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永乐大典》,现存的《永乐大典》都不是原本,是嘉靖年间的抄本。即便是抄本,全世界所存的也不足原书的百分之四。国家图书馆也只收藏了二百二十多册,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原本呢?原本的去向在嘉靖抄本之后就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有一种推测就是嘉靖太喜欢这套书,将原本作为陪葬带入自己的陵墓。果真如此,嘉靖可立了大功了!众所周知,之后虽有《四库全书》,但因为清朝有文字狱,还有时间的原因,有些文本可能流失或被改了内容。如果原本《永乐大典》现世,很多文本就会恢复本来面目。

明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距离德陵步行就十几分钟路程。永陵不开放。经验是:在远处能看到明楼的就赶紧拍一张,走近了也许啥也看不到了。

离陵门很远就拉了根线,只有你想再向前,就有人喊了。仔细观察,旁边停了辆车,可能管理人员就在车上坐着呢。他这个工作挺没意思哈。如果是我,大概还希望有人过来,还能喊两声。

朱厚熜,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皇位本来与他无缘。但他堂哥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皇冠就戴到他这支上了。

嘉靖在位45年,仅次于万历的48年。因为在位时间长,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从德陵往永陵的路上可以看到永陵的明楼。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在远处可以看到明楼,但真走到永陵隆恩门外,倒什么也看不到了。所以,徒步十三陵的时候,看到了想拍就拍一张,以后也许就拍不到了。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永陵的神功圣德碑没有碑亭,就立在台基上。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永陵的陵门比德陵的气派多了。从这个角度看山势,应该风水不错。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陵门为单檐式宫门形制,红券门三道。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陵门门楼斗拱、额枋、飞椽为石雕构件与琉璃构件混杂。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陵门紧闭。在不远处停了一辆车,管理员大概就在车里坐着呢,看见有人接近陵门就会喊。就算趴着门缝看一眼,是否能看坏了?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嘉靖十五年,30岁的世宗就开始为自己选择陵地,着手修建万年吉地。嘉靖在位是45年,他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修建陵寝。事实也证明,他陵寝的规模仅次于长陵,可惜不让看。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想绕道宝城那边,看着路况,有点打怵,就算了。德陵还找到一个门缝,这里可真严实。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皇位本来与他无缘,但他堂哥武宗朱厚照无子嗣,本着兄终弟及的原则,找到最近支的这个堂弟。当时的朱厚熜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也许太后和当时的内阁首辅觉得这样一个少年好控制。但事实证明,他们看走眼了。他绝对不是一个任人拿捏的少年。

朱厚熜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也许就是因为旁支继位,他心理上还是有点自卑的,之后的“大礼议”之类的事,都是他在努力为自己正名。

“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这种历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的事表明,他人格上一定有问题。

如果朱厚熜把他的智慧用于治国而不是玩弄人心,大明也许会出现另一种道路。可惜,没有也许。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永陵竣工已有四百多年了,乾隆修整、民国塌毁、为了申遗的整修。永陵和它最初的样子一定不一样了,但那些都是岁月留给它的痕迹,应该有的。

1998年,这里做封闭管理。咱们啥痕迹都看不到了,不能不说是遗憾。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陵门侧墙上有一个门的痕迹,现在被封堵了。希望《永乐大典》也被“封堵”在内。

十三陵:《永乐大典》原版可能陪葬于此皇陵

连门缝都没趴到,只好沿着路去不远的景陵。

推荐相关阅读:

十三陵:从门缝中看一眼明朝修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徒步十三陵:从地铁站走到石牌坊、大红门和碑亭

十三陵神道:从装束上看,他们是大明勋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永乐   大典   国家图书馆   大明   碑亭   明朝   陵寝   嘉靖   皇位   皇陵   抄本   陵墓   门缝   构件   原版   痕迹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