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清代乾隆年间,中国围棋达到了一个巅峰水平,其中,尤以范西屏、施襄夏两位棋手未分胜负的当湖十局为著。

范西屏和施襄夏,无疑都是棋艺方面难得的天才。所谓“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

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范、施年岁相仿,同乡同里,出生在爱好围棋的家庭,又都受教于同一位老师,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同的是,范自幼天资聪颖,而施则“性拙喜静”。由于这一点差异,施成为“天下第一手”的时间,竟比范晚了将近十五年。

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两人同受教于俞长候,耳濡目染,自受到较深的影响。然而在他们身上和棋艺风格中,他们又自创一格。

二人成名后时分时聚,曾在北京对弈十局,亦无遗谱。又据杭世骏《海城杂咏》云:“疏帘清簟镇相持,燕寝同看落子迟。记得仙郎夸管领,花封兼豁两棋师。”自注云:“范、施两生弈品皆海内第一手,林凤溪宰邑时,尝邀至官阁决胜云。”据《海宁州志》记载:林凤溪任海宁县官始于雍正十一年三月,乾隆元年四月交卸。可知范、施在这三年中也曾角逐过一次,但也未留下谱局可资研讨。

晚年二人同在扬州作客多年,未见有人撮合对局之举。因此“当湖十局”便成为两位棋手留下的唯一对局记录。

当湖又名拓湖,即浙江平湖别称。乾隆四年(1739),平湖县世家张永年延聘范、施到家教棋。永年字丹必,家中五世善弈,永年及其子孝坡、香谷皆能文工弈,有“拓湖三张”之称。后来曾将范、施授子谱选录二十八局,辑为《三张弈谱》行世。

本年范、施曾应主人的请求,进行十局对抗比赛,这就是”当湖十局”的由来。

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然而“当湖十局”不见《三张弈谱》收录,今人不免奇怪。直到同治年间,永年玄孙张金圻有诗刊云:“乾隆之季施范鸣,条理始终集大成。地灵人杰主宗盟,神乎技矣四筵尺。瞬息万变斗机巧,疾逾鹰眼健鹰爪。以征解征洵厅观,借劫酿劫谁分晓。三江两浙数十州,大开旗鼓东南陬。当湖客舍十三局,旁观当作传灯录。念我先人雅好棋,棋中授受见而知。诗中叙述渊洙,出自家乘,当可作为信史。”由此可知,范、施两雄实在当湖对弈十三局。目今传世之“当湖十局”,西屏执白先行六局,似于理不合,想必后人辑谱时有所遗漏而致。

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按明清之际的习惯,高手相约,一般以十局棋为轮,净胜局每领先四局者,交手棋份即提高一格。


当年西屏三十一岁,襄夏三十岁,正精力弥满,所向无敌之际。对于襄夏,无疑含有向天下第一高手挑战的意味;对于西屏,则是一场精神压力极大的卫冕战。

范、施实力相当,又同是“天下第一高手”,他们之间的对局角逐,势必呕心沥血,竭力施展平生绝技。当湖十番棋,可谓出神入化,景象万千,关键之处杀法精妙,惊心动魄,将中国围棋的传统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当湖十局”不仅是范、施的绝诣,也是我国古代座子制的巅峰之作,反映了中国围棋水平当时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钱保塘《范施十局序》云:“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今古。” 《海昌二妙集》评曰:“劲所屈盘,首尾作一笔书,力量之大,非范、施相遇,不能有此伟观。”


范、施两位棋手当湖十局中的艺术造诣,是我国棋艺发展长河中的精品,体现出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才华,包罗丰富内涵,正如所有伟大的艺术品一样,围棋纵然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当湖十局的魅力,将始终闪烁光辉。

围棋二三事|范西屏和施襄夏当湖喋血十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围棋   永年   雍正   海城   平湖   乾隆   海宁   棋圣   棋艺   落子   棋手   巅峰   第一手   中国围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