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要警惕孩子的“5不”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都不相同,但是,往往有一些孩子会表现的和同龄孩子“大不同”,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专家提醒: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要警惕孩子的“5不”

不语:不语或少语,多数ASD(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语言发育延迟。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ASD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当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时,家长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排查致病因。

不看:不看或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ASD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研究表明最终诊断为ASD的患儿在24月龄时,对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有些ASD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不应:不应或少应,叫自己名字听而不闻,无反应或不敏感,但听力正常,这通常是家长最早发现的表现之一。正常婴儿5个月左右时叫名字就有反应。

不指:不指或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ASD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不当:不当行为,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专家提醒: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要警惕孩子的“5不”

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发展障碍性疾病,在我国也被称为自闭症,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面的能力。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导致在接触这类疾病时,人们常常会陷入误区中。一提到自闭症(ASD)身边可能会出现这些声音,“自闭症很罕见!”“自闭症不就是孩子不爱说话吗,不是什么大毛病!”“自闭症那不就是精神病吗!”……

就在前不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将自闭症的发病率从1/68提升到了1/59,中国没有全国的统计数据,但专家预计并不会低于1%。据此推测,几乎每个超过一百户的小区都会有至少一个自闭症孩子。

专家提醒: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要警惕孩子的“5不”

自闭症并非精神病,而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是生理病,多数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虽然大部分自闭症患者有语言障碍,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说话的能力与欲望,甚至有话痨型的自闭症患者,他们的表达能力完全没有问题。真不说话的患者也不是因为不想理你,而是他们真的不会表达。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家长该怎么做?

早诊断早干预,在医生指导下的适当干预,有利于提高自闭症患者的生活品质,因此,请不要觉得孩子得了自闭症,就将如垃圾般抛弃。

目前,虽然大部分的自闭症患者都无法完全治愈,但经过适当的干预,他们的行为问题都能得到适当的改善,而且,宝宝时期的大脑可塑性强,通过后天丰富恰当的环境因素影响,完全有可能使先天障碍的自闭症宝宝大脑回到正常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自闭症   月龄   孩子   孤独症   谱系   可能会   发病率   不当   患者   障碍   家长   说话   物品   能力   语言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