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说话晚的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老婆:你说,咱儿子是不是傻?

老公:应该不傻吧。

老婆:那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老公:……

老婆:肯定是像你了,我小时候可精了。

老公:儿子随妈,傻也是你的基因。大概不傻吧,即便是傻,也不能扔了呀!

那个说话晚的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夜深人静时,我和老公经常这样对话。

我儿子Oly刚过完4岁生日,回顾他这4年的成长经历,把我着急坏了。

出生体重5.9斤,又黑又瘦,像只发育不良的猴子。哼哧哼哧长了一个月,还不到7斤。而我一个朋友家的男孩,一出生就7.8斤,我儿子妥妥「输在了起跑线上」

接下来的「三翻六坐九爬」,每一步,他都比身边的同龄小孩慢一拍。

每当带娃和朋友聚会时,对比人家的孩子,我都像个「班级落后生」一样,惭愧而着急,儿子倒是傻呵呵地只顾玩。

最闹心的是,他说话晚。

1岁左右开始叫爸爸妈妈,我激动坏了,然后……

然后他的进步就如蜗牛爬了……[流泪]

一直到2岁,也只会主动说爸爸、妈妈、弟弟、妹妹、汽车等20多个简单词语,虽然可以模仿大人说话,但自己不太愿意主动说。

对比「人家的孩子」,我儿子明显落后,我第N次不淡定了,总想做点什么。

最终被身边的过来人,用「贵人语迟」「聪明的孩子晚说话」「男孩说话本来就晚」等等说法,稳住了自己,再等等吧,大点就好了。

Oly 2岁11个月时,能说「奶奶买菜」,「妈妈陪我玩」等3-5个字的短句。而我们邻居家的同龄女孩,都已经熟练使用「因为……所以」等复杂句型了。

这次说什么我都坐不住了,走,上医院。[酸][酸][酸]

花了一整天时间,做了一整套,语言、认知、身体发育的测评,被医生诊断为:语言发育落后,建议上干预课。

哪敢耽误啊,立马安排起。

于是接下来的2个月,我们娘俩来来回回坐地铁,开始上包含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类的干预课。

2个月过去后,我果断停止了课程,也幸亏这么做了。

因为我发现在那里上课的孩子大部分是有智力障碍,或严重行为缺陷的,对比之下,Oly很显然没有那样的问题。直觉告诉我,他不属于那里。

更关键的是,这里不是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连一起上课的家长朋友都劝我:“你娃好着呢,别在这浪费时间和钱。

于是,我果断叫停。回家后给儿子报了个质量比较好的托管班,算是提供了个正常的语言环境。

那个说话晚的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3岁后,我儿子的语言迎来了爆发期,刚开始,短句变成了长句,渐渐地,长句有了逻辑,不久之后,逻辑里还加了各种高级词汇,经常有模有样的描述发生的事。

他现在4岁了,虽不能说是口才出众,但算是处于同龄正常水平,兴致好时还是个小「话痨」,叽叽喳喳说不停。

直到这时候,老母亲我的心才算宽慰了很多。

[憨笑][憨笑][憨笑][憨笑][憨笑][憨笑][憨笑]

现在回想,医院的干预课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更多的是在环境刺激上,而非语言引导上。假如不干预,我儿子的语言发展也有可能跟现在的进程一样。当然,这已然说不清了。

关于如何应对孩子说话晚,这几年我也查阅了不少国内外资料,比较靠谱的说法提示整理如下:

​​[太阳]【1】. 先参考「儿童语言发展进程表格」,确定孩子是否真的说话晚。注意,只能是「参考」,不能一一对应,发育情况上下浮动都是正常的,只有落后超过6个月到1年,比如2岁孩子没有到1岁或1岁半的标准,才算语言发育落后。

​​[太阳]【2】. 判断孩子语言发育落后时,早点去医院做评估,首先排除发音器官,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身体缺陷的可能。如果这些方面发育正常,那就不必过于担心。

​[太阳]【3】. 父母要跟孩子多说话,多互动,多鼓励引导孩子开口。

曾和我们一起在医院上干预课有一个孩子,1岁多前由妈妈带,很早就开口说话了,后来妈妈去上班,把孩子交给爷爷带,结果爷爷是个闷葫芦,一天很少说话,然后孩子的语言发育就停滞了,一直到2岁多,妈妈才意识到问题,后悔莫及。语言只有在互动中才会学得,一定要多和孩子说话。

​[太阳]【4】. 家庭语言环境不要太复杂,不要同时说3种以上的语言。

大人说几种不同的语言,会让孩子很混乱,不知道学哪一种好,虽然长期来看,孩子有潜力同时掌握多种语言,但因为大脑要处理的语言信息增多,短期内,相比单语同龄人,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可能落后。

我儿子3岁以前,我家的语言环境就比较复杂,我爸妈跟他说陕北方言,我老公说普通话,我有时候说普通话,有时候说英语,这有可能是我儿子说话晚的一个原因,只能说有可能。

​[太阳]【5】. 有的人,天生就说话晚,这跟孩子的基因,性格,气质都有关系,总之孩子个体差异很大,有自己的节奏。

即便是相同父母,相同养育环境下,兄弟姐妹的语言发育还是会不同。我朋友家的老大一岁半就能说很多长句子了,可他家老二快2岁了也依然停留在爸爸妈妈2-4个词阶段。

还有朋友生的是龙凤胎,按理说这基因够相近了,可哥哥说话很早,反而是妹妹迟迟不开口。

关于孩子说话晚,我最大的感受是,只要孩子没有生理缺陷,智力发育正常(这些很容易看出来),父母也提供了正常的语言环境,就不用太担心,静待花开是对的。不要忘了,学语言,是孩子的本能。

那个说话晚的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四年当妈历程,除了说话晚,我着急的状态从未停止。每次一「参考」什么生长曲线图,身体发育参考指标等,就给「参考抑郁了」。

儿子怎么还不会走路?

儿子怎么还不会拿杯子喝水?

儿子怎么还不会单双脚跳?

儿子怎么还不会自己穿袜子?

儿子怎么还不会画很直的线?

儿子怎么还不会骑平衡车?

每个阶段,我总想让儿子快一点。

可现实是,有的孩子就是发育快,有的孩子就是发育慢,无关智力和天资,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简单的事实,我们只能接受。

问题在于,倘若自己的孩子属于「发育快的那类」,我们能欣然接受,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而若自家孩子落入了「发育慢的」,就难免焦虑了,像「别着急」这种劝说,一点用都没有,怎么可能不着急,都落后了。

我后来终于找到了这种「焦虑」「着急」的根源。

根源还不在于对比「别人家的孩子」,真正焦虑的根源,在于「陪伴一个孩子成长,是我们前所未有的经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因此我们是毫无经验的「新手小白」,每一步都是未知,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每一步我们生怕做错,生怕把孩子给耽误了。

因为没经验,我们不由自主总想让他快一点度过当前阶段,赶紧进入下一个,到了下一个阶段,又着急进入更下一个,永远地着急,永远停不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我们看多少育儿书,听多少育儿经验分享,真正遇到问题,仍然会手忙脚乱,心急火燎,没经验啊。

一旦,有了实实在在的经验,我们就会淡定很多,遇到类似的问题了,没事,咱有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二胎总是比一胎好养,不只是父母养育技能更娴熟了,更重要的是心态好了,有了老大的「试验品」,肯定攒了不少应对招数,妥妥的过来人了,自然淡定不少。

​​​[得意][得意][得意][得意][得意][得意][得意]

所以,一切都靠积累!养娃育儿,升级打怪,也靠积累!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一天天成长,父母一天天变强,一家人一起积累成为更好的人。

而积累这件事,是要延续一辈子的。

所以,别让孩子赶着去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挺好的。况且下一个阶段也有让你操心的事,孩子终其一生都有让你操心的事,不同类型的操心罢了,何必赶呢,享受当下,就在此刻。

所以,着啥急,慢慢来吧!孩子你慢慢来,父母咱也悠着点!

前几天,我一个妹子着急的问我:我儿子1岁多了,怎么还不会说话,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无辜笑]我淡定地回答:别着急,时候到了,他自然会说!

我知道她一定听不进去,依然会着急,但这是她作为妈必然会经历的,如同你我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说话   智力   落后   着急   得意   儿子   老公   父母   男孩   阶段   妈妈   语言   太阳   经验   环境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