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孩子该怎样进行音乐启蒙?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热爱和向往。幼儿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们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情感,激活幼儿的思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智慧的发展。

该如何给孩子做音乐启蒙?不想报辅导班的话,给孩子音乐启蒙还能做什么?其实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奥尔夫音乐启蒙,我们通过家庭游戏的方式就能够实现。

1~3岁的孩子该怎样进行音乐启蒙?

1. 训练音乐听力

音乐启蒙可以从最简单的音乐欣赏开始,不仅可以激活幼儿的思维,还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宝妈在家里可以根据各种不同情境播放适合的音乐,比如早上起床就用宝宝的故事机播放轻快的音乐振奋孩子的精神;夜晚睡觉前播放轻柔的乐曲,舒缓宝宝亢奋的情绪。这既是对音色最早的认识和开发,也是今后学习歌唱的基础。

1-2岁宝宝就可以自发性地出于本能的创作歌曲,这么大宝宝唱的歌叫“咿呀之歌”,当听到咿呀之歌时,要高兴地看着宝宝,模仿宝宝的声音和唱法,让宝宝与你产生眼神对视,这样会促进宝宝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2-3岁的宝宝就能够对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唱出,对音乐的反应有明显的变化,已经有让自己的动作和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有想和大人一起跳舞的迹象。但是小宝宝还是不要过早地接触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可以选择宝宝专用的故事机。

1~3岁的孩子该怎样进行音乐启蒙?

2. 感受音乐的节奏

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很强,而且容易被幼儿接受,我给大家介绍两个简单的适合2-3岁宝宝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还能丰富幼儿的想象。

2.1 问答游戏

宝妈边演奏乐器边问宝宝:动物园里有什么?(小朋友最爱动物) 孩子也边敲乐器边回答:动物园里有狮子……再重复问,孩子换着其他动物来回答,他们的小脑袋会不停转动,还有什么动物?还有什么动物呢? 一轮又一轮的问答,不知不觉就在重复中强化这样的节奏。问答形式不仅限于动物,还可以拓展成“房子里面有什么”或“宝宝喜欢吃什么”等等,各种素材都可以拿来玩。

2.2 “听声音做动作”游戏

比如家长打鼓,先慢慢地打,孩子就慢慢地走,家长越打越快,孩子也跟着跑起来,然后突然停止,孩子就要静止。轻轻地打,就轻轻地走;重重地打,就重重地踏步。

还可以换着孩子来指挥家长(小朋友会特别开心做掌控者),玩熟练后孩子还会调皮地逗你呢,刚刚才慢下来突然就加快,刚加快又突然慢下来,让你措手不及。

这样的游戏能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地去感受音乐强、弱、快、慢、开始、停止的节奏。这样,加强小朋友音乐感受力,正式学乐器后音乐的变化需要通过手表达出来时,就会变得非常轻松,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例子,同一首歌为什么有些人唱了让人感动,有些人唱了让人感觉平淡?这其中就是不同人的音乐感受力差别。

1~3岁的孩子该怎样进行音乐启蒙?


3. 训练音乐的创造性

在奥尔夫教学中,不会止步于模仿,更重要的是帮助宝宝提高创造力,音乐的创造性不仅可以激活宝宝的思维,还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

3.1 “改编歌曲”游戏

举一个生活的例子吧,宝妈在和宝宝洗手的时候改编《洗手歌》,旋律还是用这个歌曲旋律,歌词改成“小妞妞,好妈妈,我们一起来洗手”。刷牙就即兴唱个刷牙歌,还可以还把《两只老虎》改成了《两只小狗》、《两只小兔》等等……

也许刚开始我们宝宝编的不是曲子,或者不顺口,但是没关系,我们做的这些就是为了让宝宝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无形中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创造能力会越来越好。

3.2 “说唱游戏”创编

音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的小细节,细心的妈妈一定就会发现,我们的宝宝经常唱着自己自编自创的歌曲。

我们的“说唱游戏“”在家里说话时就可以用唱歌的方式进行,比如宝妈下班即兴唱一句:“当当当!终于到家啦! ”宝宝也许就会呼应:“啦啦啦!玩得真开心呀!”

宝妈们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歌唱家”话筒,让宝宝有种登台演出的感觉,宝宝也会更喜欢这种互动,久而久之也会激发宝宝的自信,等宝宝长大了出门与人交流也不会怯场。

更多关于早教和育儿相关的知识,大家可以关注纽哈顿国际早教,我们会及时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留言区评论互动,转发关注,点赞分享给更多人!

1~3岁的孩子该怎样进行音乐启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事机   孩子   感受力   音乐   乐器   小朋友   节奏   问答   思维   幼儿   家长   动物   宝宝   歌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