


孩子越长大,我越觉得,教育是一门必然遗憾的艺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不出错的父母,我们能做的,只有问心无愧。

卢璐:有两个女儿的留法服装硕士、作家,行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裂痕中间的,优雅女性自媒体。新书《三十几 来得及》,《有实力才有底气》正在热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女儿   孩子   养女   西班牙   法国   经济状况   生活费   欧元   截图   家务   愤怒   父亲   父母   位置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