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是读书最好的地方,但能学到文化或技术吗?


监狱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很多人以为,监狱里各色人等都有,坐牢都是有本事的,没有本事的不会坐牢。的确,监狱里不少服刑人员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因此不少为人父母的在子女犯错进入监狱以后,希望子女能学点文化或技术,以后出来可以借此谋生。

那么,监狱里能学到文化或技术吗?

监狱是读书最好的地方,但能学到文化或技术吗?

监狱是读书最好的地方。服刑人员两点一线,从监舍到厂房,有不少空余时间。刑期无法变更,不少服刑人员确实能够静下心来看看书。上世纪90年代,监狱有文化教员,有脱盲班、小学班、初中班,定期开课,和外面的学校一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考试合格还要发毕业证书。文化程度高的可以当教员,本人也可以参加自学考试,但这个过程是非常短的,因为管理难,服刑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爱学习的还是多数,因而教学效果很差,慢慢地,监狱的改造还是以劳动为主,学习为辅,现在几乎所有的监狱,学习的架子还在,有教室,有民警教员,也有犯人教员,也有扫盲班、初中班、高中班,但多流于形式,文化课事实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但,监狱鼓励犯人学习。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爱读书的人不管犯了多大的错,总有希望改好,因为读书人的身上有一种善良的光芒。监狱有两种物品可以送进去,一是书,二是经批准的药品。的确看书是犯人最好的娱乐,每到休息日,很多犯人都在看书,没在看书的手里也会拿着一本书,储物箱里肯定都有几本书,但基本上是玄幻类书籍。这也好理解,现实多无奈,只好寄希望于梦幻。

监狱是读书最好的地方,但能学到文化或技术吗?

不管看什么书,我都认为是有益的,最起码有读书的爱好就很好。所以,给在监狱服刑的家人送几本书进去吧,这是最好的关心。

再说说技术。

监狱以劳动改造为主,以前是体力劳动,比如农场、烧砖等,现在是企业化了,有现代化的厂房,从事的都是室内劳动,主要是服装、箱包、袜子等代加工。说不定你穿的衣服就是某监狱生产的。生产要技术,那么,服刑人员能学到技术吗?

我们以服装加工为例。监狱从事的是代加工,根据厂家提供的样品生产,这就需要裁剪、缝制和检验,裁剪和检验一般在同一个车间,叫前后道车间,其余的叫缝制车间,大约是五个缝制车间有一个前后道车间就够了,因此,绝大多数服刑人员在缝制车间,踩缝纫机,依样踩线即可,虽然需要一定技术,但年轻人学个三五天就够了。检验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大多由年级大的服刑人员担任检验,他们坐的住,有耐心,况且监狱产品以量为主,质量大体过得去就行了,所以,检验不需要技术。

监狱是读书最好的地方,但能学到文化或技术吗?

拿到客户的样衣之后,首先要制作图纸,然后输入电脑,裁剪就是电脑完成的。电脑打出样纸,样纸放在拉好的布上然后按图友裁剪机或者人工裁剪而成。这几个环节都需要一定技术,但关键是制版。一个监区有一到两个制版就够了,这个岗位一般安排刑期较长的服刑人员,7年或者10年以上,因为培养一个制版工不容易。

由此可见,服刑人员想学到技术基本没有可能。

监狱的劳动改造主要不是让服刑人员学技术,而是培养劳动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监狱   劳动改造   各色人等   流于形式   刑期   文化   技术   教员   犯人   车间   子女   厂房   初中   地方   学校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