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周成刚先生是这样说的,孩子就像森林中一棵棵不同的树,有些树高大,有些树花开艳丽,有些树既不高大也不艳丽,但它们却努力向上生长,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孩子,就像森林里一棵棵不同的树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使他朝着个人兴趣的方向一路发展,他终将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要身体力行地影响孩子 先从家庭教育说起。

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第二部分是学校教育,第三部分是社会教育。从孩子落地、出生伊始,他和我们父母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最多,所以孩子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父母衣食住行中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无不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孩子焦虑家长焦虑,每天新闻几乎都有孩子走极端的案例。所以我特别希望,从我们自己的家庭开始,身体力行地影响孩子,一定比言传效果更好。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我们当下听到太多的教育。社会在教育我们,同事在教育我们,朋友在教育我们,父母在教育我们……但我们的孩子有没有看到更多的榜样呢?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叫“Like father, like son”,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的价值观会为孩子埋下成长的种子,而且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如果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健康,而且身心愉悦,对学习充满兴趣,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做好言传身教的榜样。比如:

你希望孩子读书,那你读书了吗?

你希望孩子不要玩手机,那你有没有在玩手机?

你希望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那你有没有陪伴他们,或带着他们去亲近大自然?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孩子就像森林里的树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我们家长却都想让孩子上世界名校、上中国名校,希望孩子找到更好的工作,寻求一种安定舒适的生活。

我想说的是,孩子就像森林中一棵棵不同的树,有些树因为长得高大而引人注目,有些树因为花开得艳丽而引人注目,而有些树既不高大也不艳丽,它们可能是通过自己努力向上生长的旺盛生命力而引人注目。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使他朝着个人兴趣的方向一路发展,他终将会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人!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工商管理、读金融,有的孩子就是智商高,有的孩子就是情商高,而有的孩子就是动手能力强,有的则可能走上社会以后发展速度更快。所以,国外名校有一点让我感触深刻,比如哈佛大学本身没多少学生,但每年院系提供给几千哈佛本科生的选修课却有6000门之多。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会让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点,然后从这个点上继续发展,一路去寻求更好的未来。

在优质的学校里,80%左右的同学可能获得双学位,一个学位是考入该校时选择的学位,另一个学位是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修获得的学位。所以,这样的孩子出去会获得更多的机会。真的不是一条路,一座独木桥,适合所有的孩子。

学习能力比高分更宝贵

我认为,学习比学分重要,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是长久的,而且可以是全方位的,但学分是阶段性的,只代表一个点,一个阶段你因为学习方法得当,而取得的成绩。

这就不得不说到中西教育。中西教育各有利弊,当下也是相互学习的氛围。西方教育鼓励孩子向亚洲孩子学习勤奋、刻苦,学习他们在数学方面打下好的基本功。而我们也在不断鼓励孩子学习西方人的创新思想、批判性思维。但我们又在不断地受到挑战.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中国那么多的孩子学奥数拿奥赛奖,但我们很少有人最终热爱数学,成为伟大的数学家.这能说明一些问题,可能是在过程当中,我们设立的目标过于短小,想法可能实用或功利了一些.比如我们读书是以升名校为目的,或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为目标,抑或获得一份高薪作为教育的终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持久的发展就没有了,所以终身学习要比学分重要。

当下21世纪,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格局,世界的格局,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每个人如果不学习,在自己的行业里也会遭到淘汰。一个企业你办得成功,几年以后有可能彻底的从这个地球上消失,这就是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原因。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如果说我们的孩子要与时俱进,能够真正地可持续发展,有一样东西比学习更重要,那就是身心的健康!历史上很多教育家讲过,一个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从身体开始的。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谈》里第一句就讲到,我们真正的丰富的愉快的思想一定是来自于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我们在追求孩子学分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孩子的身体,因为身体是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的保障。

如果说让我来排序,我会把身心健康排在第一位,价值观的正确排在第二位,知识的获取排在第三位。我去过美国的西点军校,每一次去都跟他们的老师交流。西点军校有一个别名——美国企业家的摇篮。这个别名是很多大学想争取却最终没有争取到的,其中包括哈佛大学。

怎么会有那么多企业家毕业于西点军校呢?有两点原因,第一也许你会想到西点军校的毕业生肯定有坚定的意志,协同作战的能力,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品质等等。说的没错!西点军校的学生走上战场时,每个人都可以是军事指挥官,在战场上所做的每个决定都生死攸关。所以,当他们退役后走上社会,开始自己创业时,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特别在意精准度和成功率。第二,据西点军校的老师介绍,西点军校的学生30%-40%的时间花在身体体能和素质训练上。

西点军校给我们的这两个启示非常珍贵,他培养了众多军事家、政治家的同时,也培养了很多成功的社会企业家。

国际教育不等于留学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谈起国际教育,首先要声明的是,国际教育不是出国留学这件简单的事。国际教育在我看来,指的是全球的眼光、理念、思想、格局和胸怀。我们仅仅会一门外语是不够的。用一句话来总结,世界正在全球化,我们的孩子需要国际化。

当世界全球化时,孩子国际化地成长才能与世界同步。但国际教育绝不是出国留学,不是会一门外语,它更多的是一种时代感,是一种全球普世的价值,是一种全球眼光,是21世纪的人才观。

我们如何成为国际化人才,当然国际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自己主动去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要成为一个理解这个世界、知道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的年轻人,这个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鼓励孩子通过读书,而不仅仅是通过托福、英语去了解这个世界,我们更希望孩子有更多的人文教育,让他们看到更包容更多元的世界。

在国外,尤其是在先进的大学里,为什么学生去了以后到三年级才决定自己的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有着广泛的人文教育课程。西方的教育理念坚信,无论你学的是工科、理科、法学还是医学院,不论你想成为一位科学家、法官或是医生,你都需要有非常雄厚的人文架构作为基础。也就是说,你要具备对世界认知和理解的框架性知识体系。只有具备了这些,你的未来才能发展得更好。

所以,我们可以去学习,我们可以去读书,我们可以去旅行,我们可以去参与,我们可以去发表我们的观点,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孩子要有一点创新思想、独立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让我们的孩子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广泛地读书,更需要他们有实践能力。作为家长和学校,则需要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机会,让他们的小宇宙迸发出自己的思想火花。

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创造机会,他必将独一无二!

我们在谈世界教育时,往往会说,最好的教育不在美国、不在英国、不在中国,而是在芬兰。我们参观过芬兰当地的一所中学,它是全世界国际教育的典范学校,叫罗素高中。这所学校90年代就推翻了一成不变的三年高中制度,所有学生高中三年全部上选修课,只要你上完你的所选课程就可以毕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所学校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们说,我们的孩子是不同的个体,能力体现在不同方面,而我们的国家需要不同的人才。

所以,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这所学校在芬兰、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学生走向社会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点做得无比突出和了不起。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才有了创新能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批判性的思维。

回到我们本土,如果想让孩子从家庭教育开始就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还要放眼全球,光靠理想和眼光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让孩子看到更真实的世界,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以上所述,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思想、价值观、言行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它是一切教育的立足点。没有了这个立足点,我们在什么地方都会飘浮,即便身处在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也并不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能也无法持续地发展下去。但仅仅有了家庭教育,在今天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多种元素来帮助我们的孩子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西点军校   芬兰   兴趣   孩子   批判性   这个世界   学分   家庭教育   名校   国际教育   思想   机会   学校   社会   学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