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培训贷”陷阱的大学生


电视剧《扫黑风暴》里的“美丽贷”或许你以为是杜撰的,其实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北京警方曾破获多起这类案件,以高薪为诱饵,招聘董事长或总经理助理,然后以形象不佳需要整容为由,联合整容机构、网贷公司骗取高额整容费。

无独有偶,最近河南小伙小宋等好几个求职的大学生掉进了“培训贷”的陷阱。

小宋今年21岁,刚从河南一所专科院校毕业。前不久,小宋在一款招聘软件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上面写着招聘摄影助理,有无经验均可,月收入4000-8000元。小宋觉得不错,投下了简历,当天就收到回复,让他第二天去公司面试。

小宋赶去面试的地方是一家名叫“ 杭州锦上添花文化传播”的公司 ,跟招聘信息的内容对不上,但对方介绍,工作不仅有底薪,还有发展前景,只要肯干活,收入还是有保障的,小宋也就没多想。

正当他满心欢喜,准备入职时, 对方却提出要交两万多元的培训费。小宋刚毕业,独自一人来杭州,身上只有三千多元,于是决定放弃,可这时,公司方面建议他办理所谓的“国家资助贷款”。就这样,小宋稀里糊涂地贷了22800的网贷,贷款期限是18个月。

还没有入职就背负了两万多债务,小宋越想越不对,打算去公司问个明白。意想不到的是,小宋在公司楼下遇到了10多个和他一样遭遇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也是打算入职这家公司,却参加了培训班,还背上了贷款。大家贷款的金额也不太一样,多的两万,少的五六千,但大家都从求职变成了培训。

这些学生和一家叫“ 杭州卓凡影视文化 ”的培训公司签署了培训协议。协议的备注栏写着:“实习期2个月,带薪学习,每月补贴3000元,两个月补贴6000元”。学习一共2个月,除去补贴之外,大部分贷款要学生自己归还。

《劳动法》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职业教育法》第28条也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员工的培训费用应该由公司承担。

小宋这些大学生根本没入职,哪来的培训?

小宋说,当时迷迷糊糊,没有细看培训协议就签了字。 在签署培训协议的时候, 公司给他们介绍了一个所谓的“国家资助贷款”。

其实这种贷款是一种教育分期贷款,毕业生没钱参加培训深造,可以通过贷款解决学费问题。这笔贷款,无论在职还是在校,只要有身份证、银行卡就可在线申请。为了通过贷款公司的审核,招聘公司还准备了一套话术,指导学生如何回答。当然,贷款公司审核也是形式,几乎人人贷款都能成功。

贷款转入培训学校,学校和招聘公司五五分成。也就是说,招聘公司从一个求职者身上就可获利上万元。

类似的“培训贷”套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发布过 《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到, 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非法向劳动者收取培训费,把缴费为录用的前提条件,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予以纠正。

“培训贷”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很多受害者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背负“培训贷”之后,为了还债,很可能陷入“套路贷”的深渊。

小宋已经向当地警方报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在线   备注栏   大学生   河南   杭州   套路   劳动者   职业培训   陷阱   贷款   职工   身上   费用   协议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