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学问之间断学习篇—培养优秀孩子必备技能之三百三十六

今天偶而在头条看到一篇育儿贴,主要是说为啥有的孩子学习总分心,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从“间断式学习”开始。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间断学习篇—培养优秀孩子必备技能之三百三十六


这篇文章说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年龄段,集中注意力的时长不同。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时长”有限,超过了这个时长,孩子的思绪就会卡住,不能继续进行思考了。

这篇文章建议,家长每隔15分钟就要让孩子放松一下,这样孩子的大脑才能更好地运行。

我想贴子的作者应该也是位家长,不过,没看过作者拿自己的孩子做实例。只是引用的是心理学家或者科学家的说法,也没注明是哪位心理学家或者科学家的理论。间断式学习我看过,但这15分钟的依据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我想,家长如果真得这么做了,可能危害更大。试想,孩子对学习的注意力本来就很难一下子就集中,好不容易进入状态,没一会儿就被家长要求放松,集中的注意力属于被外力强行打断,更不利于专注力的养成,而且家长还要时时记得提醒孩子,那么家长难道不需要做其他事情吗?每天只守着孩子,盯着时间吗?这方式可操作性值得思考。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女儿今年高一。小学时我也陪着写作业,偶而也有鸡飞狗跳的时候,但比较少,大部分时间是她自己完成作业,从上幼儿园开始,自己整理书包、学习用具。小学五年级后送到大庆一中读书,我们每周去看一次,平时学习完全靠自己,说实话,送出去有利有弊,但利远远大于弊。有利方面一是孩子在名校,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还是管理能力都是我们这无法相比的;二是孩子眼界开阔,也锻炼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还算挺好。弊端一是长期脱离了家长的管控,搞副业多,影响学习,家长又鞭长莫及;二是孩子长期独立学习、生活,自我意识强,有主见,不容易听进家长的建议,就像我女儿坚持选理科一样。

女儿学习不用操心,虽然我觉得她的方式方法可能存在问题,她习惯晚睡,白天注意力肯定会下降,一定会影响她听课效率,但女儿习惯如此,仿佛越到晚上,思维越敏捷,学习效率越高。女儿数学和物理一直不好,但她知道努力去补短板,我又有快一个月没见她了,貌似很努力,人神共愤的刻苦,我其实挺知足了。

有些朋友羡慕我,说我孩子懂事,学习不让家长操心。根据我的经验,想要孩子能坐得住板凳,最关键的是孩子的专注力要强,这就需要从小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就学习论学习。比如孩子看书、玩玩具时或者专注做某件事时,不要打扰他,因为这时,他们的大脑正在思考,外界一打扰,神经元信号中断了,久而久之,思维专注力没有养成,孩子多动,不利于今后的学习。但孩子看电子产品不利于培养专注力,因为电子产品是动态的画面,孩子接受到的是感观的刺激,大脑不一定会进行思考,久而久之,会抑制孩子的思维习惯的形成。

好习惯是从孩子一出娘胎家长就开始刻意培养的,而不是到了上学的年纪才想到要求孩子怎样做怎样做的。这是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坚持的习惯,孩子小时可能看不出这些做法的益处,随着孩子长大,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家长会发现你的福利慢慢会收获。

就比如我女儿,学习完全靠自己,这期间我发现她看小说、看美剧、翻译小说、写小说,论坛发贴、做化学实验,搞一些与学习完全无关的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我们怒过,吼过,甚至打过,但唯有一点心里还是安慰的,学校的作业女儿从未耽误过,无论多晚都会完成,学校教学质量高,作业量大,女儿坚持完成作业,所以中考时成绩还算理想。我想,这些都是和专注力的养成分不开的。

培养专注力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孩子用心地做一件事,除了看电子产品除外,家长一定要鼓励,拿出耐心,习惯才会慢慢养成。

至于间断式学习,我不认同,专家说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我说的也未必就是适合你的,但我这至少是经验之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孩子   作业   心理学家   久而久之   操心   学问   注意力   电子产品   专注   大脑   思维   家长   技能   女儿   习惯   优秀   时间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