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最好的相处:只做朋友,不做母女(一)

小青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死党,她恋爱我吃醋,她结婚我伴娘,即使现在我们还经常抛了各自老公一起出去浪。

小青婚后一直和婆婆住一起,刚开始那几年从没听她抱怨,最近却老是跟我发牢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消费理念不同、育儿观念不同,她和婆婆闹了不少别扭,感觉浑身不自在。

1

婆媳本是陌生人,为啥硬要一块凑?

我们这一代人的婆婆,基本上属于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养儿防老的观念盛行,每家每户都拼命生孩子,人丁兴旺即是家族繁荣的象征。所以这一代婆婆,虽不说喜欢几世同堂,但还是喜欢儿子婚后住一起。一方面热热闹闹仍有当年大家庭的氛围,另一方面认为脸上有光,此为面子,觉得儿子结婚若搬出去了,旁人会指指点点,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

所以,毫无相干的两个陌生人,婆婆和媳妇,就按照惯例一起住下了。

小青还算懂事的,从住下那天开始,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主动让出家庭生杀决定大权,把“家长”的位置交给婆婆。可是,也正是这种懂事,让她觉得越来越压抑。

婆媳最好的相处:只做朋友,不做母女(一)

婆媳本是陌生人

2

“家长”这个词,是小青的婆婆提出来的。

婆婆其实不错,勤快持家,买菜做饭,减轻他们的负担,也从不故意刁难儿媳。但婆婆言语上不说,却在实际行动上告诉小青,什么叫“封建习俗的家规”。

有一次公司临时决定加班,小青也忙得焦头烂额,就发了个微信给她老公:“告诉妈,我今晚加班,不回来吃饭了。”晚上十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向早睡的婆婆竟然没睡,在客厅干坐着。小青觉得纳闷,就问了一句:“妈,你怎么还没睡?”婆婆板着个脸,说:“你过来。”

以下是小青口述的接下来的婆婆实录:

“你知不知道谁是这个家的家长?你不回来吃饭,应该直接跟家长汇报,你跟你老公汇报,这是不合规矩的。以后你要记住了,我是家长。”

家……长,每当这个词出现,我想起的要么是我上小学,我爸去开家长会;要么是小青的孩子上幼儿园,小青去开家长会。

婆婆的这个“家长”理论,别说小青听懵了,我理解起来也有点费力。

婆媳最好的相处:只做朋友,不做母女(一)

婆婆是“家长”

3

婆婆类似的这种“封建习俗的家规”还有不少,比如进门一定要先喊婆婆,再喊老公;吃饭一定要小青帮老公盛饭,不能是老公帮小青盛饭;晾衣服一定要老公的晾右边,小青的晾左边(以右为尊?),等等。

我不知道这位婆婆的思想观念有多顽固,但若必须住一起,最好的住法是:小青和老公买个房子,再把婆婆接过去。

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细想一下,目前这个家是婆婆苦心经营了三十几年的家,一切家规家训、家庭习惯都得依照婆婆的喜好来,包括家具怎么摆,饭怎么吃,这个家庭早就有了一套根深蒂固的标准。媳妇嫁进来,属于外来人口入侵,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拿什么挑战婆婆这么多年的权威?

但买个自己的房子,再把婆婆接过来就不同了,这是媳妇的家,婆婆来之前,已经存在了一套不同的运营体系。婆婆不是主人了,甚至是客人,只是来享受儿子媳妇尽孝生活的。这种情况下,但凡有点觉悟的婆婆,都不好以“家长”自居了,只得客随主便,跟着媳妇的游戏规则来玩。

婆婆和媳妇摆正了各自位置,矛盾从一开始就会消失很多。

婆媳最好的相处:只做朋友,不做母女(一)

摆正各自位置

其实小青结婚的时候,小两口也不是买不起婚房,只是她单纯幼稚,认为婆婆也是妈,是妈就该不分家。她没懂的是,婆婆永远不是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婆媳   家规   这个词   母女   习俗   婚后   封建   婆婆   媳妇   懂事   陌生人   儿子   家长   老公   位置   家庭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