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生被多少“应该”所裹挟

幸福不可以复制,但是可以被模仿。幸福也没有标准,幸福是一种个人感觉,是一种自我满足和对生活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正如罗素的理论——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幸福的家庭,无形中就在遵守着一些规则,如付出与理解、界限、温暖有爱的情感互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付出,互相给予回应,家庭越来越幸福,也就越来越稳固。

以前住的小区,周围邻居有很多是差不多同龄的家庭。大家都在差不多一样的年龄结婚,又在差不多一样的年龄生子做父母。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都按部就班地做着那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我们在应该结婚的年纪结婚,应该生子的年纪生子。好像哪一步没跟上,自己就另类了、不优秀了,都不好意思跟别人相处,或者没脸见父母,再严重点都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之,如果没有在大家都认为应该的年龄做应该做的事,不管自己活得多轻松,多开心,事业干得多成功,都会被隐隐的失败感裹挟着。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尽管已经提倡自由恋爱了。但是,又有多少人是以真正的爱情走在一起的呢?在择偶的一系列标准中,大概安全感、孝顺父母、宠爱自己(对方听话)占了更多的比重,而爱情往往被掩盖了。结婚后,还没有磨合出两个人最舒适的相处方式,又到了该生子的年龄,匆匆当了爹妈。

如果我们有幸把自己的日子过幸福了,那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大多数人都把日子过了个一地鸡毛。记得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如果大家在一起有谁稍微抱怨一下,说日子不想过了,马上就会有人说我们已经分好财产了。但在面子的支撑下,大家并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满腹疮痍继续努力着、坚持着。现在想来,如果我们没有从小被教育那么在意别人,也许大家都敞开心扉地说说自己的困惑,还能得到抱团取暖的安慰。生活没有模板,大家都是摸索着前行,但幸福的家庭,一定是有个比较健康的原生家庭做参考的。

以前的老邻居阿姨,给自己女儿的婚姻增加了非常重要的后盾支持。阿姨不太爱说话,跟阿姨聊天,知道阿姨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跟女儿相依为命。女儿结婚后,阿姨就随女儿一起生活,后来有了外孙,自然也承担起了照顾起了外孙的义务。听阿姨说,孩子出生就跟她睡,晚上孩子需要吃奶的时候她抱过去然后再抱回来,那样女儿女婿就可以休息好。那时候听了真是无比的羡慕。为什么羡慕呢,想来我也想感受她老人家给女儿的那样的母爱。可惜我从小就跟妈妈分离,什么事情都觉得应该靠自己,但是内心母爱缺失的黑洞一直没有停止过弥补的愿望。老人家是个传统的妈妈,但是很有界限,除了帮助女儿做家务看孩子,从来不参与女儿女婿的生活,自然也赢得了女婿的尊敬。后来孩子大点了,经常能看见女儿领着孩子,女婿陪着丈母娘在院子里散步。一家子平和又相敬如宾,他们的孩子看起来性格也是平和的那种。在这样的家庭里,你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的理论,但每个人好像都在遵守着幸福的规则似的。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伺候女儿一家,那算什么幸福,阿姨应该去选择属于自己的幸福,例如重组家庭,或者去旅行之类的大家眼里认为的幸福生活。但是,只要阿姨觉得她的生活是幸福的,那就是她要的幸福,那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

幸福的家庭,父母无条件帮助儿女度过最艰难的阶段,那是爱,儿女也看见父母的爱并给予回应,温暖而有爱的情感在两代人之间自然流动;因为有了父母的帮助,小夫妻更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感情,整个家庭就在爱的自然流动中越来越稳固。

现在觉得,幸福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不见得有界限这个概念,但是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遵守了。只有在边界不清的家庭里,界限才会被搬上桌面大谈阔谈。家庭里谈界限,更过的是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我——我自己说了算。当父母以帮助孩子做家务为由干涉孩子家庭的时候,如果孩子以界限来反抗,那相应地,父母就会觉得伤心,觉得孩子不孝,认为儿女在父母帮忙的时候不谈界限,想要插手自己生活的时候就用界限做挡箭牌。其结果很可能就因为界限,要么儿女屈服,允许父母插手自己的生活,要么父母拒绝再向儿女提供帮助。无论哪种结果,对儿女来说都不是好事,要么因为父母的介入让本就理不清的情感更加混乱,要么因为照顾孩子的困难夫妻之间闹个鸡飞狗跳。

生活中,我们被太多的“应该”裹挟了。孩子应该听话、应该好好学习,不学习好像就不是好孩子了就不配父母的爱了;长大了,我们应该努力工作,不努力都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父母养育得怎么样);应该孝顺父母,不然那就是大逆不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应该............

多少人因为完成不了应该的事情而自责或者干脆逃避。应该的事情太多,当你闷头去做这些应该的事情时,往往你会发现,把自己个儿给活丢了。你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真实感受,你替自己感到不值,并深深地痛恨自己,恨不得自己去死!

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内心丰盛了,不被那么多的应该所裹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愿意做的事,自己也会得到滋养,再累也会觉得生命是有意义的。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往往会被外在的评判绑架,没有尽头,最终丢失了自己)。

慢慢来,给自己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外孙   女婿   界限   儿女   阿姨   内心   年龄   女儿   事情   父母   日子   自然   孩子   幸福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