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广西医科大学双盲学位论文要求

(转自广西医科大学)

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特作如下规定:

一、双盲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采用中文(简体汉字)撰写(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除外),符合国家颁布的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二、双盲学位论文字数要求

学位论文不能抄袭或照搬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理论(正常地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中英文摘要、前言、论文正文、正文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包括综述参考文献)的字数(含数字、英文字母等字符)要求如下:

(一)申请学术型博士学位:主体部分不少于5万字,文献综述一般为0.8-1.0万字。

(二)申请专业型博士学位:主体部分不少于3万字,文献综述一般为0.5-0.8万字。

(三)申请学术型硕士学位:主体部分不少于2.5万字,文献综述一般为0.5-0.8万字。

(四)申请专业型硕士学位:主体部分不少于1万字,文献综述一般为0.3-0.6万字。

三、双盲学位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撰写双盲学位论文应层次分明,文字简练,立论正确,数据可靠,说明透彻,推理严谨;应能够全面、真实反映研究生个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和成果,达到相应申请学位水平。

印刷成册进行送审的双盲学位论文应由以下十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一)封面;(二)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三)目录;(四)中文摘要;(五)英文摘要;(六)前言;(七)论文正文;(八)正文参考文献;(九)附录;(十)综述(含参考文献)。其中(二)、(九)部分若无可删除。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封面

采用研究生院规定的统一封面。封面下载路径: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主页,在右上角“表格下载”栏目中下载“广西医科大学双盲学位论文封面格式”作为双盲学位论文统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36个汉字。

(二)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

据实撰写。

(三)目录

全文定稿后,要按照不超过三级标题的原则列出文章目录。

(四)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应包含学位论文中的主要信息,体现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摘要内容应包括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方法、结果、结论等。注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中文摘要一般为500-2000字,摘要末尾列出3-5个关键词。

(五)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英文题目,内容同中文摘要,摘要末尾列出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六)前言

前言是对论文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论证,综述他人在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相关工作及目前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或探索的问题以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七)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或公式构成。写作形式可因科研内容的性质和要求不同而变化,一般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等部分。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为病例分析。正文内容要求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整,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八)正文参考文献

正文参考文献应按学位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在主体部分论文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九)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调查表及相关量表等。

(十)综述(含参考文献)

根据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据实撰写,不包括已发表综述。

四、双盲学位论文格式、排版印刷及装订要求

双盲学位论文使用MicrosoftWord软件排版,各部分要求如下:

(一)页面设置(不含封面封底)

1.纸张设置

纸张大小为A4纸尺寸。页边距:左、右边距以及上下边距均为2.5cm;装订线0;页眉1.7cm;页脚1.7cm。

2.页眉页脚内容编排

封面封底、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目录均无需设置页眉页脚,从中文摘要开始设置页眉页脚。页眉部分左对齐为论文题目,右对齐为“****届博士学位论文”或“****届硕士学位论文”,采用五号宋体不加粗。页脚部分居中插入页码,采用五号新罗马字体(Times New Roman)不加粗。

(二)各部分内容格式要求

1.封面

封面内容的字体和字号大小等一律按照封面固定模板打印(详见附件5)。

2.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

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放在目录之前,采用三线表格式。“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为二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表格内容中文为四号宋体不加粗,英文和数字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3.目录

“目录”两字中间空两格,字体为二号黑体不加粗,下空两行为目录内容。目录内容的中文字体为四号宋体不加粗,数字和英文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文字部分左对齐,页码右对齐,文字与页号之间加点线连接(详见样例1)。

4.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全篇行距为固定值26磅。学位论文题目字体为二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

(1)论文题目下空一行为“摘要”两字,中间空两格,字体为三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

(2)“摘要”两字下空一行为摘要内容,内容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中文字体为四号宋体不加粗,数字和英文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左对齐为“关键词”三字,字体为四号黑体不加粗。“关键词”后空一格为关键词具体内容,中文字体为四号宋体不加粗,数字和英文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关键词数量不应超过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中文状态下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符号。

5.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全篇行距为固定值26磅。学位论文英文题目字体为小二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居中对齐,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介词、连词、不定冠词除外,如to/on/of/and/a/an等)。

(1)题目下空两行为“ABSTRACT”一词,字体为小二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居中对齐。

(2)“ABSTRACT”下空二行为英文摘要内容,内容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两端对齐。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两行为“Keywords:”一词,字体为四号新罗马字体加粗,左对齐。“Keywords:”后空格为英文关键词内容,每个单词小写(专有名称除外),每组关键词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逗号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符号,均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

6.前言

“前言”两字中间空两格,为二号黑体不加粗,下空两行为前言内容。前言内容为四号宋体不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6磅。

7.论文正文

学位论文正文的中文应为四号宋体不加粗,英文和数字统一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每段均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6磅,段前段后不空行(标题除外)。参考文献引用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按文献序号在引用处文字末、句号前加方括号(英文状态下的“[]”)标于右上角,数字及方括号均不加粗,例如********[1]。

(1)标题

正文中标题层次以三级为宜,最多不能超过四级,标题顶格不缩进字符。具体格式如下:

①博士学位论文题序层次格式为:

第一部分(标题部分为小二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段前0行,段后1行)

1(标题部分为三号黑体不加粗,左对齐,段前0行,段后0.5行)

1.1(标题部分为四号黑体不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

1.1.1(标题部分为四号宋体不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行)

②硕士学位论文题序层次格式为:

1(标题部分为小二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段前0行,段后1行)

1.1(标题部分为三号黑体不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

1.1.1(标题部分为四号黑体不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行)

(2)图

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即可理解图意。

①图号:按照论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排,由“图”(英文为“Figure”)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左上角,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中文图号为五号楷体不加粗,英文图号为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后空一格为图题内容。

②图题:图应有简短确切的图题,图题连同图号位于图片下方居中对齐。图题必须有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不加粗,英文字体为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18磅。若有图注应放在图题的下方,可使用中文(小五号楷体不加粗)或英文(小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单种方式表述,左对齐,行距为固定值18磅。

③引用图:应在图注下方左对齐标出文献来源,文献来源内容为五号楷体不加粗。

④绘图要求:必须工整、清晰、规范。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或黑白、彩色打印,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

图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3)表

表的编排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表应有“自明性”。

①表号:按照论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排,由“表”(英文为“Table”)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中文表号为五号楷体不加粗,英文表号为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后空一格为表题内容。

②表题:表应有简短确切的表题,表题连同表号位于表上方居中对齐。表题如有中英文对照,则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不加粗,英文字体为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18磅。表格内容使用五号宋体不加粗,表格行距18磅。若有表注放在表的下方,可使用中文(小五号楷体不加粗)或英文(小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单种方式表述,左对齐,行距为固定值18磅。

③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④如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隔页续表上方应重复表号。表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隔页续表中必须有表头。

(4)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用Word软件中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一行写不下的长公式,在等号或数字符号(如“+”、“-”)处可换行,在下一行开头不重复这一符号。

①公式编号:按照论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排,由“公式”(英文为“Formula”)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公式1”或“见公式1”或“由公式1可见”等。中文公式编号为五号楷体不加粗,英文公式编号为五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

②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在使用惯用单位时要在其后括号内标明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符号(如m、kg、s);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③技术术语:学位论文中的科学技术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局给出的名词,尚未编订或有争议的名词,可采用惯用名词。

④外文缩写:使用外文缩写时,要在首次出现括号内给出含义说明,如GXMU(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广西医科大学)。

⑤国内机构名称:国内机构名称应使用全称,即便是熟知、惯用名称,也不可以使用缩略名称,如不能把“中国科学院”写成“中科院”。

8.参考文献

(1)根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按正文或文献综述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正文或文献综述之后末尾后下空两行(详见样例2)。

(2)文中引用处标出的文献序号要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一致。

(3)参考文献列表只需列出与课题直接相关并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文献即可。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确保读者都能查到。未公开出版物、未发表的论文不宜列入参考文献。除专著以外,所引用的教材、讲义、科普读物等内容不必列入参考文献。

9.附录

“附录”两字为二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论文的附录依次按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重新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10.综述

“综述”两字为二号黑体不加粗,左对齐,下空一行为综述题目。综述题目为三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下空一行为综述内容,格式要求同正文。

(三)打印和装订

1.封面、封底

打印时将封面与封底用一张200g的光面铜版纸(白色)打印后制作。

2.其他部分

除封面、封底外其他部分采用A4纸张打印,左侧装订。目录前的内容(不含目录)采用单面打印。从目录开始所有内容一律采用双面打印。



样例1


(博士学位论文目录格式范例,正式打印时请删除括号内容)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6

前言............................................................................................................ 10

第一部分 XXXXXXXXXXXXXXXXXXXXX........................................ 12

1. XXXX............................................................................................... 16

1.1 XXXXXX.................................................................................. 16

1.2 XXXXXXXX............................................................................ 18

2. XXXXX............................................................................................ 20











(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格式范例,正式打印时请删除括号内容)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6

前言............................................................................................................ 10

1. XXXXX.................................................................................................. 16

1.1 XXXXXX........................................................................................ 16

1.1.1 XXX....................................................................................... 17

1.2 XXXXX.......................................................................................... 18

2. XXXXX.................................................................................................. 20
样例2

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一、参考文献全篇行距为固定值26磅。“参考文献”四字为二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对齐,下空一行为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内容中文为四号宋体不加粗,英文、数字及标点符号为四号新罗马字体不加粗,均为两端对齐。参考文献所用标点符号均为英文状态,顶格不缩进字符。如果需要两行及以上的,从第二行开始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面,与第一行文字对齐。通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必须一致。

二、文献中的作者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中文加“,等”字,英文加“, et al.”;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三、参考文献格式范例:


参考文献

(期刊类)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2]Hossain DS, Mohanty S, Ray P, et al. Tumor gangliosi-des and Tcells: A deadly encounter[J].Front B-iosci (Schol Ed),2012,4:502-519.


(专著类)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金伯泉.细胞和分子免疫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20-634.

[4]Gill,R.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论文集类)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6]B.G. Secrest and G.R.Doddington,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voice pitch trackers,” in Proc. IEEE ICASSP’82, 1982, pp. 172-175.


(学位论文类)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7]童小东.水泥土添加剂及其损伤模型试验[D].杭州:浙江大学,1999.

[8]Xiaohui Fan. Preparation of Chimeric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athepsin B

[D].Ljubljana:University of Ljubljana,2002


(专利类)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9]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P]中国:92214985,1993-04-14.

[10] T.A.D.Riley,“Frequency synthesizers”, U.S.Patent 4965531, Oct.1990.


(国际、国家标准类)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

[11]汉语拼音正词法委员会.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电子文献类)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学位   行距   论文   罗马   黑体   英文   广西   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中文   公式   封面   文献   摘要   字体   目录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