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熙凤一直善待刘姥姥?

刘姥姥是个实在人,也是聪明人。家里揭不开锅了,王狗儿只会在家打人骂狗的,刘姥姥会主动想办法,让王狗儿去荣国府打秋风,王狗儿拉不下脸不肯去,刘姥姥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拉着板儿自己去。

为什么王熙凤一直善待刘姥姥?

第一次去不多说啥,荣国府还属于上升阶段,王夫人一直是比较愿意怜下的,既然是连宗的亲戚,意思意思也好。所以凤姐知道王夫人的意思后,随手打发了20两银子,权当打发要饭的。此时凤姐对刘姥姥应该是没啥过多的印象。

第二次去荣国府,刘姥姥一来是去请安,二来带了几麻袋的蔬菜瓜果去问候。首先不管东西好坏,至少这个亲戚知恩图报,印象分一下就上去了。如果第二次刘姥姥又去空手要钱,肯定是没得好脸色的。但刘姥姥知道知足,也知道报恩,更何况她带的东西还非常对路。老太太说"快叫他们收拾了,我正想地里现摘的瓜菜吃,外面买的不像你们现摘的好吃。"平儿甚至预定冬天的干菜了"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凤姐这时对她是开始有好感了,会稍作体谅"难为她扛这么些东西,晚了就住一晚明儿再走。"混到了个留宿待遇。

为什么王熙凤一直善待刘姥姥?

至于被贾母接见后,刘姥姥刷声望的速度像开了挂似的。刘姥姥虽然是个粗人,但是心真心细,知道大户人家的当家女眷和小姐公子少奶奶们喜欢听啥,同时她自己也能说会说。因此姐妹们并宝玉听得舍不得走,甚至"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这真心是个极高难度的任务。比如我们见那种八竿子打不着,跑来借过钱的亲戚,你能有多少耐心听她唠嗑?能让老老小小听得走不动道,口才和见识都特别高。

鸳鸯和凤姐后续拿刘姥姥当"清客相公"来取笑逗贾母开心的过程就不用重复了,就八个字,心领神会全力配合,老老少少笑得四仰八叉。史湘云薛宝钗请客吃螃蟹,贾母吃完就回去补觉了,陪刘姥姥倒是走了大半个园子,可见贾母心情之愉悦。刘姥姥圆满达成了凤姐期望得到的结果,好感度再上升。

为什么王熙凤一直善待刘姥姥?

至于最后临走前,凤姐说老太太和巧姐生病,刘姥姥说要送祟并且真心管用时,进一步得到了凤姐的感激,信任和好感。虽然穷,人生阅历毕竟摆在那里,也就是俗语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然后凤姐给了一个极其高信任度才能接的任务:给巧姐起名。刘姥姥依旧是完成得极好。第二次去贾家,刘姥姥没有开口乞讨过,结果收获了一百多两银子的现款,从衣服布匹到吃食药物再到荷包茶杯之类的,拉回去一大车…这公关能力…羡煞旁人……放到现在,可以进公关学教科书了。

凤姐这个人,对蠢人是天生的没有好感,对聪明人包容度是很大的而且容易打成一片。所以凤姐成天跟着王夫人管家,自己的婆婆邢夫人倒不咋理会,一来她是王家的女儿,二来邢夫人那智商她也真看不上。。。虽然王夫人也不咋聪明,但比邢夫人还是强些。对赵姨娘,王熙凤是态度最差的人。相反,黛玉的性子说实话并不是特别讨喜,大观园嘴炮王,但是凤姐和黛玉关系不错。记得有一章节貌似是赵姨娘作妖,屋里人都得应付客气,就林黛玉和凤姐说说笑笑正眼都不带给一个的……而且对于不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凤姐是比较仁慈的,出钱给姐妹们作诗,在大观园开小厨房,甚至邢岫烟这种蠢婆婆的亲戚,凤姐也给予了不少照顾。

为什么王熙凤一直善待刘姥姥?

所以,刘姥姥这种连过宗的穷亲戚,虽然要过一次钱,但知恩图报,见好就收,双商在线,见多识广,提醒撞邪送祟,起名压邪借寿,能帮你把家里的老老小小哄的开开心心的。而这一切,一共花了王熙凤28两银子一吊钱,几匹布料,一盒点心一袋米一袋果子干果(其余的则是王夫人,贾宝玉,鸳鸯',平儿等送的),换你是王熙凤,你自己说血赚不血赚。

另外,王熙凤对刘姥姥的这点善意,最终救了自己的女儿…凤姐这波真的赚得真心堪比六合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刘姥姥   好感度   大观园   太和   知恩图报   聪明人   银子   鸳鸯   婆婆   公关   好感   夫人   亲戚   凤姐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