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你家的鹅妈妈童谣集,是不是正在咔咔落灰?

遥想当年,我初涉英语启蒙领域,看到辣么多英语启蒙大V,把「鹅妈妈童谣」推崇为儿童必备的「枕边书」,自然迫不及待买来,犹如宝典在手,寄予厚望。

然后……

然后发现,1年过去,它落灰了;

2年过去,灰更厚了……

我儿子对它爱搭不理。

为什么这么厉害的「网红书」,到我家就没流量了呢?

英语启蒙4年过去了,我终于把关于「鹅妈妈童谣」的信息理的一清二白,舒坦极了。

今天我就把「鹅妈妈童谣」掰开切碎了,分析给大家。

文章要点:

一、鹅妈妈童谣,适合国内孩子用吗?

二、怎样用,才能让孩子喜欢,让学习有效果?

三、比鹅妈妈童谣,更好用的素材是什么?

一、鹅妈妈童谣,适合国内孩子用吗?

一句话,在英语启蒙初期,从语言学习角度,鹅妈妈童谣一定不适合。

如果你家孩子英语零基础,一上来你就给他塞本「鹅妈妈」,你一定不会看到传说中的「爱不释手」,更可能看到孩子的无视和排斥。

我们必须知道,关于鹅妈妈童谣的「流传广泛,深受喜爱」,那主要是在英语母语国家里。

人家孩子英语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母语级别,闲暇之余,读一读、玩一玩童谣,很轻松很愉快。

因此,他们接触英文童谣更多是为了「文化素养」层面的提升,而不是为了「学习日常说话」。

就像我们中国孩子,到了三四岁,汉语已经很流利了,去念一念三字经,唱诵一下唐诗宋词,那也主要是为了浸染「国学文化」,而不是为了学习「日常交流用语」。

可是,我们给6岁以前的孩子英语启蒙,最最最主要的动机在于「学习英语的日常表达」,即「学说话」,那么靠童谣来学说话,很显然绕路了。

好比,一个外国人想学日常中国话:“你吃了吗?今天心情好吗?要不要一起出去玩?”。

结果,我们扔给他一首: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说这是我们国家流传的千古名诗,你先拿去熏陶熏陶,日后对开口说话有帮助。

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但太不实用,即便把几百首诗歌背的滚瓜烂熟,平日里跟人说话,也总不能吟诗应对吧。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种熏陶对语言学习一点帮助也没有,还是有一些的,但帮助的效果来得太慢,需要长期浸润。

而对于英语,国内大部分孩子只需要学习日常用语,通俗用语,太复杂、文学的东西,不是刚需。

如果只是以日常交流为目的,相比童谣,亲子英语,绘本,动画等是更快,更有效率的方法,

至于说「了解外国文化层面」,那也主要是针对大孩子或成年人,给6岁以前的孩子谈外国文化就有点矫情了,孩子的大脑也没那多余带宽来处理。

所以,启蒙初期,大部分鹅妈妈童谣,并不适合作为英语启蒙的入门素材。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具体来说,它的不适合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 从童谣内容来看,语句太难。

鹅妈妈童谣里,有一些古老的童谣,包含了古语,语言拗口,词汇生僻,如今在现代英语中已经不使用了。学习这样的词句,意义不大,反而增加了难度。

比如,Wash the dishes 这一首,

Wash the dishes,

Wipe the dishes,

Ring the bell for tea ;

Three good wishes,

Three good kisses,

I will give to thee.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最后一句,I will give to thee.

Thee就是古英语,是you的意思,这样的表达方式已被弃用。

还有这首 Elsie Marley

Elsie Marley’s grown so fine,

She won’t get up to feed the swine,

But lies in the bed till eight or nine.

Lazy Elsie Marley.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Swine 也是古语,指的是「Pig, 猪」,并不常用,很显然是为了押韵才使用。

此外,为了韵律统一,鹅妈妈童谣里会大量使用省略、倒装等复杂句式。很多词汇和句型,都不是日常表达方式,加大了国内孩子理解和掌握的难度。

比如这首经典许愿童谣:

Star light, star bright,

First star I see tonight,

I wish I may, I wish I might,

Have the wish I wish tonight.

这首童谣经常出现在英文动画里许愿时的场景,对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子,可让我们6岁以前的孩子去学就有点难了,句子不完整,还比较复杂。

英语启蒙初期,孩子应该从简单词汇,一般句式、现在时态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复杂句式和复杂时态上。

还有一些谜语,绕口令式童谣,为了追求押韵,会选择一些不常见的词,变换顺序后,循环出现。

这些童谣,对英语母语孩子,或英语水平高的孩子,自然有些趣味。

但让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去听,或读,都会很费劲,很难领略其中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比如 Peter Piper ,《笛子手彼得》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

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How many peppers did Peter piper pick ?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我自己念一遍,已然被绕晕。

2. 童谣题材看,古老陈旧,与现代生活脱节

正因为鹅妈妈童谣有几百年的历史,很多内容是根据百年前的历史事件改编,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面,甚至含有血腥暴力等不阳光的内容,如黑死病啊,残暴统治啊。

比如,这首Sing a song of sixpence,唱一曲六便士之歌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Sing a song of sixpence,

A bag full of rye,

Four and twenty blackbirds

baked in a pie:

When the pie was opened,

the birds began to sing;

And wasn't this a dainty dish

to set before the king?

……

The maid was in the garden .

Hanging out the clothes,

When down came a blackbird

And pecked off her nose

唱一首六便士之歌,

满满一袋子的黑麦;

二十四只黑鸟,

被放在饼里烤!

当饼被剥开,黑鸟开口唱;

佳肴多美味,

国王面前放

……

女仆在花园,

忙着晾衣服,

黑鸟飞落下来,

啄掉了她的鼻子。

烤乌鸦,吃乌鸦,把鼻子啄掉,这些描述包含太多消极阴暗的东西,细思极恐,非常不适合教给孩子。

还有这首 I am a Girl Guide: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I am a Girl Guide dressed in blue.

These are the actions I must do:

Salute to the king,

Curtsies to the queen,

And turn my back to the washing-machine.

我是穿蓝色衣服的女童子军。

以下是我必须采取的行动:

向国王致敬,

向女王行屈膝礼,

然后背对着洗衣机。

「女童子军」「致敬」「屈膝礼」,呈现了西方古老历史细节,与我们孩子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既不能理解,也很难对学习英语有太大帮助。

3. 篇幅短小,情节压缩,加大理解难度。

所有的鹅妈妈童谣,篇幅在4——15句不等。这么少的词句,却要反映很宏大的历史事件或故事,自然只能抓主干,顾不了细节。

没有文化背景铺垫,大人如我,也是读的云里雾里,更何况小孩子。

比如,Mary, Mary 玛丽 玛丽

Mary, Mary, quite contrary,

How does your garden grow?

With silver bells and cockleshells,

And pretty maids all in a row.

玛丽,玛丽,不一样,

你的花园怎么样?

银钟花,海扇壳,

漂亮女仆排成行。

英语启蒙初期,我为什么不推荐鹅妈妈童谣?最全面靠谱的解说来啦

玛丽为什么不一样?漂亮女仆排成行是什么情况?

我读这首童谣时,完全不知所以。专门搜索了国外网站后,才了解到这背后有历史渊源的,而且还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解说讲的是:

16世纪女王玛丽一世(1516-1558)作风与之前的君主不同,处决了新教徒,尸体都填满了“Garden花园”,花园影射墓地。「Silver Bells银铃」和「Cockleshells海扇」,被认为是刑具,「漂亮的女仆」被认为是断头台。

第二种解说讲的是:

它是天主教的宗教寓意,「银铃」,是天主教做弥撒时祭坛上的钟声,「海扇」是朝圣者的徽章,「漂亮的女仆」是天主教修女。

看到这里,是不是都晕了,这么短的童谣后面,竟然有这么复杂的背景,让孩子怎么理解,你不解释吧,不能理解童谣的意思,你解释吧,背后的故事比字面意思更复杂。

况且,普通家长哪有那么多功夫去搞清楚童谣背后的故事,还不如照着念两本分级绘本来得直接。

这样的童谣很显然,不适合拿来英语启蒙,尤其是初期。

4. 配置音频,朗诵为主,节奏单一

目前几个版本的鹅妈妈童谣集,配置的音频大都是朗诵版,节奏和语调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孩子兴趣。

再加上每一首童谣本身篇幅比较短小,不到1分钟即可朗诵完毕,立马切换到下一首,不利于孩子细化品味童谣内容。

有的版本,音频还不容易找到,或者不方便播放,用起来诸多麻烦。

综上,鹅妈妈童谣(朗诵版),不适合英语启蒙初期的国内孩子使用。

那适合启蒙后期吗?什么阶段开始使用比较好?

二、怎样正确使用鹅妈妈童谣,既让孩子喜欢,又能学到语言?

《鹅妈妈》应该在度过了初期启蒙的阶段之后使用,这个阶段大概是孩子积累了500-1000的听力词汇。具体该怎么使用呢?

1. 从童谣儿歌开始,童谣集当绘本看。

我当年显然做错了。

当初我买来鹅妈妈童谣集后,就直接抱着1岁多的儿子,一首一首读给他听,在不熟悉,不理解,不有趣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坐得住,一会就跑开了。

在启蒙初期,朗读童谣,太干巴巴了,应该先听根据童谣改编的儿歌。

那些经典的鹅妈妈童谣,早已被各类品牌改编成了儿歌,还配有生动的动画,是最合适的启蒙入门素材,即便孩子听不懂,有音乐节奏的融入,也能让他们听得很愉快,很舒坦。

这样起码在最关键的开始阶段,能让孩子对英文童谣,英文的声音有个模糊的好感。

这也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英语启蒙的第一步,就是下载经典儿歌,播放给孩子听。

等到孩子把儿歌听熟了,有些理解了,甚至会唱了,再给他看鹅妈妈童谣集,孩子会发现其中的很多歌谣都很熟悉,原来的是唱出来的,这次是朗读出来的。

这时候,孩子读的句子,看的画面,就不是「乱码信息」了,而是有点熟悉的新信息,这种状态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即大脑学习的原理——「以旧带新」

并且,这时候有配图的童谣集,又反过来会补充童谣的其他信息,能够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当然这个步骤需要家长的引导。

我家的鹅妈妈童谣集寂寞的躺了2年,一直等到我儿子长到3岁,他对大部分经典童谣已经滚瓜烂熟后,我再给他翻童谣集时,就没有抵触了,同一首童谣,我俩还翻不同的童谣集进行对比,玩的还挺愉快。

2. 只学简单通俗的,跳过复杂拗口的。

大家不要犯强迫症,买了童谣集就非得一首首学完,不然觉得浪费,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吧。

好用的英语启蒙资料辣么多,何必挑拗口复杂的硬啃。哪些童谣好玩,简单,就学哪些,其余的果断放弃,至少在初期如此。

碰到孩子有兴趣,却剧情复杂阴暗的,家长解读时就尽量简化,加入自己杜撰的一些元素,往阳光正面上靠。

以后孩子大了,有理解能力了,再了解真相也不迟。

相信我,你的孩子什么都不会错过。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位高知妈妈,硬是通过绘本,游戏,手工等种种方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几十首鹅妈妈童谣「扎扎实实」学了个遍。

我在佩服之余,又有感慨,这种学法如果当做亲子活动,值得点赞。可若是为了学习英文,请问效率在哪?

读几本简单的分级绘本,学一些如「This is an apple. I'm hungry. It's a sunny day. 」等简单实用的句式,它不香吗?

况且,大部分妈妈真没有那精力。

那么哪些童谣算是简单通俗呢?

我专门把手里的鹅妈妈童谣集曲目单,拍给了外国朋友,让他勾出他们本国人士最受欢迎,且小时候接触过的童谣,大致如下:

Old Mother Hubbard

Pat-a-Cake

Hickory, Dickory, Dock

Baa, Baa, Black Sheep

Hey, Diddle, Diddle

The Itsy-Bitsy Spider

Mary Had a Little Lamb

Little Miss Muffet

Old King Cole

Little Bo Peep

Jack and Jill

Humpty Dumpt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Polly Put the Kettle On

Three Blind Mice

Row Row Your Boat

To market, to market

……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这些就是那些最流行的英文儿歌。

换句话说,其他不熟悉的鹅妈妈童谣,连人家英语母语国家的人都不去学,国内的家长何必非要去啃那没肉的硬骨头呢?

3. 只能作为点心,不能作为正餐。

如果把英语启蒙过程比做「吃饭」,那么「亲子英语,绘本,动画」的综合是「正餐」,童谣只能是「水果点心」。

正餐吃完,吃水果点心是对的,而且会很愉快。

哪怕只吃正餐,没有水果点心,也不会影响太多。

可如果一天光吃水果点心,一定会营养不良。

所以,正餐之后,唱诵童谣,玩转童谣,对培养孩子英语的韵律感,节奏感绝对有帮助。

哪怕是不了解童谣意思背景,只是大量唱诵,都有好处。尤其是到了自然拼读阶段,童谣是极好的韵文素材。

但,如果没有正餐,光学童谣,效果一定不好。

因此,不管是朗诵版的鹅妈妈童谣,还是欢快的童谣儿歌,在英语启蒙中的占比应该很小,也就2/10,而且还是在启蒙初期,最好只作为兴趣引子,是亲子英语,绘本,动画等的辅助。

三、比鹅妈妈童谣集更好用的入门素材是什么?

歌唱版的童谣,即英文儿歌,是最好的入门素材。

凡是改编成儿歌的鹅妈妈童谣,在语言、题材方面都是最适合孩子的,相当于帮我们做了删选。

而且儿歌版本的童谣,有活泼的音乐,动感的节奏,比朗诵的童谣,更生机勃勃,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

比如The Muffin Man这首童谣,在鹅妈妈童谣原版里,只有简单的8句。

Oh, do you know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Oh, do you know the muffin man,

Who lives in Drury Lane?

Oh, yes, I know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Oh, yes, I know the muffin man,

Who lives in Drury Lane.

而在Super Simple Song改编的版本里,加入了Ice Cream Man, Fruit Stand Man新的人物。

Oh, do you know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Oh, do you know the muffin man,

Who lives in Drury Lane?

Oh, yes, I know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the muffin man,

Oh, yes, I know the muffin man,

Who lives in Drury Lane.

Oh, do you know the ice-cream man,

The muffin man, the ice-cream man,

Oh, do you know the ice-cream man,

Who lives in Drury Lane?

Oh, yes, I know the ice-cream man,

The muffin man, the ice-cream man,

Oh, yes, I know the ice-cream man,

Who lives in Drury Lane.

……Do you know the fruit stand man?

极大的重复性,极小的变化,用同一曲调拓展了词汇,也使得这首童谣更加丰满。

除了鹅妈妈童谣儿歌,市面上还有大量新的儿歌,既符合孩子当代生活现实,也融入了很多益智、学习的主题,如数学,颜色,大小,动物等等,这些儿歌尤其适合我们的孩子,甚至比鹅妈妈童谣更合适。

目前比较知名的儿歌集品牌有:Super Simple Song, Wee Sing , Pinkfong, Mother Goose Club, Little Baby Bum, Little Fox, ChuChu TV,Cocomelon, KidsTV……大家可以批量下载,给孩子磨耳朵。

这些童谣集的介绍,我会专门出一篇文章,并把相关的儿歌资源分享给大家。

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1. 《鹅妈妈童谣集》不适合启蒙初期。

2. 启蒙后期,当做童谣绘本用,但只能作为点心。

3. 流行的英文儿歌,比它更好用,更适合当入门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童谣   英语   海扇   天主教   初期   玛丽   妈妈   女仆   正餐   英文   母语   儿歌   点心   素材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