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文| 麦左 图|来源于《安家》剧照

《安家》电视剧大结局了,看完后却如鲠在喉。

房似锦把自己的弟弟接到上海来工作,徐文昌与多年未见的父亲拥抱,算是和解了。可总觉得有点像是为了敷衍观众而创造出来的美好假象,让人们对剧中人物有个好的想象。

整部剧有好几段中国式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缩影,侧面展现了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与思想,以及我们一直都关心和担心的话题——“中国式啃老”和“中国式原生家庭”。

剧方和主演都曾说,剧中的角色和故事场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也就意味着,现实生活比电视剧更为狗血。

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问题,藏着的更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下面我将从不同的家庭观表现来阐述。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老严夫妇替儿子买房:反射“昂贵”的中国式婚嫁

曾经有个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儿子要结婚,父母先后借债30万替他买下婚房,女方又要求6万礼金,老母亲被逼无奈,既心疼儿子,又实在无力,便哭着说:儿子,你这是逼我去死啊。谁知,儿子却说,那你去死吧。心寒至极的老母亲一跃从5楼跳下,结束生命。”。

啃老啃的如此理直气壮,直逼父母性命的也是不多见。

中国嫁娶在近年来实在让人看不懂,女方要房要车还要礼金,少一分也不愿意过门。让人不禁嘲讽,究竟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可周围人人都这个标准,自己少了反而感觉低了一等,于是标准只可高不可低。

养儿一方的父母便是这场婚嫁中最辛苦的,培养儿子花费多少且不说,还要为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条件好的家庭先不论,像剧中老严夫妇这样,靠一个包子一个包子卖出来的家庭不在少数。大多中国家庭赚得都是辛苦钱,真正轻松赚钱的没有几个,何况一结婚就得掏空半生积蓄。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老严夫妇在买房时本来是打算自己住进去帮儿子带孙子,可儿子却偏向媳妇,要加女方名字不说,房子还不让父母住,令人心寒。一个人不感激父母的付出就算了,还一昧理所当然的索取,不论人品还是素质估计都好不到哪儿去,更不用指望将来病床前的孝顺。

如果儿女稍微懂得心疼父母,也不至于把父母吃干抹净。中国“昂贵”的婚嫁折射的不仅是父母的悲哀,也有教育层面的薄弱与观念输导,假如父母懂得让孩子自立,凡事不要总依靠父母,相信也就不会养成这么多中国“巨婴”。

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古代人把“孝”与“道”当成人生大事,古有“守孝三年”的习俗,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说法。感恩父母,自古便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到如今,却越来越没有规矩和礼仪。

宫蓓蓓夫妇买房与婆媳关系:印证高知家庭仍有鸡毛一地

高知家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应该都是受人尊敬,是学识、修养、见地、文化、内涵的代表。剧中的宫蓓蓓与刘斯礼夫妇就是这样一对优秀的博士夫妻,他们拼命通过努力学习,在上海有份体面的工作,30多岁便能在上海买价值几百万的房子。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按道理,他们已经比大多数人都要优秀了。

可是,剧中的宫蓓蓓却仍然压力满满,不仅是因为工作上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庭的婆媳矛盾,与丈夫之间的冷淡沟通,让她心灰意冷,感觉不到夫妻间的正常相处与交流。

她看了大半年的房子,不满意的不是房子,而是价格;她频繁的换房子,不满意的仍然不是房子,而是婚姻生活。

现实里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夫妻,少不了矛盾与鸡毛。大多数人选择在争吵里不断容忍、退让,若遇到婆媳较量不相上下,或许就会两败俱伤。

宫蓓蓓接受过高等教育,她在处理这些问题上,首先是与丈夫进行沟通,在遇到丈夫抛出“妈宝”式的反问时,她条理清晰的分析两人问题,适时的让丈夫自己做出选择。她甚至早就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与丈夫再这样继续下去,婚姻迟早会出问题,所以便快刀斩乱马,果断改变现状。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生活中有这份智慧的女人很少,大多是被丈夫一家牵着鼻子走,即便不愿意继续,也仍然要把尊卑放在第一位来思考夫妻关系。简而言之:既要尊重公婆,又不想让丈夫为难,只好自己受气。

宫蓓蓓和丈夫虽然买不起理想的房子,好歹在处理婆媳关系上比较清晰明了,加上她换了工作,经济收入好了一半,家里的话语权和地位也在提升。虽说她的收入占了优势,我却更佩服她理性做法。

房似锦与徐文昌家庭关系对比:展现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与伤害

原生家庭这个梗在整部剧中,一直从开头延续到结尾。现实社会,这样的话题也络绎不绝,争议不断。

房似锦这个角色浓缩了整个中国家庭中重男轻女的现象,这个现象在2020年也仍然普遍。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村,一边嫌弃女儿,又一边不断向女儿吸血,早习以为常。

老家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个独子,女儿是抱养的。虽谈不上重男轻女,但在女儿结婚时,那家人却向男方要了十几万彩礼,这在我们当地算是比较高的了,一般家庭就三万左右意思下。后来听说,这家人之所以要这么多钱,主要想给儿子买房子。

我突然觉得,这个女生有点可怜。不是因为她不受父母疼爱,而是她最终也被家里拿去做交易,仿佛她的存在就是为替哥哥赚回一套房子钱。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徐文昌与父亲的关系不好,是母亲抑郁跳楼的结果。他认为是父亲害死了母亲,以至于长时间责怪,心生怨恨,这种情感一直持续到他成年结婚,对伴侣也保持着耿耿于怀。哪怕他为人处事早已圆滑通透,可以半夜冒雨替前妻煮碗热面,却不肯对对方的撩拨动侧隐。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幼年的缺失,在成长过程中会往过度自卑或者过度追求越感两个极端方向,即便长大也会不停的寻求缺失的安全感,从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判断、选择。

原生家庭的影响,让徐文昌和房似锦两个人的思想变得偏激,待人处事可以看出他们曾受过伤的思维反应。幸好,俩人在安家这样的环境里得到关爱和亲情,渐渐的放开自己拥抱他人。所以一个原生家庭不圆满的人,长久的被爱包围依然是可以变得柔和。

只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即便和解了对父母的感情也不可能马上变得亲近。这是一种刻入骨子里的伤痛,只能靠时间慢慢来愈合。

楼山关、朱闪闪、王子键,小人物式的打拼与艰难

剧里有几个比较亮眼的小人物角色,虽是配角,却不影响观众对他们的喜爱,也能看出他们的家庭有个共同点:平凡而普通。无论是上海姑娘朱闪闪,还是来自小城市修车厂的儿子楼山关,又或者是中介精英王子健,他们都是没有家庭背景可依靠,需要靠双手努力打拼的小人物。

这些人,是真真实实活在我们身边的。他们渴望成功,却从不贪心,他们更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机会,收获回报。面对客户,他们可以卑微到尘埃,无论何时都任劳任怨的出现,从不抱怨自己付出多少。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中介这一行,是销售中最辛苦的,行情好的时候,要求着客户,行情不好的时候,自己求着客户都不一定有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是这样的呢?

小人物的艰难是这部剧的亮点,即便是再光鲜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还要时刻面临着客户的各种奇葩刁难,嘲讽,责骂,甚至动手。一如楼山关,被客户投诉完继续卑微的赔笑,希望对方给机会带看,虽然最后成功了,却也满满心酸。

曾听过一句话:一个人的努力,是来自1%的天赋和99%的努力。想要成功,除了努力真的没有别的捷径。

这几个角色的家庭是不可能给他们锦上添花,不要他们雪中送炭就不错了。但家庭的完整却也造就了他们乐观对待生活和工作,无时无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安家》:父母与子女关系,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家庭育人观的失衡

《安家》整部剧以房子为主线,以为家为辅线,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人生百态,透露人性里藏着的贪欲、私欲,生活悲喜。

《哪吒》片中那句话很应景:“我命由我不由天”。影响我们成长的不该是原生家庭,更多的应该是自己。通过这部剧就可以看出,父母付出多,子女就索取多,父母付出少,甚至不付出,子女反而懂得努力,拼命上进。

中国家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也该开始变一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高知   中国   子女   父母   关系   家庭   婆媳   小人物   剧中   夫妇   丈夫   儿子   女儿   房子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