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字狱

在历史上,有关于文字狱的故事很多,多数是讲明朝文字狱。

但是在历史上,有关于明朝的文字狱,绝大多数是清朝人写的。尤其是在两个盛世之后,越来越多的明朝文字狱的故事流传。传得多了,好多人都以为是真的了。

真相是清朝的文字狱,始终贯穿有清一朝。因文字而入狱者,有证据考证的大概160。

第一个有记录的文字狱,主人公是张缙彦,字坦公,河南卫辉新乡人,明崇祯辛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打北京,他会同太监曹化淳开门迎降,后不被重用,乃南归。顺治元年,清军南下,他赴固山额真叶臣军前纳款。南明弘光朝立,被任命为总督,因害怕而逃避躲藏起来了。顺治二年又受洪承畴招降。后来被逐步考核提拔为工部侍郎。后陷入刘正宗一案。因其曾为刘正宗诗作序,引用了“将明之才”,“将明之才”出自诗经。原本引用时,张缙彦或许是随手拈来。后成为别人陷害的证据,当他明白了可以这样解释,估计他自己都吓傻了。张缙彦因曾经投降李自成,后又投降清朝。很多前明遗民痛恨他,传其人品有瑕疵,甚至人格有问题,这就不做讨论。

这就是如同历史上“莫须有”一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文字文化的控制,始于清朝统治阶级不自信,自己知道自己得国不正,不许百姓说三道四。大兴文字狱,任何可以解释成,攻击清廷或者含沙射影者,皆可入狱,甚至于极刑。

张缙彦一案发生在1660年,当时的英国已经进行到了近代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我们的国土上,开始兴起了野蛮文字狱。在白色恐怖的文字狱面前,人人自危。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稍有不慎,即会面临牢狱之灾。

在高度压抑之下,文人的心中怒火,只能假借讽刺明朝来讽刺清朝。在有清一朝,越来越多的明朝文字狱的故事流传了。

现如今,有关于清朝的文字狱,好多数据是以清宫档案为基础。基本案件都有详细的记载,可以说是都有出处。而有关于明朝的文字狱,只流传于民间,而没有详细的出处。

明清文字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文字狱   崇祯   何患无辞   大兴   明朝   欲加之罪   顺治   明清   清朝   正宗   一朝   证据   出处   百姓   文字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