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文|橙子妈妈。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来自日剧《昨日的美食》。

这段台词讲述了一种内心需要,即希望在倾诉时可以得到对方无条件地接纳。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正在和一个妈妈交流,她很困惑为什么孩子总是那么情绪化,让她摸不着头脑。她也试图在孩子波动的时候,给予他指导,但总是“好心没好报”,孩子把她推得远远的,她很无助,也十分挫败。

结合这张剧照,我们来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哪些环节,可以分解出让我们困惑的答案?如果这段对话是一个孩子的内心独白,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有哪几个方面的思考?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一、关于阴晴不定,情绪化


对一些孩子来说,他们的情绪分辨能力很弱,情绪词汇也极其匮乏。他们不是不愿意知道自己怎么了,而是没有能力知道。

这种能力的欠缺很大一部分源于在既往的生活经历里,他不曾被允许去体验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他们也许总是听到这样的话并铭记于心:

“这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这有什么害怕的,勇敢一点!”

“坚强一点,为这点事流泪丢人吗?”

因此,难过了,他们也不会说出口,久而久之,他不知道那就叫“难过”,而是一堆混乱模糊的感觉。


二、是不是必须孩子说,我们才能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当孩子模糊时,他无法清晰、理智地表达。

而父母往往会在此时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你怎么了?你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

“你必须告诉我”成了父母认为可以解决问题的唯一入口,也成了横亘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鸿沟。

但事实是,如果孩子能用言语表达出他的困惑,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他的问题也不再会是问题。

正是因为他无法表达,才需要父母在此刻“给予”,而不是“索求”。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三、孩子是如何退缩到墙角的?


经历苦痛是自然的状态。

让苦痛呆在这边,不多也不少的理解、支持在天平的另一边,孩子是平衡的。他可以体验苦痛,也能从体验中丰富对人生的感知,逐渐变得成熟。


如果父母这一方看不得孩子受苦,剥夺了他体验苦痛的权利,孩子就无法长大。


但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苦痛,苦痛会变得无限贪婪自己长大,吞噬孩子的成长。


以上两者,都会在孩子的心理产生化学反应,虚妄、自大、被虚妄伪装的自大,都会对外产生攻击,对内,他则会慢慢退缩到墙角。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四、如何看待孩子的愤怒?


首先,如果孩子还愿意对我们表达他的愤怒, 说明他内在有修通的资源,那是他求助的信号。

其次,让情绪在家庭内得到疏通,对孩子来说,显然是最安全的。

当父母感受到被攻击,父母的自我察觉非常重要。

奋起反抗、睚眦必报是一个诱饵,是孩子对我们的考验,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优答案。

因为,看似对父母的愤怒,在很多时候是对自己“无能”、“无力”的不满。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他的是一个拥抱,还是一记耳光?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五、当一个用心的听众


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答案,一个建议,一个评判,一个正确的道理。

当他愿意倾诉,他需要的是一个听众。当这个听众足够包容,接纳,他会更愿意倾诉。

在倾诉中,一切都将得以疗愈。

父母说:为了帮助他,我动了好多脑子啊。

是的,问题就出在,动了太多的脑,但没有用心。

动了太多脑,用了很多力,为什么还是养育不好孩子?

⊙作者:橙子妈妈。“青春期手册”平台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孩子   虚妄   橙子   苦痛   自大   青春期   墙角   听众   困惑   愤怒   情绪   不好   父母   答案   能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