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附20个隐含条件

初中的物理题目,往往存在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可隐含在题目的已知条件、物理过程、物理图像、定律应用范围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时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就能够越过“思维陷阱”,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速度。那么,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呢?


一、 由题中的数学关系、图像找出隐含条件


图像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把问题简单化、形象化,而且还能通过数学关系找出题中隐含条件。一些直线形图像都用此法,如比较两电阻大小、几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如何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附20个隐含条件


分析:当控制电压U1不变时,甲、乙两导体对应的电流分别为I甲、I乙,而且I甲 >I乙,而R甲 = U1 / I甲 ,而R乙 = U1 / I乙 ,所以R甲< R乙,本题亦可控制电流不变,同学们不妨一试。


二、由物理规律的约束找出隐含条件


在习题中常出现一些物理变化,而在变化过程中受到物理规律的约束。


如何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附20个隐含条件


分析:本题的隐含条件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初温是60℃,如果升高60℃,则末温是120℃,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本题中水的温度只能升高40℃。


三、从物理过程中的分析找出隐含条件


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题的重要环节,通过物理过程的分析,可找出问题中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备条件。


如何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附20个隐含条件


分析:本题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铝球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5N,而铝球自重4.5N,F浮 >G, 所以铝球将上浮,最后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F浮 = G = 4.5N.


四、从题设图形中找出隐含条件


正确识别示意图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发思路,还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有些物理题的部分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的图形中,结合题设条件分析图形,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即可找出解题途径。


如何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附20个隐含条件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和F2拉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 >F2

B. F2 >F1

C. F1 = F2

D. 无法判断


分析:本题中的隐含条件是:同一示意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故应选A选项。


五、从器材的规格上挖掘隐含条件


热水器、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电路的说明书上有各种数据,也是关注的热点。


如何找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附20个隐含条件


分析:除此以外,若题中给出了电流表 、电压表的量程、灯泡的规格等,往往都存在隐含条件。


初中物理隐含的20个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液化现象


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 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平衡力   条件   电流表   浮力   延长线   重力   物体   电压   密度   功率   电路   图形   题目   图像   大小   物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