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在假装孝顺


终于熬到了3月,原本夸下海口“给我一个wifi,一张床,有吃有喝,就能闭门过上三年”的年轻人,终于可以走出社会,去打拼各自的天地。宅在家的日子,相爱的人更相爱,相杀的人更相杀。还有很多与爸妈困在一起的年轻人,简直要集体炸锅。

他们说:

呆上3天:风和日丽

呆上5天:无风无晴

呆上7天:风雨飘摇

呆上9天:狂风暴雨

在这多多少少带着点夸张和调侃成分的背后,很多人心里都是希望能与老爸老妈谈笑风生、母慈子孝的吧。


你只是在假装孝顺



但其实,谈笑风生看起来容易,面对爸妈却经常只有相顾无言。而母慈子孝的“孝”,很多人也未必做到。

我在头条上回答过一个问题,阅读量和点赞数都很高。题目是:为什么感觉人们对待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却把孩子看得越来越重?孩子比父母重要吗?

我回答:这不是感觉,这是事实。更看重后代,是人类的基因使然,也是人类得以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的重要原因。父母的生活,已经渐渐离自己远去了;孩子的生活,还留给自己很多的参与感。

很多年轻人,赚了钱会给父母花、父母身体不好了会请保姆、生老病死也会管。看起来不能说是感情淡了。但是,这就是孝了吗?不全是。大多数的父母,物质上已经不缺什么了。他们怕什么,最怕跟不上这个时代,怕被社会滚滚潮流的车轮吞没。说到底,就是怕孤独,怕没有参与感。

社会给与年轻人的优势,是自然地便拥有世界。而年轻人的父母们,正在渐渐失去这个世界。

他们弄不懂年轻人的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搞不懂年轻人是怎么足不出户就有人送菜上门的,也听不懂年轻人玩的知乎微博头条是些什么东东。

他们内心有点惶恐,就像刚开始的时候,抓着你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一遍遍地询问:这个微信怎么发,拼音不准怎么打,字写错了怎么办。到后来他们学会了发朋友圈,学会了拍照录像,学会了在朋友圈里疯狂点赞,互相谦让。再后来他们懂得了与朋友视频聊天,好看分享,并且根据从手机上获得的各路来历不明的消息谈论当下的时局变换,草木皆兵,也不辨是真是假。


你只是在假装孝顺


还有,我看着我爸妈的聊天记录都觉得好笑,他们这些老年人,每天早上发一朵花“早上好”,晚上再发一朵“晚上好”,第二天起床再发一朵“祝你平安”,好友间就这么发来发去,你一朵我一朵不亦乐乎。

年轻人难免觉得好笑。然而这些好笑,在父母们看来却是与时俱进的标志:我也会熟练地玩手机了,我跟得上这个时代!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归是你们的。”

父母们缓慢的脚步,注定跟不上年轻人轻快的步伐,那学了很久终于掌握了的语音打字、视频下载转发,注定只是父母们在世界谢幕之前的自娱自乐。

真的,并不是陪他们吃几顿饭、给多少钱、做一些家务,便可以大言不惭说“孝”了。因为,这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

几年前,时任台湾文化部部长的龙应台辞职,回老家照顾妈妈,她的妈妈当时已经患有阿兹海默症(认知症)。那个时候的龙应台,很想与妈妈做好姐妹、好朋友,无所不谈,可惜妈妈已经认不出她了。

龙应台亲切地直呼妈妈的名字“美君”,写下了很多关于美君的书信。

不再是匆匆来,匆匆一瞥,匆匆走;不再是虚晃一招的“妈你好吗”然后就坐到一旁低头看手机;不再是一个月打一两次浅浅的照面;真正两脚着地,留在你身旁,我才认识了九十三岁的你,失智的你。


你只是在假装孝顺

龙应台与美君


文章充满了忧伤与惋惜。

因为,真正的陪伴是交流。

多与父母聊天说话,邀请父母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与当今的社会发生联系,不使他们感到太过于落伍了,才是对父母最深切的关心。

有时候我想,生养一个孩子最大的功利,大概就是等我老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有一个年轻的孩子会来给我讲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又流行了什么,又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文化部   无风   参与感   谈笑风生   这个时代   好笑   年轻人   父母   感情   妈妈   感觉   孩子   社会   朋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