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2021年7月22日晚,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在明伦校区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结业仪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竞艳、副院长魏继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第四届“夏文化”研讨班班主任张立东、副班主任刘中伟和全体学员参加了结业仪式。张立东教授主持仪式。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结业仪式现场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研讨班班主任张立东主持结业仪式


李竞艳代表主办单位发言。她指出,在突发暴雨的情况下,“夏文化”研讨班圆满完成了所有课程并扩充优化了授课和研讨内容,达到了促进“夏文化”交流、培养夏文化研究者的目的。她对所有授课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聚集在河南大学研讨“夏文化”表示感谢,并希望同学们将来可以投身于河南大学考古事业的发展和“夏文化”的研究中去。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竞艳做总结


魏继印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指出在学术研讨中需要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夏王朝及“夏文化”是当时“万邦林立”的中国社会核心凝聚力,而考古学正是研究“夏文化”问题的最优方式,虽然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无法否认考古学在“夏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也希望同学们能为“夏文化”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继印发言


侯卫东从最初张立东教授提出举办“夏文化”研讨班的设想出发,向同学们介绍了历届“夏文化”研讨班的研讨情况。他提到,最初举办“夏文化”研讨班是张立东教授的一个心愿,如今在学院领导和班务组的共同支持下,“夏文化”研讨班办起来并得到了学界专家、相关领导和各高校学生的支持,在未来就要有决心与信心将它坚持办下去而且要办的更好。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发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7级博士生宋殷代表学员发言。他谈到,本届研讨班多位专家学者从多个学术角度为同学们授课和青年学者论坛的安排,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并加深了对“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他感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培养夏文化研究学者付出的巨大努力,预祝“夏文化”研讨班今后越办越好。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研究生学员代表宋殷发言


河南大学2018级学生魏宇博代表本科生学员发言。他认为通过研讨班的学习得到了思维、视野和能力的提升。他对研讨班学员来到开封了解河大品味河大表示欢迎,并为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收获了难得的友谊而高兴。他谈到,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河大校风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夏文化”研究前辈们开辟的广阔道路将是青年学员们今后前进的更大动力。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学员代表魏宇博发言


研讨班副班主任刘中伟代表班务组发言。他对大家给予研讨班的支持、老师们的辛勤授课、同学们的热烈参与和班务组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他介绍了班务情况并对研讨班学员们将来投身于“夏文化”研究表达了期待。

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结束

研讨班副班主任刘中伟发言


张立东最后指出,本届“夏文化”研讨班虽然结束,但我们对“夏文化”的探索不应止于此,希望与大家再次见面时能共同探讨对“夏文化”的新认识。

由于“郑州7.20暴雨”原因,第四届“夏文化”研讨班原计划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等实地考察活动临时取消。为弥补研讨班拟定日程的空缺,7月22日又增设了由张立东、秦小丽主讲的相关课程。7月23日,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研讨班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与研讨安排,研讨活动顺利结束。

文案编辑:刘中伟 江诺雅

版面编辑:吕海沛

责任编辑:吕海沛

审核:刘中伟

(转载自河大考古文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研讨班   偃师   登封   河南大学   黄河   考古学   遗址   副院长   历史文化   暑期   学员   班主任   仪式   顺利   教授   结束   代表   学院   夏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