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人生方向

大家在谈论,是在城市里生活好还是农村里生活好。我认为的是,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里,都挡不住每一个人的梦想。

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在城市里站住脚了,他是有大梦想的人,也就是有大方向的人。从农村里走出来,在城市里打工,时刻还想着回农村的,他也仅仅是为了生计了。就算是在农村里,他的生活也不会甘于农村的平淡,也是向往着能有城里人的好日子的。不然他到城里打工为什么。而为了生计而活着的总是占大多数,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

是不是因为读的书多了就过上好日子的比例高呢?答案并不是。好日子是幸福的日子,幸福来自于每个人的心里。美国人不是总爱做各项研究在其他人前面吗?他们大学里面的好学生,双修专业,擅长体育,会多种乐器,掌握几门外语,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项目,且仍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于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外,扶贫济困魅力无限,让人羡慕不已。

可是,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公布了一份名为《大学校园的危机》的报告,报告中说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无望”;接近1/3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心情过度低落而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斯坦福大学的副校长也曾对本校学生的健康问题提出了警告:“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轻重不等的问题,有自卑、发展性障碍、沮丧、焦虑、饮食疾病、自残、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呢?

在美国待了24年的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说,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教育系统在招生和录取方面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父母们对成绩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上对成功的极度渴求等。

因为多方面的压力,学生们不得不拼命学习,表现出了聪明、富有天分、斗志昂扬等优秀的一面。又因为教育系统,家长和老师,无一不看重学习成绩,让他们根本无处诉说痛苦和心声。因此,这些孩子又是一群不会独立思考、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的绵羊。(以上一段分析部分摘自读书平台)

这么看,学问多是不是还不如没什么学问的人活得自在呢?当然这些都是个别问题个别看待的。推进社会变化的总之还是有学问的人贡献多。我们也得承认大科学家、大学问家等等,我们尊敬他们,羡慕他们,崇拜他们,所以,人类得以有向上看的榜样,才推动着我们更加的进步。

可是看待不幸福的原因,是这社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人与人之间相互矛盾的升温,一部分人增强了适应性,一人部分人被迫地跟从下来,所以表现出来的幸福感就大不同。

怎样升级幸福感呢,学会建立自我;无论生活在哪里,都需要用独立思考的眼光看待生活、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学会创建自己的生活,努力找到自我价值;敢于迎接风险,不恐惧失败。

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斯蒂芬·迪德勒斯大胆地宣布,“我不惧怕犯错,即使是巨大的、一辈子的,甚至是永恒的错误”。



找到你的人生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斯蒂芬   斯坦福大学   城里人   生计   好日子   焦虑   学问   幸福感   羡慕   方向   原因   目标   农村   梦想   孩子   幸福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