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从教这些年,经常会有家长打电话探讨孩子的学习问题,总是会发出“怎样才能让孩子学的更好?”这样的问题。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问题本身没毛病,只是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宏大而宽泛的问题。而交谈过程中,家长一味地倾倒他的焦虑,焦虑之余,就希望老师能给出个方法或捷径,甚至“秘方”。

“秘方”这个词是有魔力的。护肤美容有人信古法秘方;看病治病有人信秘方、偏方;工作创业有人信成功的秘诀…无论哪一种,到最后都发现自己交了智商税。

你要是实诚地跟他说,没有秘方,他还怪你要么不够专业,要么不愿意透露。看,人就是这么奇怪。

其实,人是应该多观察大自然,然后向大自然学习的。很多事情,你回到大自然仔细观察学习,突然就变得通透了。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举个例子。农民种菜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他得根据节气,什么时候播什么种。然后要根据菜苗的生长状况,有时松土,有时浇水,有时施肥。

这浇水施肥又非常讲究。你要是浇的不够,它长不好,还可能因为缺水而焉死;你要是浇的太多了,它也长不好,还可能因为水太多而淹死。施肥也是一样。

所以,种菜尚且不易,更何况培养一个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从来没有1+1=2这么明确的答案。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然后又有人问了,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种出一亩好菜。可是我是新手父母啊,我没养过孩子,哪里来的经验?

这就是我要重点讨论的问题了:家长,你一直聚焦教养孩子,可曾想过先教养自己?

你是新手没错,可是有那么多成功养育了孩子的父母早已把经验总结出来,出版成书。别人的经验难道不可以借鉴?

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学习的观念。如今,终身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各个领域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大学里学的知识还没等毕业已经过时了;工作岗位上习得的技能还没等熟练已经更新迭代了。你要是两年不在岗位,再回来都不知道自己还会啥。

因此有人说,现在一个人想做点什么事,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和精力,而是时间成本。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成为父母看上去是两个人结婚之后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要成为成熟的父母,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很多父母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做着伤害孩子的事。就如农民种菜一样,因为看到今天施的一点肥起作用了,菜苗在第二天看起来比第一天长势要好些,于是第二天继续加量施肥,结果硬生生的把苗给祸害了。

有些父母是见不得孩子空闲一会儿的。孩子作业做的快,跑去玩了。这哪行啊,大好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来,我再给你布置一张试卷。孩子以为写完这个作业可以玩了,结果又被布置了背诵几个单词的作业。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换位思考一下,你的老板在你完成任务之后,又给你布置了一项任务。第一次,你认真的做了。可当你刚完成,他又来一项任务。你是不是心态就崩了?

你觉得这样没完没了了,碰上一个见不到你闲的老板了。怎么办?那就消极怠工吧,看上去你好像一直在忙,其实没做多少事,以此来回避老板给你额外加任务。

看明白了吗?有些孩子为什么作业拖拉,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回到开头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学的更好?”答案就是父母得先教养自己,做成熟的父母。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首先,你得了解孩子会学习是一种本能。回忆一下孩子小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在孩子一岁多两岁左右,他对阅读是充满了极大的兴趣的,有些孩子甚至总是黏着你要求读绘本。

为什么?天生的对未知的渴望。所以,让孩子学习,不是告诉他学习有多重要,会影响到他的未来。没用的,孩子的世界只活在当下,而当父母的却恰恰容易在过去中走不出来,对未来又充满恐惧,唯独看不到当下。

你要让孩子学习,你就得让他在学习中找到内在动力,激发他本就生来就有的学习源动力。他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了,感受到成就感了,而不是感受到因为父母说教带来的压力,那么他就会自己去学,而且还能学的相当轻松。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其次,父母应该学会适当的放手,给孩子信任和尊重,激发孩子的价值感。

“你只要好好的写作业,家里的事你啥都不用管。”这样的话是不是特别耳熟?孩子刚想来帮你擦个桌子,就被你拒绝了。你的目的是让他好好学习,却严重阻碍了他探索自己能力边界的正常发展。

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心疼父母,要么觉得自己除了学习啥也不会。万一再碰上努力学习了,却没有取得一个好成绩,那简直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

这样的孩子自信心和自尊水平都是很低的。他在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感受不到家长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他的自我价值感也会变低。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即使学习好,但以后的人生中也难以找到幸福的感觉。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第三,父母需要有高质量的陪伴。质量和数量不是一个概念。不是说我今天24小时陪在你身边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好的陪伴,哪怕是十分钟,对孩子也是非常有益的。所以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我觉得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在你和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得到了成长和发展。

比如,一个父亲下班回来之后,和孩子玩了一会儿拳脚游戏。看似无厘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全情投入的,孩子通过这一翻打闹,既和父亲建立起了亲子间的情感链接,又从父亲身上学到了男性的力量感。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学校的好差,而是父母之间的差距

最后,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孩子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当学习变成一件能帮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而不是应对父母和未来的有压力的事时,孩子自然而然愿意学习且能学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实诚   菜苗   父母   孩子   作业   教养   秘方   大自然   差距   父亲   家长   老板   农民   能力   未来   经验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