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教中的这3个常识,父母首先要牢记,才能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把早教单纯地理解为“早期育儿”,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现在的意义的早教,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潜能和个性的发展,更多的是延伸到家庭教育,包含了:母婴育儿、亲子关系、育儿知识和经验、早期教育等,通过这一系列环节,完美的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闭环,确保在孩子的成长中,全方位提升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促进孩子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自由成长。

可是,在早教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和数千个家庭的了解和谈话,整理并发现大家对于育儿和早教中的共性问题和常识性的错误,这些细节和小事情,有时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改正或者调整,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既然这样,那么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予解决,这样才会变得越来越好,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早教老师和儿童教育专家,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家长必备的早教常识:

关于早教中的这3个常识,父母首先要牢记,才能教育孩子

常识一:早教需要“适龄化”

不是所有的早教都适合自己的孩子。不同的早教方式和理念,对于孩子的吸收程度来说,都是不一样,而这里最重要的是:适龄化。换句话说,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还可以继续细分为不同的年龄段,例如:0~6个月、8~12个月、2岁~2岁半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所要学习的早教知识也是不一样的。

在不考虑孩子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发育程度以及心理基本是一个层次,所以,适龄的孩子在一起,让孩子在爱和家的温暖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欢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学到适龄的文化知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关于早教中的这3个常识,父母首先要牢记,才能教育孩子

常识二:早教并不会让孩子变成“神童”

有些家长会认为:早教是有“魔力”的,可以让孩子变成“天才”?这也是一种误区,很可能一些不良机构的过度宣传,导致现在早教市场鱼龙混杂,其实,早教只是给孩子在早期教育阶段和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发挥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引导孩子成为自信乐观、懂得分享、健康体魄、有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宝宝。

当然,早教并不是“特长”教育,也不是“特殊”教育。在早教机构,孩子也不是单纯的和学校一样,照本宣科的灌输文化和知识,让孩子学到东西,而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具、专业的指导师、科学的早教理念以及舒适安全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在游戏或者娱乐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汲取早教所带来的的乐趣。

关于早教中的这3个常识,父母首先要牢记,才能教育孩子

常识三:不要把早教当做一门“课程”来对待

在孩子接受早教的过程中,育儿老师是引导孩子与外界环境交流和接触的过程,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的品质等等,而不单纯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

早教是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进行的儿童教育,并不会违背孩子的发展,也不会干扰孩子的生活,所以,不要误以为孩子去早教是为了上课而早教。其实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

关于早教中的这3个常识,父母首先要牢记,才能教育孩子

以上,就是给家长朋友们总结的早教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也是大家向我们提出最多的几个典型问题,在这里统一进行整理和回复,更多关于早教育儿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可以关注纽哈顿国际早教,我们会定期给大家进行分享,辅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常识   儿童教育   年龄段   家庭教育   潜能   教育孩子   误区   早期教育   乐观   程度   理念   家长   父母   能力   孩子   知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