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女人三大爱好:管别人闲事,催别人生娃,哭自己命苦

县城女人三大爱好:管别人闲事,催别人生娃,哭自己命苦

Oct.

22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替别人“操心”是一种病。

作者 | 孙娟

来源 | 孙娟的书房(SJDSFSJ)

县城女人三大爱好:管别人闲事,催别人生娃,哭自己命苦

毛驴毛驴转圈圈,

无需监督互抽鞭。

一抽就是几千年,

何须红布遮瞎眼。

——猎茶人的小诗,送给那些互相折磨的县城女人。

本文所说的县城妇女,不是指生活在县城的妇女,是指思想愚昧,思维封闭的那些人。这种人在县城,甚至一线城市都有,只是县城更多。

我这辈子活到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大学毕业后回老家,还在老家呆了十几年,我以为能习惯,或者能对环境的蒙昧忍耐下去。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因为和环境的冲突,我经历了精神上的黑暗期,最终发现忍无可忍。

即使年近四十岁,没有年轻时候承担风险的能力了,但还是逃出来了,起码后半辈子,能够不糟心一些。

还是那句话,环境塑造人。谁都没有钢铁般的意志,谁都不能脱离了环境独自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不是狂风暴雨,而是日积月累,像日晒风吹一样,每天一个小压抑,时间久了,都会压垮人。

在落后地区,人人都在互相精神折磨,主要表现在没有个人边界感,爱管闲事,说闲话。

每个人又很反感别人对自己评头论足,所以人和人之间,虽然有结缔,但还得来往,只能纠缠成了一团乱麻。

人们就在说闲话,管闲事,反感闲话,解释闲话,因为闲话生气中耗尽了自己的心智,也耗尽了一生。

因为实在受不了老家的环境,今年我辞掉了工作,来北京开始做自己的事情。终于没有人在我耳朵边嗡嗡嗡了,又做着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感觉心情大好。

但是前天傍晚,我正在修订我的书稿,收到一年没有联系的表姐的信息:“看你朋友圈最近心情不错,怀孕了吧?”

我这几年已经被这群人折磨疯了,前几年被女人们催婚,然后被女人们催生娃,催的快精神分裂了。

不禁特别烦躁:“怀孕能高兴成那样?我是换工作了。”表姐继续说:“换了工作,生个娃就更好了。”

我这次必须把她嘴堵住,说:“嗨,我要是那么着急要娃,我早结婚了,能单身这么多年?想和我结婚的挺多的。”对方没音了。

这么多年的战斗让我终于明白了,我如果再客客气气的应付,她又没完没了了。

这种催婚催生娃的人,如果你反感,常常会说一句:“我这是关心你呀。”我其他工作生活上的事,你从来不闻不问,一谈起结婚生娃,就凑过来了,你关心我?当然,这不止我表姐,县城妇女甚至很多男人基本都这样。

当然,不止县城妇女,任何怀有原始思想,没开化的人,即使到了北上广,也是这副德行。

县城妇女平时的聊天内容,无非就是说闲话,管闲事,评点别人家的生活,骂老公。小姑子骂嫂子,嫂子骂小姑子,婆婆骂媳妇,媳妇骂婆婆。

从来不反思问题在哪里,从来没有跳出来看看,自己的人生都消耗在了哪里。

一辈子在琐事中,稀里糊涂,乱七八糟的互相攻击,各自憋屈的过活。

每个人的心灵都千疮百孔。

你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一个本来有自己追求的人,如果陷入这滩烂泥里,被人们攻击后,也会生起嗔怒之心,为了辩护自己,加入他们的混战中。

人的思维困在这堆烂泥里,谈什么提升自己,看世界,开视野,享受幸福?根本没精力去想。

我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认知的迭代,除非自己主动去思考,学习,不然别人提醒,根本不听。只能终其一生,自己竭尽全力,在应付着糟心的生活。

县城妇女那么多弊病,但三大核心爱好就是,劝别人结婚,催别人生娃,哭自己命苦。其他的就更多了,比如爱传别人闲话,爱嚼舌根等。

其实这些都是表像,这些行为的背后是现代意识的缺失。

01 管闲事、说闲话

爱管闲事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个人生活已经失控,需要从外界寻找控制感;一是精神空虚,图消遣。

你会发现,自己生活越失败的女人,越爱管别人闲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都有控制欲,理性的人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工作,家庭,亲密关系,社会关系打理井井有条。

一旦在哪方面失控,她们就会去在其他方面控制,来减轻自己的焦虑感。

家中有个姨母就特别爱管别人闲事。别人家的子女,她都要插手教育。过年过节串门,见到任何人都要教育一番。她会把其他人生活中的事情追问的特别详细,然后进行批评,指导。所有人都敢怒不敢言。

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了,姨夫安慰我:“你别听她的,邻居家的事她也管,她就是那样的人。”

直到后来我才理解了她,她一直很要强,可是脑力、能力不行,个人事业一事无成,长期赋闲在家。培养了一个孩子,也没有成器。又极爱攀比,内心不免焦虑。

为什么说县城妇女爱管闲事说闲话呢?更多原因是对自己不满意,所以她们传闲话也是为了自己心理满足。

我有个妹妹,大学毕业后,被家里一大群妇女催婚,后来经人介绍了一个男孩,男孩在外地,邀请她到外地城市去过圣诞节。妹妹去了以后,认为对方不是她喜欢的那种人,这事就不了了之。

结果没想到过几天,妹妹哭着对我说,她姑姑居然和家里亲戚说,这姑娘坐着火车去倒贴人家小伙子了,小伙子看不上她。面对这样的诋毁闲话,我23岁的妹妹气的浑身发抖,泪流满面和我倾诉。

这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候谈了个男朋友,分手后我很伤心。这个女人问我:“你是不是花他钱了?”我说:“没有,我从来不花男生的钱,都是AA制。”

没几天,我家另外一个亲戚批评我:“你姨说你出去老花男生的钱?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自尊自爱呢?”

我也气的浑身发抖。

有句话说的好,你的语言那么恶毒,心里讽一定很苦吧。

各位看官,每一个在县城女人堆里呆过的人,一定都感同身受。身边一旦有这种背后添油加醋说闲话的人,再淡定的人也不可能心如止水。我这个妹妹很早就看清楚了这个局面,她发誓大学毕业一定离开老家。

如今在江南的二线城市找了工作,结婚,定居,我再见到她的时候,她脸上的沉闷压抑的神情没有了,变的明媚开朗。她说再也没有人说闲话了,她感觉心情大好。

爱管闲事的女人,看到谁有不幸或者痛苦,就会凑过来不停追问,鼓励你反反复复的讲述,她说她关心你。可是如果你的生活有了好的转机,她们就冷若冰霜,见不得你好。

前几年我经历了精神的黑暗期,我有个亲戚母女,平时很少联系,突然开始反复问我的具体情况。我从不敢恶意揣测别人,以为她们是关心我,可是当我袒露自己时,看到她们凑过来那津津有味,两眼冒光,面带微笑,极度舒适的神情,不禁吓了一跳。

我发现她们不断的追问,却没有共情,更没有安慰。我就开始怀疑,她们真的是心疼我吗?当我后来境遇变好之后,号称心疼我的她们,并没有为我高兴,又变的冷漠了,偶尔冷嘲热讽几句。

我非常困惑,直到看了鲁迅的《祝福》,鲁迅将这种的爱管闲事在《祝福》中描述的非常精确:

“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样的人精神世界该有多么空虚,可是又有多少人的闲事供你品咂。

当我们在看电影时,她们在琢磨着谁比她强,谁不如她;

当我们在听音乐会时,她们在研究谁家的婆媳打架了;

当我们在为梦想努力奋斗时,她们在谈论谁和谁搞破鞋了;

当我们在分享读过的文学作品时,她们在捏造他人闲话中,获得快感;

当有人遇到困难,我们想办法帮助时,她们也两眼冒光的凑了过来,因为生活太空虚无聊了。

02 大多数女人的人格,到死没独立

愚昧地区的女人怨妇多,主要表现在抱怨老公,抱怨孩子,抱怨婆婆,抱怨身边任何人,甚至怨天怨地。在她们眼里万事可抱怨。

她们常说的话通常是这样的:对老公“我要不是嫁给你,我能受这份罪?。”对孩子“我要不是为了你,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就这样对我?”对外人“我还不是全部为了你?”

这类女人从小被教育的孝顺感恩, 长大被教育的相夫教子,觉得自己的价值永远依附在他人身上,以牺牲个人企图换取人生,心底期望实现不了只能不停抱怨了。

无能又不讲道理的女人,最善于用道德绑架,先细数自己的对你的付出,再细数你是如何不懂感恩和报答。

口口声声说着付出,内容全都是交易和欠债还债。

问题是做生意的欠债还债,还能先说明。这类怨妇事先并不说,事后却抱怨。

其实她在索取,她已经为你付出了,你现在必须按照她的期望给她回馈,不回馈就怨死你。最要命的是,她的付出和想要的回馈完全不能量化,所以无论对方给多少回馈,只要她想索取,就抱怨一顿。

我有个亲戚就极其爱抱怨,怨天怨地什么都怨。我曾经有十年时间被淹没在她抱怨的阴毒深海里,那时候自己还小,不懂得分辨是非,也不懂得逃离,被压抑的心烦意乱,自信心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直到后来,我开始痛苦,被她看到了,居然给了我个微笑和一个亲密的动作,对我说:“哎,是啊,活着就是这么苦。”她成功制造了一个同盟军。我当时一下子警醒,以后再也不敢见她了。

后来跳出来看,才发现,她对家族里的所有人都抱怨,给每个人都套上了道德枷锁,碰巧家族里的其他人,没有受过教育的,都被落后地区的道德枷锁捆得死死的,都没有她会说话。所以,人们都很压抑,都只能在私底下发泄郁闷,没人会当面辩驳。

一开始,我以为她是抑郁,心里痛苦。但是后来我发现,抑郁的人大多善良,只是自己心理难受,不会伤害别人。抑郁的人往往倾向于自责,从来不会责备别人。

所以,她不是抑郁,而是一辈子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人格。

她老公当官以后,自己变得极其膨胀不可一世,觉得哪个女人都比不上自己。除了炫耀曾经乘坐的公车,用的大哥大,子女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买的房子之外。就是到处管闲事,谁的生活也要去干涉,见到任何人都要挑剔几句。完美体现了夫贵妇荣。

由于人格没有独立,所以丝毫没有自觉意识,意识不到老公优秀并不代表自己优秀。所有人不胜其烦,却敢怒不敢言。

怨妇最常说的句式:“你看看我为了你,受了这么多罪……”,“你看看别人因为你……”总之,怎么能让你背上心理负担,怎么能压垮你的精神,就怎么来。目的就是控制你。

她分不清抱怨和真正的痛苦。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样抱怨让人反感,于是硬憋着不再提,但是看到别人有痛苦的事情的时候,就以为别人和自己一样。

有段时间,我因为和母亲沟通不畅非常痛苦,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当然现在解决了。她对我说:“我以前也特别喜欢抱怨别人,所以你就是闲的。”对,尖酸刻薄的本事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随便一张口就是一把尖刀。

第一,我像你那样怨天怨地怨任何人吗?第二,我每天准备考试,追求事业,忙的要死,能和你一样吗?所有的事情不能根据外在的一个特征,就简单粗暴的归类。

但是我懒得辩驳和解释。爱抱怨的人,别指望她头脑清晰,能分得清是非。但是你看,我在这个泥潭里,也被迫的加入混战了。

观察一下落后地区的女性,大多数终其一生人格都没有独立起来。

因为她们从小就是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长大,被忽视被轻视惯了,父母旁人的生活模式也告诉她们,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这辈子的价值就是伺候好男人,多生几个孩子,最好生儿子。生了儿子才能扬眉吐气。

至于生活的重担,家庭的责任,不是自己考虑的事情,都依靠男人就行。个人梦想的追求,个人爱好的实现,个人事业的成功,脑子里完全没有概念。

这也体现了后期受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不是所有受过教育的女性都能觉醒,但是没受过教育,没有反思生活和反思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完全没有觉醒的可能。

在她们的意识中,生活都是别人给的,所以把自己命运都交给了别人,把自己的付出也交给了别人,同时也期待别人能够满足自己去生活的期望。

抱怨,只是索取酬劳的方式。

她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压迫有担当,自己的生活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所有好的坏的后果自己承受。没有独立起来的人格没有这个能力。

03 她们不懂个人边界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分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把自己的事干好,不干涉别人的事,自己无能为力的交给老天。

但是在传统社会里,人和人是没有边界感的。他们不懂得隐私的概念,也不懂得应该保护个人边界,尊重他人边界。

所以,在这样的人群里,不同的人们的生活,不同家庭全都互相干涉,互相影响,直到互相伤害,纠缠不清。

去年秋天,我受邀给老家电视台做任务专访。带队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我当时以为电视台做文化栏目的人,应该有一定素养。

她当时家里装修房子,按照自己的风格装修一半,就要求楼下邻居进家里来提意见,问别人你觉得电视背景墙装个什么好,这本身就不懂个人边界。邻居也不懂个人边界,把她之前的装修成果各种挑剔否定,要求她按照邻居的喜好修改一下。

搞得她非常反感,和我们吐槽:“周围人太爱说闲话,我家装修房子又不是他家。”

可是隔天她要买一台电脑,一定要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我不了解你的工作需求,你就看什么电脑适合你,就买什么。”她很惊讶,认为我对人不热情,一定要让我说:“如果你选你会选哪款?”

我一再强调我的工作性质和她不一样,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她,但最后逼迫无奈只好选了一款,她看后说:“这款根本不适合我,我用这款有很多不方便。”

正好我拿出来我的电脑要修,被她看见了,她说:“这是你的电脑呀,你的电脑不行啊。我不能买你这样的电脑,我带着这样的颜色同事们会说我的。再说这么小我眼神不好看不清。我看看你的配置,哦,你电脑内存不够,我需要运行视频剪辑软件,你这个电脑没法用。”

又问:“你为什么不买一个和我一样的,你是不是觉得我那款不好?”

我当时心乱如麻,不停解释:“这是我的,不是你的,这是个人喜好,和你没关系。你买个适合你的就行。”

最后的结果是,我在保护自己的边界,也在尊重她的边界。但是她却认为我不认同她的选择,感觉我在排斥她。

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放开个人边界,又将陷入纠缠的乱麻中。

04 封闭地区价值观太一致

前段时间见了一个朋友,极具才华,弹吉他,写文章堪比专业人士知识渊博,为人极其有趣。

我问他,你有这么多思想和情趣,在老家生活,有聊得来的好朋友吗?

他一语中的:“他们只会说,这个人,他没钱。”

对,这就是封闭地区的价值观,一把尺子量万物。

贝多芬弹了首曲子,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一量,这是什么人?哦,他没钱。

毕加索拿出了自己的画,他们再一量,哦,真成功,他有钱。

别的方面永远看不见,看不懂,不闻不问,毫无价值。

封闭地区的价值观太一致,所以导致人们把自己仅有的一生去迎合周围环境的价值观。如果你和别人不同,你就是失败的。

大家的人生程序全都一样,基本都是20多岁买房结婚,结婚后生娃,生娃后生二胎。养娃后先抱怨养娃累,后到处找关系给娃找个好小学,过几年开始拼各种辅导班。

这期间自己的人生追求基本放弃了,还重复着母亲的原话:我这辈子,最大的价值就是培养孩子。从来都不会想一想,父母牺牲自己培养孩子,目的就是为了你长大以后除了培养孩子,别的都不追求吗?

落后地区的人们,没见过不一样的人生模式,他们已经习惯了大家都一样。如果有人离婚了,没生娃,在别人眼里就是可悲的,不正常的,奇怪的,值得同情的,被人看不起的。

人们评判别人,只会用两个词,正常,还是不正常。和大家一样就是正常,和大家不一样,就是奇怪,不正常。所谓不正常的人,马上就变成他们的谈资,来充实大家空虚的精神生活。

在这种环境里,有点独立精神的人,要么就受不了,离开了。要是忍耐下去,没有开心的。你会觉得孤独,不被人认可,慢慢的和周围人的关系紧张起来。

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看不见其他榜样,看不到另外一种生活模式。

比如女性的事业成功,人生自由,个人觉醒。看到的只是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相夫教子,骂公婆。

所以,大多数女孩子也会不自觉的去拧巴自己迎合环境里的价值观。

我有个朋友是二婚,夫妻两个琴瑟和鸣,互相懂得支持,看的羡煞旁人。我说:“真好啊,身边有这样一个爱人,这辈子该多舒坦。”和丈夫基本没交流的表妹冷冷的说:“那有啥?再幸福也是二婚。”我简直惊呆了。

我曾经遇到一个女孩子,来找我聊天,和我年龄差不多,当时她33岁,财经类院校本科毕业,家庭条件不错,市区有两套房子,在银行上班,收入不菲。

她说这么多年都没有碰到自己喜欢又条件相似的,在家里和妈妈抱头痛哭,觉得非常绝望,一辈子是不是就嫁不出去了?没人要了?

我看到她这个样子特别揪心,我不想说,你放心,降低点标准,一定会嫁出去了。这种观念我自己说出来会觉得恶心。

我告诉她,你是一个完整的人,独立的人,有经济基础,有高收入,有知识,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要你?结婚也不是从自己家里嫁出去,也不是被那个男人要了。你又不是物品,又不是宠物。

结婚应该是两个成年人组成了独立的家庭。

再说,人活着又不是为了结婚,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独立的事情,结婚,上学,旅行,没有高低,只是为了让人生更有内容,哪一项也不是必须的。

我说了半天她没听,只是说:“别人都结婚了,不结婚那成啥了?再说别人都有孩子了,我还没有,我得赶紧减少要求,要个孩子。”我无语,也不想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她,这种深入意识底层的观念问题,只有自己觉醒,别人的一两句话是改变不了的。

果不其然,一年后她结婚了,嫁了一个她根本不喜欢的男人,生了孩子。生活模式终于和别人一样了。

但是,因为彼此不爱,带孩子的重担全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丈夫不体贴不理解,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痛苦中。又开始和我哭诉命苦,婚姻中的烦恼琐事。

女人啊,你为什么就看不清?已经有那么多女人在苦海中挣扎,自己还要不假思索的跳进去,宁愿和她们一起挣扎,都不愿多考虑一步吗?婚姻不是苦海,但盲目结婚就是深渊。你就不能多慎重一点吗?

问题是,你用自己的基因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类,此生的大部分实践精力都会倾注在他身上。你就随便找了一个异性来组合成了一个孩子?是不是对自己太不负责了?

生活是自己的。生活的模式和程序和别人一样,能给你带来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你的孩子身上有一半你根本不爱的人的基因,你的枕边人,陪伴你一生的最亲密的人,是你为了和别人一样,为了赶紧生子,随便找的。

说的不好听点,这和动物配种有什么区别?这些事实能给你带来幸福吗?

不止县城妇女,任何怀有原始思想,没开化的人,即使到了北上广,也是这副德行。本文所说的县城妇女,不是指生活在县城的妇女,是指思想愚昧,思维封闭的那些人。这种人在县城,甚至一线城市都有,只是县城更多。

归根结底,是封闭愚昧的环境塑造了人,一个人如果早期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或者后期因为智力不够,不懂学习,没有提升自己。就永远脱离不了糟糕的泥坑。

在这个社会,女人永远是弱势群体,女人们自己心里苦,也倾向于去残害折磨更年轻的,更软弱的女性,来得到情绪的发泄,和心理的平衡感。

在这样的泥潭里,人人都在拿着鞭子抽打别人,每个人都被抽打的奄奄一息。

即使你读书多,有个人清晰的认知,独立的思想,你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你会被当做一个另类,会被抽打的更严重。因为你的存在,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被否定。他们自知没有能力提升自己,就只能用力抽打你,把你拉下水。

大家都一样就好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这种氛围和环境。

如果你到上海 、广州、深圳、北京等城市,你就会发现,相对来说,价值观多样,人们对不同的三观见多不怪,都能包容,尊重。

单身的,独居,大龄未婚的,甚至同性恋都能够相对自由的生活。

大家各自生活状态不同,各自追求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都能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关心,帮助,交朋友。

由于思想开放的,受过教育的人居多,所以,你很少能碰到说闲话的,侵犯个人边界的,给你造谣传谣的,拿你当消遣的人。

离开封闭落后的地区,去开放包容的城市,去理性,明智的人群里,让长久被压抑的精神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让自己活的像个人。

— 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县城   人生   女人   说闲话   管闲事   闲事   命苦   闲话   边界   价值观   妇女   痛苦   独立   事情   孩子   环境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