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围棋属于一种“静”的棋类运动,但围棋绝对不是一个“内向”的棋类运动。

“静”是有两种的,一种为不喜言语、不喜嘈杂的静,另一种则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静;而围棋属于后者。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有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本身就比较内向,会不会因为学围棋而导致更加内向,答案是不会的。


围棋的静与内向是完全不同的,一盘棋中包含着波澜壮阔的战斗、变化多端的计谋等等,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可以用一个“静”字概括的。


围棋之所以会给人带来“静”感觉的原因是下棋时注意力需要非常高度的集中,每一步棋都需要去进行思考,这种专注的注意力甚至有的时候会无视外界的动静。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围棋的这种静,我们称其为专注


专注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如果可以在需要专注的时候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是十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

对于4岁左右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围棋的这种静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真正的提高孩子学习时的接受能力。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的,其实并需要去扳住孩子的爱玩天性,我们家长更好的做法而是让孩子拥有玩的状态和学习的状态。


玩的时候全身浸在娱乐当中,学的时候全神贯注,最大化的理解和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


在围棋的教学中,孩子每次上课之前以及对弈之前是需要锻炼静坐的,一般为静坐不到1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便是为了调整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或者对弈中有着高度专注的状态。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1



开发大脑、训练思维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大脑的开发,对思维的训练。棋是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考古和史料记载均证明围棋起源于中国,且传承了数千年,是一项古老悠久的智力运动。其间变化无穷,“千古无同局”,令古今无数人不断探索和思考。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2



提升记忆力


棋手下完棋之后,能将这盘棋从头到尾次序不错的还原出来,围棋中称之为“复盘”。初学的朋友需要一些时间培养复盘的能力,随着一段时间的学习提高,不仅可以记住自己的棋局,还可以记住别人的棋局,甚至同时记忆几盘棋。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3



理性思考、时常反思


学围棋能培养人理性思考和反省自己的习惯。围棋需要计算,下棋时要考虑到之后几步甚至十几步,自己该如何走以及对手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应对对手,能往后计算的步数越多,水平就越高。学围棋的时间长了,慢慢就养成了“谋定而后动”的习惯。

同时,下棋需要不断复盘,思考这一局棋为何会失败,哪一手下的不好,有更好的下法,能从对手那里学到什么下棋的妙手。久而久之,将这种复盘的习惯带入生活中,养成时常反思的习惯,“吾日三省吾身”,在学习中进步也会很快。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4



静坐思考


学围棋能让人“静”下来。围棋要求的是静坐在棋盘之前,所谓“观棋不语真君子”,围棋又被称为“手谈”,围棋礼仪要求下棋和观棋时不说话。下一盘围棋,通常要求能够静坐1个小时左右,人们不仅要集中注意力,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到考虑周全、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5



参悟人生智慧

围棋里有规矩,下围棋的人必须要遵循围棋的规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围棋里有生死,下围棋的人要懂得生死大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围棋里有中庸,下围棋的人要懂得生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最重要。

围棋让孩子静下心来,更好地稳稳前行




“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同样,棋有得失进退谓之道。围棋棋理的剖析,是每一位围棋人都要面对的客观现实。而在围棋的得失进退选择中,极少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厚与薄、地与势、大与小,根据全局与局部的不同,此一时与彼一时的差异,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这,反射出的恰恰是古圣先贤念兹在兹的中庸之道。


中华文化幅员广阔,内涵极深,有足够优秀的哲理光耀千古,值得认真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围棋   棋类   棋局   进退   得失   千古   天性   注意力   专注   高度   对手   习惯   状态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