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由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当你仔细品读这本书,一定会被这本书所折服。非暴力沟通原来有如此大的魅力。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向读者阐述了语言的暴力,在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使用了粗暴的语言、讽刺的语言是暴力,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扩大了对语言暴力认知范围,例如评论、说教、命令、指责等都是暴力语言的表现形式, 这些对人们的伤害远比肉体伤害更加疼痛。

有时那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自己和别人的一些实战经历,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积极倾听,帮助人们表达需求,疗愈内心深处的伤痛、让爱融入生活,找到内心那个曾经迷失的自我,重新获得对生活、对家人、对工作的热情和活力、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己和解。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当我打开《非暴力沟通》,看到“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突然满满感动。原来,我们学习,做事,都是在寻找自己内心需要,让自己满足、爱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内心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一、运用非暴力沟通爱护自己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当我们习惯用“应该”、“必须”“不得不”的词汇,说出“我应该早点知道”、“我必须加强锻炼”、我不得不十点前回家。作为自责的一种表现,我们在自己教训自己。因为当我们一旦说出口时,又在不停地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人的内心多么复杂又有趣,当我们说出来某些话,其实内心可能正在激烈地做着斗争。这也是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的一种正常反应。

书中,有句话值得警醒。“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认识,以使我们转变。”

原来,当我们责备他人时,说明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同样,当我们产生自责时,也是由于我们的行为没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有个词汇很有诗意,非暴力沟通的忧伤。意思是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在人性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要学会自我宽恕,接纳自己,避免自责的产生。让我们学习爱自己,尽量去做那些快乐,符合我们意愿的事情来做。

二、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列一张清单,写下生活中所有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的清单)

每天学习强国必须42分,

每天必须五点起床 给孩子做早饭,

每天下午不能睡懒觉,必须去工作。(午觉它真的很香)

每天拒绝美食诱惑,担心长胖。

每天不写稿读书,我会焦虑。(哪怕乱写几个字,也是好的)

第二步:我选择做(在每个项目后面,加上选择这样做的原因)

我选择做每天学习强国42分,因为要参加考核,而且学习一下,也没坏处。

我选择每天五点起床,给孩子做早饭,不仅是对孩子的陪伴,也希望他吃的健康营养,毕竟这是妈妈的早餐。

我选择每天下午不睡懒觉,去工作(午觉它真的很香)因为,这是谋生也是自立生活的基础啊!

我选择拒绝美食诱惑,因为不仅仅是长胖,健康饮食也很重要,也是修炼自律的一部分。

我选择每天写稿读书,因为这样让我充实,也自信满满,这样的一天,我没有虚度。

第三步:在每个项目的后面,加上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我选择这样做,是因为我想要(如上)

这样一列清单,顿时发现人生也不是很辛苦啊,也让自己收获满满爱意,原来爱自己就从生活中这些必须做的事情,转换思想,把它们都变成我选择做的角度。

非暴力沟通是为了培育对自己的爱,如果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避免自责。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学会主动根据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每做的一件事,动机不再是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逃避惩罚、感到羞愧、避免内疚、履行职责,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重新考虑进行选择的,是建立在爱自己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

三、充分表达愤怒

当我们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喔,原来杀人是被理解为肤浅的一件事。如果我们生气,我们要学会的是,通过强有力的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我们要了解生气的原因,知道我们为什么生气?大多数是缘于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我们要真正清楚的是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原来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是,会做出四个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 感受和需要。而导致我们生气的原因大部分是我们进行了第二种的选择,即指责他人,我们认为别人应对认错或者受罚。

同一件事,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和结果。

书中告诉我们,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重要的是我们去指责批评他人得到伤害的快感,不如弄清自己真正的需要。

四步法了解自己的需要:

第一步:除了呼吸之外,不做任何事情。(停下来,呼吸。)

第二步:想想是什么想法导致了我们生气。(留意我们的指责。)

例子:我训儿子,说他没有认真学习,他发脾气把门摔的很响。我生气的原因,他对我的态度不好,也担心他养成暴躁性格。

第三步:了解自己的需要。(学会体会自己的需要)

针对儿子摔门的行为,我们需要的是,要孩子明白发泄是不对了,摔东西的行为是不好的,我们可以进行良性沟通。

第四步:表达我们的愤怒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要留意脑中出现的暴力想法,而不评判它们。

多做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这个虽然很难,因为每句话都在进行强烈的心理调整,如果熟练掌握非暴力沟通,会对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情况非常有用。

其实,我们每个人大多数情况下,脱口而出的话,并不是我们想说的。

正如书中封面介绍,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淌。

通过这本书我开始体悟到自己的过去和妙处,我懂得跟现实和解,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反方向看问题。

我明白只有作为个体的“我”,真正觉悟了,我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好。我是一切根本。

我的家庭,我的生活。进而明白,别人的语言和行为,是不能控制你的心情。你的心情由自己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让我们学习改变,改变的不仅仅是沟通方式,更多的思想。当然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多年的习惯改变何等不易, 需要在实践中感受、体验, 形成良性循环。用心领会,用心学习,用心实践,在生活和工作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电影《怦然心动》中,女孩朱力和男孩布莱斯从年幼的初相识,到长大成青春期的少年,他们之间朴素又朦胧的爱情故事里,其实饱含着无数不懂沟通例子。直到那句台词出现: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在生活中,和我们的亲人从没真正的交谈过。

我说的,是“沟通”,你懂的。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当然,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是讲道理,我们要用同理心和对方沟通。

愿你我都和男孩朱力一样,褪去内心包裹的层层由偏见和世俗组成的盔甲,最终学会发现内心的自己。找到他的爷爷说的那个人。当然那个人,也可能是你自己。

有些人沦为平庸浅薄,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非暴力   卢森堡   长胖   马歇尔   自责   清单   暴力   生气   内心   事情   自我   原因   语言   方式   浪漫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